•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露西方伪史之金字塔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02 16:0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我个人认为古埃及三个最大的金字塔都是伪造的,而小的金字塔可能是真的。西方人伪造大金塔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对标中国的万里长城,打压中国的民族自信心,并以此为由攻击中国人不重视人权。(西方人宣传金字塔是专业工匠修建的,而中国长城是犯人修建的,所以中国修长城不人道)

揭露西方伪史之金字塔

但是西方人在伪造金字塔的时候忽略了客观自然规律,产生了一个巨大的漏洞。1古埃及没有足够的脱产人口去修建金字塔2古埃及缺乏修建金字塔的技术。

如果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建的,那么意味着有古埃及拥有大量脱产人口去建造金字塔。但是就目前我搜集到的资料来看,古埃及的没有能力养活那么多脱产人口?。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扎希·哈瓦斯博士宣称共有大约2.5万名脱产的劳工参与了金字塔的修建。(埃及考古人员发现了劳工们的集体宿舍等生活设施的遗迹,通过对这些遗迹测算得出了结论)

但以古埃及的农业情况能养活了这么多完全脱产人口吗?答案是不能的。大金字塔基本上都是在古埃及旧王国时期修建的,而据现代历史学家估测,旧王国时期古埃及人口最多为32万。而这些人需要养活包括一万名法老卫队,上万个贵族僧侣商人和2.5万名工匠在内的至少5万个完全脱产人口。可能吗?完全不可能!

古埃及大部分的劳动力必须在农田上耕耘,以保持持久的粮食。而地势狭长的尼罗河流域所提供的耕地,似乎不足以维持施工队伍和国家机关的需求。要参与修建金字塔队伍至少有2万人,单靠尼罗河域的农业收成能维持工程的需求吗?

揭露西方伪史之金字塔

第二,古埃及人也没有修建金字塔必备的各项技术。第一项技术就是石材切割技术。4500年前,那时候人类尚未掌握铁器。古埃及人究竟是用何种方法将石头切割的?

此外,古埃及人如何把40—70吨的石头抬高到52米去建金字塔的?胡夫金字塔用了260万块石块。假设近万名砌石工人每天能将十块重达十吨的巨石推送上去,也须费时近700年,但事实上,一座金字塔约需二十年即可建成。在没任何起重工具的年代,埃及工人如何快速地将石块搬运与砌迭?

还有古埃及人也没有运输巨大石材的技术。埃及考古学家认为古埃及人利用滚木运输,并且在运输途中不停的往地面上洒水,以此来减小摩擦力。这种最原始的方法确实能将庞大的石块运到工地,但滚木需要大树的树干才能做成,而尼罗河流域树木稀少。

揭露西方伪史之金字塔

在尼罗河岸分布最广、生长最多的是棕榈树,但质地比较软的棕榈树是无法充当滚木的。并且古埃及人也绝对不可能砍伐棕榈树做运输巨石的滚木。因为棕榈树的果实是埃及人的粮食来源,而棕榈树叶又是炎热的沙漠中唯一可以遮阳的材料。所以古埃及人究竟是如何运输石材的呢?

综上所述,我认为古埃及根本没有能力去修建大金字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2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埃及人如何建造的金字塔?干涸的尼罗河支流提供了新线索
埃及金字塔是地球上最大的人造建筑群,距今有5000多年的历史。作为古埃及文明最具影响力的象征,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无法确定这些宏伟且结构精巧的法老陵墓是如何建造的。地理学家试图从环
2025-05-01 11:43:00
有关金字塔的传说有几种?是谁建造了金字塔?
这个问题似乎根本就不用讨论,当然是古埃及人建造了金字塔。且慢回答,在谜团重重的金字塔中任何问题都不应该草率定论,还是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疑问在否定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说法吧。任何民族
2023-02-04 15:15:00
建造埃及金字塔的600万吨巨石,搬运全靠这个
古埃及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而金字塔,东方文化四大奇迹之一,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它建造于沙漠之中,结构精巧,外形宏伟,是埃及的象征。金字塔古埃及法老王们死后的
2023-01-20 22:05:00
“多神教”中的主神太阳神——古埃及为何要崇拜太阳?
...,就像人的灵魂不断地轮回,而且永远“不死”。三、在金字塔的建设中,太阳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以太阳来确定时间与位置古埃及能够在荒漠上,凭借着简单的人工,建立了庞大的金字塔,这
2024-11-14 19:47:00
古埃及文明真伪:为何中国考古越发现,越让人质疑古埃及?
...落在三个层面:粮食生产与人口状况、文物留存情形以及金字塔构建之谜。首先就粮食生产与人口事宜而言,存在人对因尼罗河泛滥所形成的盐碱化土地能否支撑古埃及众多人口提出质疑。有一种观
2024-09-26 18:01:00
HTC VIVE“胡夫地平线”沉浸体验:一次奇妙的探索之旅
【CNMO科技】作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中最古老的存在,胡夫金字塔是埃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胡夫的金字塔。2月18日,“胡夫地平线——金字塔沉浸式探索体验展”在
2024-03-13 21:00:00
自然、权势、永生,为何古埃及会诞生亡灵崇拜
...念类似。而在埃及法老在死亡之后,他们的尸体将会葬于金字塔内,继续接受世人的朝拜。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古代埃及人对于亡灵的崇拜源自于埃及法老和贵族们的推动。 除了对法老的崇拜之
2024-04-08 20:04:00
广州太古汇“鎏金艺境·顾步生花”主题时装秀
...这场高定大秀“搬”入商场,与展览装置巧妙结合,利用金字塔特色场景,为参与者打造独特的沉浸式看秀体验,演绎商场化身多元化消费体验空间的新风尚。图片一:“鎏金艺境·顾步生花”时装
2023-12-19 10:36:00
四大文明古国最终只剩下中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所以很多古埃及遗址都保存得比较完好。特别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文化的象征之一。古埃及文化是在尼罗河流域附近孕育的。毕竟,水是生命之源。埃及人也热爱并尊重尼罗河。
2023-10-19 16:2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
赵培宪:从战俘营到正义审判的血泪控诉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赵培宪同志(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位于太原市小东门附近的“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旧址,静静地隐匿在城市的喧嚣当中
2025-08-06 13:00:00
在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的祈福墙上,学子们留下心中所愿。“逢考必过”、“圆梦西工大”、“学业所成”......你们许下的心愿都实现了吗?#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相关热词搜索:心愿
2025-08-06 13:25:00
池州学者喊话《长安的荔枝》原著作者及出版社: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创作地非泾县应为秋浦县(今贵池)
大皖新闻讯 随着暑期档电影《长安的荔枝》热映,其原著小说也引来一些阅读爱好者青睐。近日,池州市贵池区文联主席张华在研读原著时发现
2025-08-06 14:30:00
武当武术名家陆国柱向武当山特区档案馆捐赠珍贵档案资料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 通讯员 王婷婷)8月5日上午,当代著名武当武术名家、书画家陆国柱先生珍贵档案捐赠仪式在武当山旅游发展中心隆重举行
2025-08-06 16:24:00
【图说政务】上周看点:荔波县今年新增5种病种实现“跨省通办”
编辑:骆文文一审:王曼二审:徐红三审:袁小娟
2025-08-06 18:49:00
“看·见殷商”展览新增四件国博珍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 陈玺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8月5日,从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引入的四件殷商时期珍贵文物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看・见殷商”展览正式亮相
2025-08-06 20:05:00
《南京照相馆》六安家书让人泪目 金寨最新揭开三封“哑谜”家书背后真相
大皖新闻讯 电影《南京照相馆》开头,一对夫妇拦住邮差苏柳昌问:“阿昌,有信吗?六安寄来的。”在拿到信后老两口兴奋不已:“是我女儿的字
2025-08-06 20:18: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制作 孙上修
2025-08-06 21:5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烽火岁月里的课本 见证不屈民族脊梁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记者在武当山一位收藏爱好者家中
2025-08-06 19:58: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②|栗子树下的交通站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刘丽普 曹青文案:宗苗淼 王学峰 李春炜制作:齐媛媛 曹旭 翟晓晖 宋学双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室
2025-08-05 08:28:00
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只想把受伤的战士照顾好,少疼一分是一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回望烽火岁月,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一当兵我就被分到了卫生队,其实心里想得很简单
2025-08-05 12:05:00
团城演武厅 香山脚下的清代阅兵场
◎户力平在香山脚下,有一座椭圆形的城池建筑,青灰色的城墙,绿色的琉璃瓦顶,在远山的映衬下,显得雄伟而古朴,这就是具有260多年历史的清代阅兵场——团城演武厅
2025-08-05 14: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