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智慧农业有了发展“路线图”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1-06 06:07: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帮助农民实现从“会种田”到“慧种田”的转变——

智慧农业有了发展“路线图”

本报记者 邱海峰

智慧农业有了发展“路线图”

日前,湖南省作物学会组织专家在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千山红镇的再生稻无人农场进行测产。经测产专家组评定,该示范片再生季平均亩产达511公斤。图为一台无人驾驶收割机在测产现场收割再生稻。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摄

智慧农业有了发展“路线图”

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运用新技术发展现代智慧农业,着力打造布局优、规模大、效益高的蔬菜产业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图为11月初,古饶镇高标准设施蔬菜示范种植基地内,工人正在采摘头茬西红柿。

李 鑫摄(人民视觉)

最近,农业农村部连发两份文件,提到同一个关键词——智慧农业。

10月25日,《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和《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对外发布。根据文件,从今年开始,各地将全面启动智慧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重点领域应用拓展、示范带动等三大行动,到2028年底农业生产信息化率将达到32%以上。农业专家分析,随着三大行动的逐步推开,智慧农业技术装备有望加快得到推广应用,中国智慧农业发展将进入快车道,更多农民将实现从“会种田”到“慧种田”的转变。

带来哪些改变

——智慧农业能够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质量;有研究显示,智慧温室大棚较普通大棚可节水14%,使作物产量提高10%至20%

作为农业产业新形态,智慧农业近年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从国家层面看,“打造智慧农业”这一说法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发布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被明确提出,“十四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到“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2023年、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两年明确提出发展智慧农业。

从各地实践看,河北于2020年启动为期6年的智慧农业示范建设专项行动,重庆2021年明确5年内新增200个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北京2022年提出推进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研发。

让农业更智慧,能带来哪些改变?

“通过手机APP,现在我一个人能管理5万只鸡,搁以前没有六七个人是不行的。”在山东省枣庄市,明丰肉鸡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吴成雷不久前给自家农场引进了一套智慧养殖管理系统,“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我们不仅提高了养殖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还让产品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道亮分析,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智慧农业能够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质量。比如,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计算出农业动植物的最优生长状态,实现对农业生产的精准控制;通过机器视觉、动植物表型技术、基因大数据分析与基因编辑、分子育种等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智能育种,获得农业动植物最优种源,为农业高效优质增收奠定良种基础。有研究显示,智慧温室大棚较普通大棚可节水14%,节约化肥和营养素31%,并使作物生长周期进一步缩短,产量提高10%至20%。

“我国智慧农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应用不断普及。”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郭剑锋表示,据统计,2023年我国智慧农业行业市场规模达到713亿元,同比增长9.18%;近5年我国农业机器人需求量保持38.6%的增长率。截至2022年底,全国无人农场项目数量超百个,涉及22个省份,建设面积超过30万亩,其中超万亩的大型无人农场10余个。

破解难点卡点

——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我国无论是关键技术装备还是应用的广度、深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各地智慧农业建设加快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不足。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负责人表示,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紧缺,推进农业现代化面临不少矛盾和挑战,农业生产效率仅为非农产业的1/4左右,农业比较效益偏低,资源环境刚性约束趋紧,亟须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快改变大水漫灌、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以智能化来实现精准化,全面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

全球比较来看,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我国无论是关键技术装备还是应用的广度、深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郭剑锋说,目前我国智能化高端农机仍不到农机总体规模的10%。一些关键设备和技术主要依靠进口,许多前沿技术还只限于局部点状应用,设备、技术可靠性、适用性有待提升。智能技术应用成本仍较高,智能水平提升必需的基础设施和条件薄弱。

如何进一步推进智慧农业建设,促进其大面积推广应用?

农业农村部介绍,此次出台的《指导意见》和《行动计划》,就是聚焦破解智慧农业应用落地难点卡点的政策措施。其中,《指导意见》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发展智慧农业的总体布局,提出到2035年,关键核心技术全面突破,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全方位、全链条实现数字化改造,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40%以上;《行动计划》是对《指导意见》的进一步具体化和行动化,突出行动导向和落地实施的可操作性,部署实施智慧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重点领域应用拓展、示范带动3大行动等重点任务。

具体看,智慧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重点是通过打造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共建农业农村用地“一张图”、开发一批基础模型算法,强化智慧农业公共服务底座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水平;智慧农业重点领域应用拓展行动,重点是赋能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培育一批智慧农(牧、渔)场,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智慧农业示范带动行动,重点是支持浙江省先行先试建设智慧农业引领区,支持科研院校持续推进智慧农业技术模式迭代创新,探索推广智慧农场技术模式。

5年实施三大行动

——全国各地将利用3年时间推动智慧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初步形成,探索一批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智能化解决方案和智慧农(牧、渔)场技术模式

三大行动时间跨度达5年,怎样逐步推进落地?

根据《行动计划》,从今年开始到2026年底,全国各地将利用3年时间推动智慧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初步形成,探索一批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智能化解决方案和智慧农(牧、渔)场技术模式,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30%以上,较2022年提升超2.4个百分点。

去年,农业农村部启动粮油等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并将其作为粮食生产头号工程。当年,300个大豆、玉米整建制推进县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73%以上。聚焦这一“头号工程”,《行动计划》提出,鼓励地方因地制宜推进水肥一体化智慧管控设施、信息化监管设备等数字农田建设,引导配备北斗辅助驾驶等系统设备终端,提高精准作业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整区域推进田间气象、作物长势、土壤墒情、病虫害等监测预警网络建设。

在地方,相关措施正加快落地见效。今年,安徽在亳州市谯城区、宿州市埇桥区、阜阳市颍州区和太和县4个县(区)开展“北斗+智慧农业”支撑玉米单产提升试点,试点示范区面积2135亩。经田间实测,示范区平均单产765公斤/亩,较当地县域理论平均单产提升43.36%,综合测算亩均节本增效300元以上。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总结形成了一套以北斗导航精量播种、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水肥远程精准调控、无人机精准化控、智慧化田间病虫害防控、北斗导航高效低损智能收获等为主的‘北斗+智慧农业’支撑玉米单产提升的技术模式。”安徽省农业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说,接下来将加大集成推广力度,推动数字化技术与大田生产的深度融合,助力安徽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和江淮粮仓建设。

李道亮认为,发展智慧农业的目标任务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既包括农业设施、装备、机械等“物”的方面的智慧化,也包括农业经营、管理、服务等“人”的方面的智慧化以及农业治理的智慧化等。未来还应加快突破技术瓶颈,打造智慧农业产业生态圈,广泛开展面向小农的社会化服务,因地制宜探索发展路径,以点带面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负责人表示,为确保相关措施落地见效,将加大已有项目和政策向智慧农业倾斜力度,加大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等对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的支持力度。充分运用多种资金渠道,谋划实施智慧农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支持将智慧农业项目纳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融资项目库,鼓励引导金融机构、社会投资等有序参与智慧农业建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6 0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阜阳建设区域性农业强市“路线图”来了
...行动计划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阜阳建设区域性农业强市“路线图”来了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梅飞 通讯员 陈帅帅)近日,我市印发《阜阳市建设高质高效的区域性农业强市五年行动计划(202
2024-03-27 10:19:00
“政”解丨推进智算中心建设!河南定下“人工智能+”行动路线图
大河网讯 从国产大模型DeepSeek爆火全球到人形机器人频频“出圈”,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产业格局,推动社会进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
2025-03-24 18:13:00
...粮农组织此次是首次发布农业与食品产业对抗全球变暖的路线图,以协助达成巴黎协定的限制升温目标。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了十个优先领域,包括牲畜、土壤和水、农作物、饮食和渔业,在这些领
2023-12-12 07:26:00
...国如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路线图”中新社北京12月24日电 题:中国如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路线图”中新社记者 陈溯中央农村工
2022-12-24 22:08:00
...25日,由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智能农机技术路线图1.0版》,在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首发亮相。这是全国首部综合论述智能农机技术路径和发展方向的专业性书籍。该书在工
2023-02-26 20:54:00
大健康产业加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安利承诺2038年实现碳中和
...中国)在北京发布2022可持续发展报告,同时公布碳中和路线图:承诺将于2038年实现企业碳中和;安利纽崔莱8款蛋白粉产品宣布实现全线碳中和,获中国首款零碳蛋白粉产品认证。安利
2023-05-29 19:13:00
我国首部!“时间表”“路线图”来了→
...个时期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规划,列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现代设施农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装备技术与现代经营管理方式,为动植物生长提供相对可控制的环境条件,在
2023-09-06 17:14:00
...“七个仗”的任务内容,制定更加详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用实干实绩绘写新时代“千万工程”新答卷。
2025-02-07 08:44:00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举办2023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农业物联网(智慧农业)赛项全国选拔赛暨国内决赛
...加,“互联网+农业”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人才培养路线图。智慧农业这个项目被选定为南非主赛区的竞赛项目,本次决赛获得前10名的参赛队,将于9月10日-16日出征南非约翰内斯堡
2023-07-17 10:4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0月15日,施工机械的轰鸣声响起,太原站新建东站房工程正式开工。作为百年铁路枢纽,太原站此次将开启全面扩容与现代化改造
2025-10-17 07:56:00
10月16日,市城乡管理局对外发布消息称,新建路将于10月20日正式通车。新建路市政配套设施改造工程北起北沙河南沿岸,南至迎泽大街口
2025-10-17 07:56:00
10月16日,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在西安举行
2025-10-17 07:59:00
谋发展 抓项目 开新局|世界首座!纬度最高“追日”电站即将焕能,就在白城大安
走进白城市大安市乐胜乡,19667面定日镜整齐列阵,精准追踪着太阳的轨迹;核心发电区内,技术人员正围着设备仔细调试参数
2025-10-17 06:39:00
南昌又添一大型公园
10月15日,南昌鱼目山公园进入收尾阶段,预计10月底全面完工。公园以“城绿相融、江河共生”为特色,登山步道串联绿意,登顶可赏城市与江河风光
2025-10-17 07:10:00
有人骑车进入市民公园步行栈道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志燕)“现在带老人孩子来,我都得时刻盯着周围,根本不敢放松。”近日,南昌市民李女士向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反映
2025-10-17 07:10:00
泰和县拟加装1160盏路灯改善照明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万礼妍)路灯照明,既是守护夜间出行安全的“眼睛”,也直接反映出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实际效能。近日,泰和县城市管理局将“问计江西”网友关于改善夜间照明的建议正式纳入工作计划
2025-10-17 07:10:00
问政快报(2025.10.17)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10月15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208条,其中,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10-17 07:10:00
问政红黑榜(9月25日-10月9日)
金溪县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遂川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喜提红榜路面大量沙子导致骑行人员摔跤官方回复:已清理并道歉网友反映
2025-10-17 07:10:00
中国网10月17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16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粮食安全事关人类生存之本
2025-10-17 07:24: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冯阳)当前,我国北斗产业规模应用已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阶段,“北斗+”融合创新正全力赋能千行百业
2025-10-17 07:40:00
一泓碧水绕城流
10月15日,无人机拍摄的石家庄市东南环城水系泊水公园。仲秋时节石家庄环城水系碧波荡漾这条49公里的生态廊道串联起16座公园有效提升了城市景观和防洪能力10月15日
2025-10-17 07:47:00
连续缴费保障待遇不断提高!青岛举行基本医保全民参保宣传月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刁明杰10月16日,青岛市医疗保障局在青岛大学启动2025年青岛市全民参保集中宣传月活动。截至9月底
2025-10-16 18:08:00
历史首条!航程仅两天!“青岛—济州”集装箱航线在山东港口首航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 通讯员 代新兴10月16日,在中韩共同推动下,韩国济州历史上首条国际集装箱定期班轮航线——“青岛—济州”集装箱航线在青岛邮轮母港首航
2025-10-16 18:09:00
燕郊构建“双轨并行”协同机制 以文化赋能区域社会治理
河北新闻网讯(张旋旋)近日,燕郊高新区相继召开文化产业促进联盟第六次座谈会及中省直单位、高校联盟专题座谈会。两场会议旨在系统整合艺术区
2025-10-16 18: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