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山区教学点的重生之旅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5-08 09: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

山区教学点的重生之旅

——江西省芦溪县心系百姓办好乡村教育的故事

山区教学点的重生之旅

重建后的三江口小学全景。黄新宇 摄

山区教学点的重生之旅

扫码观看精彩视频

■群众关切的教育事

出家门,迈上三五个台阶,再走上不到百米的小路,抬头便是三江口小学的校门。这是江西省芦溪县四年级学生罗益清的上学路,前后不到5分钟。

若时光倒回一两年前,罗益清每天还得到离家8公里外的张佳坊学校上学。“家里有人送就坐车,没人送就走路,早上6点多就得起来。”罗益清对此记忆犹新。

作为赣西小县芦溪最偏远的乡镇之一,张佳坊乡山区孩子们的上学路有坎坷,也有温情。故事的背后,是一场教育的双向奔赴。

推平一座山,重建一个教学点

2020年9月撤并,2022年9月恢复招生,短短两年,三江口小学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的改变。

作为张佳坊乡的三江口、报恩台和朋乐3个自然村里唯一的学校,三江口小学学生最多的时候达到200多人。但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老旧的教学楼适应不了新时代的需求,学校生源锐减。

2020年9月,三江口小学只迎来了5名报名的学生。

“除了四年级有两名学生外,一到三年级都只有一名学生,年轻教师也不愿意来,全校就我和另一位老教师,要开课的话只能包班进行复式教学。”说这话的谢院萍在三江口小学教了大半辈子书,年过50的他没想到,村民会“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中心学校甚至县里去读书。

考虑到农村家长对孩子“上好学”的需求,加上这个教学点离中心学校——张佳坊学校只有8公里路,若把教学点撤了并入中心学校,有利于集中资金着重发展中心学校。当地教育部门当年在做通家长工作,并征得当地村委会同意后,把这5名学生、两名教师转入到张佳坊学校。

虽然家住在张佳坊学校所在的乡镇中心地段,撤并后上班路近了不少,但谢院萍还是想回三江口小学。每次看到报恩台村和朋乐村的一些孩子每天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来上学,谢院萍都会心有不忍。

其间,谢院萍还会不时接到村民的电话。2021年上半年,谢院萍前后接到17位家长的电话,说孩子还是想回三江口小学上学,希望能预留学位。

谢院萍赶忙向中心学校和乡政府报告,申请恢复三江口小学。“针对中心学校下面的教学点,我们每年都会开展入学调查,最大可能满足百姓就近入学的需求。”张佳坊学校校长方小龙介绍,最终教育局决定三江口小学从2022年秋季起恢复招生。

考虑到预制板搭建的教学楼已不适应新形势,加上周边幼儿也有入园需求,教育局前后投入268万元,推平学校后面的一座山,新建了一个校园。

为了保证项目按时完工,可忙坏了方小龙,从2021年6月到2022年2月,只要中心学校没事,方小龙就会出现在三江口小学的工地上,督促施工进程。

2022年9月,谢院萍回到了崭新的三江口小学。让他欣喜的是,除了最初和他表达过入学意向的17名学生外还有几名学生报名入学,实际报名人数达到24人,学校的附设幼儿园也迎来了17名幼儿。

“我们班上有9盏灯、6个风扇、一台一体机,墙壁贴满了瓷砖,一切都是新的,但同学都是之前在张佳坊学校的,以前经常迟到的同学现在都不迟到了。”罗益清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自豪地告诉记者,全班同学都去她家玩过。

更让她自豪的是,班上来了一名实习教师,是邻居罗益佳。但前两年罗益佳并不想来三江口教书,“虽然学校就在家门口,但是很破旧,家人舍近求远,把弟弟送到乡里的张佳坊学校读书”。读“3+2”定向师范的罗益佳介绍,去年学校重建后,面貌焕然一新,还一口气配了6名在编教师,随即自己也以实习教师的身份进了学校,下个学期就能转为学校的正式教师。

两对父子教师,保住一个教学点

如果没有村民和那两对父子教师的坚持,位于海拔1200多米大山中的杂溪小学可能要成为历史。

山托着山,岭托着岭。如果说张佳坊是芦溪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那杂溪村则当之无愧是张佳坊最偏远的村落。

2022年,年满60岁、本该光荣退休的何世荣,主动找到方小龙说,自己在这儿干了一辈子,比较了解这些学生的情况;加上学校地处深山,外面的教师上来一趟也辛苦,不如让他再干几年。

山高路险,杂溪村2022年才修好水泥路,原来要进一趟山还得换乘当地人的摩托车。平日山里头见不到年轻人,只有老人和孩子守在这个寂静的山村。

2015年,杂溪小学只剩下4个年级共6个孩子时,县教育局通过调研并征得当地同意,在当年6月出台撤并杂溪小学的文件:师生一起并入张佳坊学校。

可到了8月,这些学生的家长却陆续回村,找到学校,说得最多的还是孩子们太小了,不放心送去住校。原来这些孩子下山上学,得走上3—5个小时的山路,只得住校。

“当时杂溪小学就剩下4名教师,老校长王大勇和他的儿子王德昌,我和我的儿子。在这儿待了大半辈子,山外再好,我和老校长王大勇还是希望能保留住学校。”何世荣介绍,自己和王大勇都是从1979年到杂溪小学做代课教师的,40多年来和学校一起经历了不少风雨。2000年后,由于学校在山旮旯里,大部分教师先后离开。为了山里孩子的未来,两位老搭档分别把自己从师范毕业的儿子劝回村里执教。

“充分尊重家长意愿,加上这两对父子教师愿意待在山里继续教,我们把情况反馈给县教育局,最终教学点保住了。”方小龙介绍,“当时留下的都是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我们出于人文关怀也要确保这个教学点如期开学。”

一场教育的双向奔赴

当地教育部门为教学点提供的不只是“人文关怀”。

按照常规班师比的配备,不论是杂溪小学还是三江口小学,最多只能配两名教师,但实际上这两个教学点都配了6名教师。

“为保证教学点教师配备,几年前上级出台政策,边远教学点按班师比1∶1.5配足教师。这两年,杂溪小学生源开始回流,我们还从中心学校安排了一名走教教师,负责在教学点开展音乐、美术和德育知识拓展课的教学。”方小龙补充说,中心学校还建立了培训机制,每周会面向中心小学和教学点教师组织半天的业务培训。

曾经跟随父亲王大勇在杂溪小学任教的王德昌,现在已经成长为张佳坊学校副校长,分管教学点建设的他,每周都会到下设的3个教学点转转,督查教学常规和德育工作的开展。

同时,在硬件的投入和校园文化的打造上,教学点也一样没落下。“可以说在教学点建设上,我们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芦溪县教育局局长罗谷兰介绍,“芦溪县先后投入近1200万元,恢复了教学点3个。此外,芦溪县还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对于成班率低的村小、教学点,按班师比不低于1∶1.5予以保障;为保证教学点正常运转,对学生数不满100人的教学点,按100人标准拨付生均公用经费。”

“95后”教师黄学友现如今是杂溪小学负责人,多次在县里教学竞赛中拔得头筹的他已经在杂溪教了6年数学,平日里还会领着山里娃进行编程、创客教育。

“虽然是偏远地区,但学校里电脑、各类软件硬件都不比城里差,就想通过信息化,给山里的孩子开一扇窗。”黄学友介绍,去年夏天为了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他尝试在学校搞了一个编程的兴趣托管班,全校十几个孩子都报了名。

“山里娃也不比城里的差。”这让黄学友坚定了在山区学校开展创客教育的信心,同时他也相信通过自己和教育系统的努力,山里娃不仅能在家门口“有学上”,还能“上好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8 15: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容县:AI教学“云端团研” 城乡课堂“组团开挂”
...儿园的“探秘梦工厂”到中学的“创客实验室”,从农村教学点的“AI名师课堂”到职业教育筹建的“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再到全县“教育数智大脑”等更多创新实践,让学生在数智场景中实现
2025-04-15 09:35:00
白天带小学生 晚上教“大”学生——坚守苗寨讲台三十年的潘先锋
本文转自:新华网在乌英苗寨教学点,潘先锋(后排右)和同事在教新生学习排队(2023年8月30日摄)。今年53岁的潘先锋坚守大苗山教育事业已经三十年,目前是乌英苗寨教学点的老师,也
2023-09-08 19:37:00
...生 黄燕萍本报记者 罗继梅 实习生 黄燕萍“让我到低田教学点吧!那条难走的山路,我一个人走总比几十个小孩走好。”28年前,在灵山县檀圩镇甘梅小学主校任教的余文霞,坚定地对当时
2023-10-27 07:44:00
...来越旺盛,我们依托村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办老年大学教学点,为村里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学习、娱乐、锻炼的平台,让大家老有所乐、安享幸福晚年。”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唐家庄教学点班长孙佳介
2023-01-14 05:16:00
...学办学模式。建立起区级老年大学、街道管区分校和社区教学点的“三级”教育体系,设立分校和教学点14处,打造“家门口”的老年大学;积极拓展合作领域,与高校、企业等合作创办了2所分
2023-10-21 05:49:00
雪峰山深处,报木小学迎来新学期
...段东麓的崇山峻岭间,这里是新化县最偏远的山区。报木教学点就在这里一处小山坡上,村民们更常叫它“报木小学”。报木小学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或来自单亲家庭,从学前班读到四年级,再去
2023-09-06 16:32:00
...地界偏、师资弱、生源少、面临空心化的干仕、王宪两个教学点,改制为一个干仕校区,与余川镇小实行“教联体”管理。通过几年的改革实践,干仕校区的音、体、美、英语、信息技术课等薄弱学
2023-03-15 09:06:00
...限公司临沂市兰山区青蓝艺术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滨河阳光教学点临沂市兰山区童彩艺术培训学校有限公司临沂市兰山区柳清艺术培训学校有限公司南坊教学点临沂市兰山区山竹熙墨艺术培训学校有限
2023-12-13 18:44:00
点亮大山孩子的人生梦想
...口小学从小学变初小(学前班和一至三年级),最后成了教学点,教师也从4人减至1人。孙志成成了教学点的“顶梁柱”:既是校长,又是教师;既做厨师,又当门卫。 直到2022年,因只
2023-08-23 09:12: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山建大联合历城公安走进景和山庄社区开展反诈活动
9月5日上午,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银发守护”团队联合济南市公安局历城分局,走进景和山庄社区,共同开展以“反诈”为主题的“模拟法庭”与知识宣讲活动
2025-09-06 20:14:00
武昌理工学院学子詹思琪诠释青春“无限可能”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周黎)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天安门广场上铿锵的步伐与昂扬的姿态汇聚成国家强大的庄严宣誓
2025-09-05 14:34:00
鲁劳职院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升旗仪式
9月3日清晨,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在西门涌泉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升旗仪式。学院教师代表
2025-09-05 16:01:00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学子在省大学生科技外语大赛中获一等奖8项
近日,第十七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外语大赛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学子凭借扎实的语言功底与出色的科技素养,在英语
2025-09-05 16:01:00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两校区迎新!无人快递车、智能机器人齐亮相
9月4日,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以最饱满的热情,迎接来自全国14个省份的4000余名学子。为保证新生顺利报到,学校统筹规划分别在校本部和文昌湖校区设立报到点
2025-09-05 16:34:00
高分录满!兰州信息科技学院招生“火爆”出圈
大河网讯 2025年,民办高校发展面临生源下滑、竞争加剧的挑战,“民办教育遇冷”等话题引发广泛讨论。然而,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凭借扎实办学实力
2025-09-05 16:42:00
参演《正义必胜》,山东青年政治学院33名师生回来了
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山东青年政治学院33位师生承担了《遍地烽火》《永远的番号》《势不可挡》《命运与共》等节目的导演和演出任务
2025-09-05 17:42:00
垦利区第一实验小学举行“青蓝同辉工程”结对仪式
教学是学校发展的基石与灵魂。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9月4日下午,东营市垦利区第一实验小学举行2025—2026学年“青蓝同辉工程”结对仪式
2025-09-05 18:46: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视频邓小娟 通讯员陈瑾、任烨 )张德利,这位从烽火岁月一路走来的老党员,19岁投身枪林弹雨的战场
2025-09-05 19:14:00
校傲荆楚·大咖谈新⑥丨对话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学部教授魏耀武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黄培、齐一璇 通讯员蔡路、程毓)系统研究耐火材料与金属熔体的相互作用机制,提出适用于超纯净高温合金和低碳钢冶炼的新工艺……近年来
2025-09-05 19:14:00
武昌理工学院在这项评选中获特等奖2项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刘明杨)9月4日,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民办教育专委会公布⺠办⾼校优秀校本教材评选结果
2025-09-05 19:14:00
暑期变成“攻坚季”,潍坊学院一个暑假收获多多
盛夏的鸢都,暑气蒸腾,潍坊学院校园却未因假期进入沉寂。从实验室里昼夜不熄的灯光到实训场上挥汗如雨的身影,从公寓改造现场忙碌的施工声到跨文化交流中热烈的讨论声
2025-09-05 19:20:00
齐鲁医药学院领导带队赴浙江树人学院交流
鲁网9月5日讯为扎实推进齐鲁医药学院申硕工作,9月3日,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杜青青,申硕日常工作专班主任王立斌等一行4人赴浙江树人学院就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工作开展考察调研
2025-09-05 19:38:00
齐鲁医药学院获批3项中国民办教育协会2025年度规划课题立项
鲁网9月5日讯近日,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公布了2025年度规划课题(青年课题)立项名单,齐鲁医药学院张楠老师主持申报的“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5-09-05 19:38:00
光荣受阅!郑州航院四名学子参加九三阅兵
大河网讯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商学院本科生李孜茹
2025-09-05 13: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