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杭州日报
亚运场馆赛后利用大有可为,让每一个普通百姓参与亚运
“我为亚运献一策”市民贡献金点子
记者 郑莉娜
王歌凯是杭州的民情观察员,他拿出一本厚厚的资料汇编,是去年他为杭州城市发展写下的289篇建议意见,其中就有建议涉及了亚运筹办。在“我为亚运献一策”活动中,他第一时间在本报平台留言。“我最关注的是亚运场馆赛后利用的问题。”王歌凯说,亚运场馆具有时代性、标志性和引领性特征,亚运场馆不退役实现可持续利用,才能发挥其长久价值。
历史上,不少大型赛事举办城市因为场馆建设耗资巨大而背上巨额债务,如蒙特利尔奥运会在奥运会结束后的数十年间一直在“付后账”。更多城市则是在举办之后难以支付奥运场馆营运和维护的巨额费用,无奈之下选择拆除相关建筑,如悉尼奥运会等。
“后亚运时代,要真正落实亚运场馆‘建在群众脚下’的初心,就要做好‘还场于民’的工作。”王歌凯建议,亚运场馆要转化利用,比如,打造集运动、餐饮、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体育主题特色园区。此外,还可以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在场馆举办国际国内高端论坛和展览,打造国际交流平台等。
“最关键还是要激发‘人人参与亚运、人人服务亚运、人人奉献亚运’的精神。我们可以敲击键盘,写下自己对于筹办亚运的建议;我们可以走出家门,在志愿服务中收获快乐与充实;我们可以拿起手机,拍下城市治理的漏洞并监督改进……我们的城市将在老百姓的参与中改变,社会也将在我们的推动中前行。”王歌凯说。
“亚运点亮了居民的美好生活。”滨江区浦沿街道江南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高雪娇的工作日志里,排了5个关于亚运的社区活动,趣味运动会、健康徒步走、乒乓球赛等。在她看来,亚运对一座城市的改变,不仅在于基础设施的更新升级,更让体育的因子跃动不息,带动更多人投入健身运动的行列。
作为亚运会主会场所在地,滨江区借亚运热潮,加大公共体育服务供给。高雪娇建议,把社会的力量、社区和社会组织力量动员起来,让社区居民、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关注亚运、参与亚运,有效地为亚运筹办出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2 06: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