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构建微网格,为民办实事
张家港市海坝村谱写乡村善治最美篇章
今年以来,张家港市南丰镇海坝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着力点,深入推动治理阵地融入网格,组建起一支矛盾纠纷专业化调解队伍,建设符合村情实际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通过构建完善乡村治理格局,持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坚持党建引领,实施网格化治理,引导基层自治
在原先村辖区5个片区大网格下,海坝村细致划分20个“微网格”实现区域全覆盖,组建海棠先锋(微网格)联络员队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收集反馈社情民意,协调化解矛盾纠纷,不断健全村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组织体系末梢“根须”,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为村民排忧解难。
据悉,今年以来,海坝村海棠先锋(微网格)联络员走访1200余户,收集村民意见建议30余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个。
同时,以“警网融合”工作机制为牵引,海坝村构建起网格长、社区民警、专(兼)职网格员、辅导员、微网格联络员“五位一体”的基层治理力量体系。该治理体系以“微网格”为载体,不断扩大治理辐射面,合理设置企业、商铺、集宿区、党员中心户等多元化微网格服务阵地,切实做到“治理节拍”紧跟“民声民意”,持续健全完善“1+N”的基层治理网。自警网融合工作以来,海坝村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12场,发放宣传资料2600余份。
坚持内外结合,突出专业化服务,保障基层法治
为进一步做好化解纠纷矛盾工作,海坝村通过“内部培育+外部援助”的方式,健全矛盾纠纷专业化调解队伍建设。
“内部培育”即通过在本村辖区内将热心群众工作、熟悉法律政策、基层经验丰富的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吸纳为村级专职调解员,发挥村级专职调解员、“法律明白人”、村民小组长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优势,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事人的需求和诉求,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外部援助”即由驻村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组成的“三官一律”矛盾化解专业化服务团队对村辖区矛盾纠纷提供专业化法律援助,协调化解矛盾。同时通过“老带新”“传帮带”形式,提升青年调解员调解技能走实走强,逐步形成了“老、中、青”三代防范化解矛盾纠纷格局的村级矛盾调解工作队伍。在化解村民矛盾纠纷的同时,将村级矛盾调解工作队伍建设成基层群众工作的平台,将调解员培养成擅做群众工作的能手。
今年以来,海坝村矛盾调解队伍共化解矛盾纠纷25起,成功化解率100%。
坚持镇村协同,依托信息化支撑,构建基层智治
海坝村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过程中,着力构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让治理更智能、更高效。依托村(社区)综治中心、网格联动工作站规范化建设,海坝村推动网格化联动工作站、平安前哨工作站、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站、公共法律服务站四大平台功能有效整合,建设符合村情实际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
社会矛盾纠纷的源头复杂多样,利用好“群众诉求全流程处置平台”,构建多网融合的立体化社会治理监管体系,通过大数据信息化技术,实时掌握群众的诉求,平台将诉求分配给相关责任单位,推动职能部门工作的衔接和协调,实现部门之间各司其职协同工作,避免重复办理和推诿扯皮现象,让群众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多办事、少跑腿”,提高矛盾纠纷协调解决的效率和满意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玉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9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