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闻晨报
很快就要进入农历新年,即龙年,这是“小花”倪妮的本命年。2023年是她颇有收获的一年,电影《消失的她》和热门网剧《西出玉门》都拿出了出圈的角色:陈麦、叶流西。特别是在短视频平台里,这两个角色输出的形象是高度一致的“大女主”人设,是睥睨俗物的骄傲、拔刀相助的豪爽,更是“男女通杀”的绝美。可是一旦进入流量的搜索游戏,真正的演员业务就不断地被分解、压缩、扁平化,最后,想起倪妮就只能用两个字可以概括:美,或者飒,不知道是我们的词汇贫乏还是想象力受限了。
网上关于倪妮表演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有些油”,觉得她太知道在镜头里做哪些动作好看,比如咬一下嘴唇,侧一下头,甩一下头发等等,而在通行的社交话题体系中,对美人最高的评价是以林青霞为范本的,是要“美且不自知”的。这么看,倪妮似乎就掉了一些段位。真要较劲起来,林青霞当然是大美人,但你要说她完全不自知,就纯属给她刷上玄学金粉。坦白说,她的套路动作也不少,基本集中在侧脸盯人看,甩头发,或者眼神先看别处,然后再慢镜头移过来对焦,尤其是《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中那就可太多了,但也没人说林大美人“油”,唯二的解释是,首先林青霞最美最飒的时候,我们与明星之间的距离隔着的不是一部手机,而是真正的大银幕,我们是怀着朝圣的心去朝圣,仪式感是必要的,也让普通观众花钱买来的围观值得;其次就是倪妮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多元碰撞,量子纠缠的实验室,每个人都在试图树立自己信服的标准。作为一个演员在类型剧里演类型角色,为了让观众迅速捕捉到人设标签,那有类似的处理太正常不过了,就像小马哥会叼牙签,黄飞鸿爱背手等等,这些招牌动作都挺“油”的,丝滑入心,成为一代观众的影像记忆。倪妮是有点冤的,她背的锅实则剧作本身的bug,故事在追求爽的同时,看轻了逻辑甚至人性。
如果让我挑内心深处最心仪的角色,肯定是2022年文艺片《漫长的告白》中“柳川”一角。它是地名,也是人名,本身就有模糊、不确定的寓意,导演张律一开始就认定这个角色非倪妮演不可,因为如果这个角色没有真实可信的面相、骨架、姿态、神情加以充实,是一个很容易让观众被挡在感受、理解的壁外,而倪妮赋予这个角色就是流动的情绪,像血液流淌、呼吸氧气,牵动着与时间较量、交易又和解的人物命运。这样难得舒适的创作过程是导演与倪妮共同完成的,导演很有经验地将倪妮个人的生活经历片段编织在影像里。比如剧本里写到柳川的独舞,导演会具体到倪妮真实学过的”国标”。倪妮应该感谢张律能够把剧本打开,让她带着真实的情绪去填充那些空白的缝隙,从而让角色与自己有了融合的机会,留下了水岸边、夜色里、灯光下一幕又一幕忧伤的诗意瞬间。导演张律对倪妮的评价很高,用洒脱、帅气和王者风范来形容,男主角之一的辛柏青也说跟着倪妮也变得很有气质。这些合作者的反馈无不验证了流动之妙,是不被类型、套路所限的创作。
流动,是“龙”的形态。龙,是精神力量漫游幻化的神物,不固定不凝滞,有对抗,有升降,在动态中保持着微妙、舒展的平衡。那就借此神物,希望倪妮以及更多“小花”不陷入泡沫般的赞誉与关注中,宁可试错,也不困于标签,目标是“美但不执着”。
媒体人 钱德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9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