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恩施日报
全媒体记者 黎袁媛 通讯员 杨志英
“今天大雾,塔基正常,线路无舞动。”2月27日10时,海拔1600多米的利川市团堡镇石板岭一片银白。踏着冰凌,国网利川市供电公司保电人员正进行当日第二次例行巡视。确认一切正常后,两人将巡视情况发送至工作群,随后步行一公里回到抢修车上,驱车驶向另一座铁塔。
寒潮期间,全州电力部门2180名抢修人员24小时随时待命,与冰雪鏖战,守护万家灯火。
220千伏利坝线是利川电网主供电源之一,担负着利川城区三分之一用户的供电。线路有12基塔穿越平均海拔1600多米的山岭,每次雨雪冰冻天气都有不同程度的覆冰。因此,每到寒潮期间,国网恩施供电公司会在这条线路上设置人工观冰哨。今年,该公司派于绍泽和谭国寿驻守山上,每两小时对线路和铁塔覆冰等情况开展一次巡查。
“冰雪不融,人工观冰哨不撤,对我们来说没有节假日。”于绍泽说。
线路如果覆冰过重,可能引起倒塔断线。人工观冰哨能及时发现覆冰变化情况,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2月24日,元宵节,山上气温低至零下6℃,地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挂了防滑链的抢修车缓慢前行,保电队带上新的“除冰神器”穿越白茫茫的田野向覆冰点驶去。
由于海拔高,雨雪天气石板岭常常大雾弥漫,能见度极低,不具备无人机除冰条件。最近几天,他们每天早上出发,在山上做好准备工作后等待雾散。有时,蹲守大半天,雾才散去,无人机飞到空中,除冰还没开始,山上又变成雾蒙蒙的。
“雾就要散了,大家做好除冰准备!”在石板岭另一侧,输电线路除冰人员李宏圣发现山上浓雾正在散去,几分钟前完全看不见踪影的铁塔和线路逐渐显现清晰的轮廓,激动地向大家提示道。
等候在一旁的11名除冰人员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启动载重无人机的电源,遥控操作无人机将新制作的除冰工具吊到半空中,小心地调整角度和方向,将它精准地放到地线上方。随着无人机拖动除冰工具沿线路缓缓前行,线路上的覆冰被刮落下来,李宏圣长舒了一口气。
“刚才能见度较高,我们抓紧窗口期,力争把地线上的冰全部除掉。”李宏圣说。“没问题,看我们的!”在一旁协助的苏洪扬高声回答。
当日15时,第一轮除冰结束,除冰人员才吃上午饭。
同一时间,在国网恩施供电公司调度大楼的设备监控中心,黄正琼坐在一台电脑前,双眼紧盯电脑屏幕,对可视化系统发出的4100多个告警信息进行一一甄别。
这些数据,是从安装在106条输电线路上的2933个可视化设备和13套覆冰在线监测装置传送回来。这些可视化设备犹如一双双“千里眼”,让运维人员足不出户就可“眼观千里”,及时掌握杆塔通道、外破等情况,提高巡视效率和异常情况处置效率。
随着寒潮持续,恩施高海拔地区的电力线路不同程度覆冰,国网恩施供电公司通过“人工巡视+无人机协同+可视化监控”方式,对保电线路开展特巡特维,及时对覆冰线路开展除冰,全力抗冰保电。
寒潮期间,黄正琼和同事24小时轮班值守,发现异常情况后,第一时间通知运维人员前往现场核实处理。“平时我们每天开展两次轮巡,寒潮期间增加了27条重要保电线路的巡视次数,重要保电线路每天巡视10次。”黄正琼说。
目前,国网恩施供电公司212支应急抢修队伍、2180名抢修人员24小时待命,随时应对突发状况,全力保障安全稳定供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9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