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岳飞母亲在他身上刻的不是精忠报国,念错了好多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16 21:07: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民族英雄”已成为一个熟悉的词。在无数著名的民族英雄当中,岳飞可能是最著名的。我们熟悉他的战功,熟悉他坎坷的仕途,熟悉他背上的四个字。不过我们所熟悉的“精忠报国”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陈述。

不管秦腔还是梆子,河南戏还是歌仔戏,岳飞在其中都是经典形象。至于他背部的刻字,在一些影视作品中,都演绎了岳母在儿子背上刻了“精忠报国”这四个字的剧情,以激励自己的儿子。

岳飞母亲在他身上刻的不是精忠报国,念错了好多年

不过在“宋史”中,以及在“何铸传”和“岳飞传”中都提到岳飞背上的四个字是“尽忠报国”。

《宋史·列传第一百四》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二人除言官,俱入白其母,母俱勉以尽忠报国,无分毫顾虑后患意。"

这里的两个人是指刘安世和邹浩。因此,从“宋史”中来看,岳飞背上的文字应该是“尽忠报国”。至于谁刻的这个字,不一定是岳飞的母亲,这一点我们无从得知。

岳飞母亲在他身上刻的不是精忠报国,念错了好多年

但是为什么“尽忠报国”被误传为“精忠报国”,为什么说是岳飞的母亲刻的呢?这两个问题可以在后来的一些文学作品中找到答案。

关于岳飞背上的文字是从哪里来的,明人熊大木首先在《大宋中兴通俗演义》中写道:一群乡下的汉子邀请岳飞落草为寇。但是岳飞不愿与他们在一起,就让人在背上刺上“尽忠报国”,以示自己的忠心和决心。

岳飞母亲在他身上刻的不是精忠报国,念错了好多年

那么如此之多“尽忠报国”,为何最后会演变为“精忠报国”呢?实际上,“精忠”这两个字出自岳飞之孙岳珂之手。他在《鄂王行实编年》中记载,由于岳飞战功赫赫,因此绍兴宋高宗三年(1133)“宸翰于旗上,曰:精忠岳飞,令先师行之次建之。这个记载后来被《宋史》吸收。

在明代,“尽忠”和“精忠”之间仍然有明显的区别。尽管这两个词都与岳飞有关,但前者是岳飞“不追随邪恶”意志的体现,是人们对岳飞本身的肯定。后者表明了天下人对岳飞功德的认可。这两个词“一个是内部一个是外部”,并且它们是兼容的。只有少数作品将两者结合在一起。

岳飞母亲在他身上刻的不是精忠报国,念错了好多年

至于谁在岳飞的背上刺了这个词,没有历史记录。据了解岳飞的母亲是一位老实本分的农家妇女,她掌握刻字技术并亲自教导岳飞效忠国家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后世岳母刺字的说法可能仅源于对艺术创作的需求。

岳飞母亲在他身上刻的不是精忠报国,念错了好多年

当然,无论是“尽忠报国”还是“精忠报国”,不管是岳飞的母亲亲手刻的亦或是岳飞找其他人刺的,都是人们对岳飞的称赞。岳飞作为民族英雄所传递的忠诚和勇气的理念也是一致的。在这里,无论他的背上是“精忠”还是“尽忠”,都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岳飞究竟是不是民族英雄,为什么有人说岳飞阻碍了民族统一?

我们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来看历史人物,不能把后世的政治框架硬套在古代两个毫无瓜葛的敌对国家上。如果对岳飞都不加以肯定,那我们中国历史上还有什么爱国者与护国者呢?中国文化、经济、创新能力造极于赵宋,而后衰微,原因不言而喻吧。

岳飞母亲在他身上刻的不是精忠报国,念错了好多年

要说历史仇恨,昔日的中原千里无鸡鸣,文化遭破坏,生产力受创,野蛮的游牧民族摇身变为腐朽专制的统治者,视南人为贱民。不知谁更有理由感到愤怒。

当时的南宋无论是经济、科技还是制度,比同时期的任何一国都要发达的多得多。就算是改元之后,马可波罗还写了一本游记在西方引起不小的影响呢,虽然马可波罗很可能没有来过当时的中国。至于后来的满清,也那只是体制文明的自然老化而已。你这样说,就像是现代某些人张嘴闭嘴说什么儒家误国,儒家在后来的确迂腐,特别是明清二朝,可历朝历代的大一统局面,以及汉唐时的辉煌,却只字不提。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垂垂老矣的英雄,就算是躺在病床上,他依然是英雄。

岳飞母亲在他身上刻的不是精忠报国,念错了好多年

其实这个问题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去回答。岳飞是我们民族的英雄,这点大家都是有共识的。关键是我们如何来区分,谁是“我们”?我认为“我们”可以分为:法律上的我们,血缘上的我们和文化上的我们。我个人更倾向于文化上的我们才是真的,我们。我们说中文,写汉字代表我们是炎黄子孙。不管是回族也好,其他民族也罢,只要,认同我们的民族文化,我就认为他属于“我们”。所以岳飞是“我们”的英雄。

岳飞母亲在他身上刻的不是精忠报国,念错了好多年

从实际上来讲,岳飞的主战场在保卫赵构的皇权,而不在和金国的军事冲突。所以,岳飞是忠臣。如果岳飞能猛攻金国,迎还二帝和众臣家眷,那他才是民族英雄。不过当时的金人是不是外族,不管岳飞是不是抵御了外辱,以现在的眼光看岳飞,当然会有其自身局限性,但是当时岳飞的客观行为的确符合华夏民族两千年来的主流价值观,至今这些价值观仍然值得传承。

岳飞是一个比较完美的英雄,只有一个缺点:和领导相处缺乏情商。具体事例:直捣黄龙府;殿前直言君疾,身为武将,参与国本之论。另:我发现大多数国人没意识到一个事实:赵构即位,并无法统。太上皇和皇帝俱在,既未禅位,也未有诏书,赵构从法理上只是个藩王,岳飞的政治主张是迎二圣。

不过事实上情商不高岳飞也不能从小兵到大帅?圆滑,不是情商。情商是让亲人朋友舒服,让时人佩服,不是让领导开心的。岳飞做的那些在你们看来情商低的事情,是出自大公无私,出自为国为民的态度,他自己难道不知道这会得罪皇帝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为大丈夫!或许在有些人看来,真正情商高的是口蜜腹剑李林甫之流吧。既然说岳飞情商高,结合他所做的事,可能他还真有自立之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6 23:12: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精忠,母亲的资讯:
精忠报国的岳飞,却被构陷致死
...他毅然投身军旅,为国家而战。母亲还在他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成为了他一生的信条和座右铭。岳飞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每战必胜,屡立战功。他的威名传遍了大江南北,成
2024-09-10 14:13:00
岳飞背上的字不是“精忠报国”?那是什么字?
...满江红》。众所周知,岳飞将军的背后由其母亲刺下了“精忠报国”,这是真的吗?我们自小就知道,岳飞的敌人是秦桧与宋高宗,据史书记载,宋高宗与秦桧为了国家的安稳以及自身的平安,可谓
2023-06-16 11:59:00
自古以来,岳飞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英勇将领,他的精忠报国、壮志凌云的英勇事迹,成为后人传颂不衰的佳话。现在人们一提到岳飞,就会想到“精忠报国”这4个字,而“岳母刺字”的故事,更是成
2023-11-07 16:13:00
...“封坛退鲊”教会陶侃清白做人、廉洁为官;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成就岳飞坚守信仰……岁月悠长,母爱如草木芳香萦回,在潜移默化中浸染孩子,影响社会。母亲对于家庭是重要的情感纽带,更
2024-05-13 02:20:00
...。后升任福建总督。三藩之乱时,范承谟拒不附逆,被耿精忠囚禁,始终坚守臣节。康熙十五年(1676年),范承谟遇害,后追赠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谥号忠贞。人物生平早期事迹范承谟是大
2023-02-17 15:57:00
...思想,为国家稳定作出贡献,岳母在岳飞的背上刺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字,也这是历史著名的岳母刺字。2、一生忠心为国,为了对抗金国,呕心呖血成年后的岳飞,先是投靠抗金派老将军宗泽、
2023-05-31 10:05:00
东营岳飞后裔纪念岳飞诞辰921周年
...族英雄岳飞921周年诞辰日。为了传承、光大、弘扬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东营市岳飞思想研究会举行了民族英雄岳飞诞辰921周年纪念大会。纪念大会选在了聚居着岳飞五子岳霆
2024-03-25 18:26:00
分享古代英雄岳飞励志经典故事
...常攻打中原。母亲鼓励儿子报效国家,并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孝顺的岳飞不敢忘记母亲的教诲,那四个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每次作战时,岳飞都会想起“精忠报国”四个大
2024-05-27 21:03:00
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朝廷下令更改五支屯驻大兵的军号,统一称为行营护军。张俊军称行营中护军,韩世忠军称行营前护军,岳飞军称行营后护军,刘光世军称行营左护军,吴玠军称行营右护
2023-10-23 17: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以及他的关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
2025-04-02 13:44:00
遇见《韵之队诗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心灵似乎也变得愈发浮躁。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穿越喧嚣
2025-04-02 15:28: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大河网讯 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扛着扫帚,沿着97级台阶走到墓园……“老朋友们,今天我又来看你们了。”在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花山寨烈士陵园内
2025-04-02 15: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吴祚麓芜湖,是一座古老的商埠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依皖南山系、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
2025-04-02 15:36: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
“孔融让梨”世人皆知,可有多少人知道他哥后来为他而死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历史上出过很多有高尚美德的名人,也有很多关于美德的故事。比如说“曾参教子”
2025-04-02 00:05:00
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却为何极度受宠?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铁打的万贵妃,流水的皇后”,说的就是明朝皇帝朱见深对万贵妃的专宠。自古老夫少妻的组合很常见,但老妻少夫却相对“另类”。这不
2025-04-02 00:09:00
迁西县塔子山村:八十余载坚持守护无名烈士墓
图为村民为烈士扫墓。王喜增摄3月27日清晨,燕山深处的迁西县上营镇塔子山村,薄雾轻笼。清明节即将到来,塔子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宗宾和几名村民带着铁锨和笤帚
2025-04-02 06:46:00
大皖新闻讯 为纪念赵朴初先生逝世25周年,传承和弘扬赵朴初先生爱国主义与无私奉献精神,安庆市赵朴初故居陈列馆近日同时举办三组主题展
2025-04-01 22:06:00
清明节吉林省各博物馆用35个展览带观众“邂逅历史”
清明节小长假已经进入倒计时,吉林省内各博物馆将推出35个展览,邀您共赴春日之约。此外,有多家博物馆延时闭馆,让观众可以在博物馆中尽情度假
2025-04-01 23:03:00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