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芜湖日报
宝山区去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家,增幅同比达120%,位列全市第一。聚焦这些新上榜的“小巨人”,大多来自绿色低碳、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兴行业,且近八成为民营企业。
在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这些打拼在新赛道新领域的“专精特新”民企备受瞩目。它们块头不大,也不“显山露水”,深耕于产业链供应链某个关键环节、重要领域,致力掌握技术命门。
国家层面,“专精特新”一词连续第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强链、补链、延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今年将在现有200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基础上扩容,新增100个集群。
作为上海制造业重镇的宝山区,缘何成为民企“小巨人”的摇篮?剖析该样本进一步指向:用好上海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应用场景优势、产业链供应链优势,让更多民企“小巨人”在新赛道上跑起来。
伯乐挑出千里马
“专精特新”企业,“专”字在前,意味着企业在细分领域够专业,甚至是单项冠军。可也正因为“专”,外行可能看不出门道,致使错失千里马。如何设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让伯乐挑选千里马有据可依?
在宝山区,有个下设于区经委的专业科室——新兴产业科。其主要职责:立足区域发展需要,深耕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领域,挖掘专精特新“潜力选手”。
相关负责人这样注解:新兴产业科工作人员不仅要懂行业,更要会看企业。一方面,建立专业产业联盟,面向前瞻方向、新兴领域,邀请业界技术大咖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通过搭平台、摸排产业链上下游需求,将“种子选手”纳入联盟。“引进企业,不单以创始团队背景、利润产出作为考核标准,更看重其对区域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以及能否为现有产业链补短板、填空白。”系统布局下,专业联盟成为细分行业的“最强大脑”,帮助那些技术过硬、缺乏经验的专精特新企业把准方向、少走弯路。
精耕合成生物学赛道的宝济药业,立志要成为“生物医药界的华为”。近期,该企业遭逢选择难题——企业处于扩建的关键期,对于厂房载荷重量犹豫不决,如果采用市场通行载荷重量,经济效益可观; 如果要为新技术留余量,就需要更大的载荷重量,但这对企业来说是笔不小的支出。联盟伙伴康希诺以自身经验给出中肯建议:扩大载荷重量。联盟伙伴的经验,很有参考价值,也让宝济下定决心要为明天大胆投入。
“团长”团购应用场景
全市第一的增幅背后,不少园区、企业将其归结于“授人以渔”的服务理念。
去年年底,宝山区集结了区经委在内的18个部门进行服务体系流程再造。以孵化培育更多高增长型科创企业为目标,聚焦企业“一件事”,建立首批11个服务团,靶向解决企业呼声较高的金融服务等诸多痛点难点。
由此,宝山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慧有了新角色——应用场景服务团“团长”。在产业结构转型加速的宝山区,不管是传统大型制造业企业,还是崭露头角的中小企业,都亟待数字化转型及赋能,以此激活产业链上下游创新动力。王慧要做的,就是帮助企业找到新场景,也找到能对接、赋能的成长伙伴。
譬如,为各类企业进行数字化“问诊”,精准捕捉生产线上哪个环节可降本增效,并为其定向匹配有能力接单的供应商。
深耕国产绿色低碳工业软件的易碳数科就是案例。在碳数据量化需求激增的当下,这支平均年龄仅30岁的创业团队,通过政府搭台的数字化“问诊”,顺利接驳大量亟待绿色化、数字化转型的传统行业,目前已成功将碳量化软件出售至钢铁、电力、动力电池等多个行业的上千家企业,助力传统制造业节能减碳。
今年,宝山区预计完成500余家区内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诊断。这些从千行百业中摸排出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场景,将加速助推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在新的应用场景中捕捉机会占领市场。 王嘉旖 据《文汇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0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