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军事

士兵面孔丨感受海军某试验训练基地4名战士的战斗姿态

类别:军事 发布时间:2023-04-18 16:35:00 来源:锋行天下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士兵面孔丨感受海军某试验训练基地4名战士的战斗姿态

试锋

海天之间,利剑出鞘,初露锋芒。在海军部队,有这样一群官兵,他们奋战在试验保障任务一线,潜心为新研装备“试锋把脉”。高山海岛、试验方舱……他们铆在各自战位,默默为试验成功发挥关键作用。

本期“士兵面孔”,我们走近海军某试验训练基地的4名战士。他们的战斗姿态,让我们感受到一片独特的战斗风景,更让我们体味到一种火热而亮丽的美。一如导弹腾空,光彩夺目。

——编者

士兵面孔丨感受海军某试验训练基地4名战士的战斗姿态

董伟

目光如鹰

【人物名片】董伟,海军某部一级军士长,荣立三等功2次,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二等奖、海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

太阳尚未跃出海面,小岛笼罩着一层朦胧的雾气。一级军士长董伟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开始为一天的专业训练作准备。

董伟所在站点常年驻守在小岛上,承担着武器试验的光学观测任务。

岛上水雾缭绕,宛若人间仙境,驻岛官兵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神仙岛”。但董伟清楚,这“神仙岛”上存在着诸多隐患,高盐高湿都将对测控装备造成一定损害。为此,他养成了每天清晨检查保养装备的习惯。

光测装备坐落在一个山头上。越过熟悉的365级台阶,董伟登上山顶。海风劲吹,浓雾散去,阳光映在装备车上,照得15颗五角星闪闪发亮。每一颗五角星都代表了一次重大试验任务的成功,也见证着董伟不平凡的军旅人生。

要在导弹发射升空后的十几秒,甚至几秒的时间里,从茫茫天地间捕捉到它的信号并记录下来,对观测者的专注力与敏锐度要求非常高。在董伟的带领下,站点先后圆满完成试验任务30多次,被誉为“零失误观测点”。大家都说董伟目光如鹰,坚毅、犀利、明亮,捕获目标又稳又快又准。

从2003年上岛起,董伟便把根扎在这片山海之间。20年来,他潜心研究光测装备,撰写的装备故障诊断及测试方法、参试经验等,至今仍是这个领域的基础教材。

一次,导弹试验任务在恶劣气象条件下进行。目标出水后很快没入厚重的云层里,让处于自动跟踪模式的光测装备扑了空。这是该新型导弹的“首秀”,一线试验数据对于后续研发至关重要。

霎时,大家都紧张起来。董伟当机立断,把设备切换到手动操作,将目镜顺着理论弹道横拉,在导弹钻出云层的瞬间,成功截获目标。

大家悬着的心刚放下,眼前的红外显示屏突然布满“雪花”,目标再次失去踪迹。董伟一言不发,快速切换备用显示屏,目光牢牢锁定屏幕中心的光点,直至目标消失。最终,他带领团队成功刷新该型导弹跟踪时长的纪录。

这些年,岛上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即将退休的董伟,每天依旧忙忙碌碌。最新的测控设备刚刚列装,董伟决心在下岛前吃透装备性能,让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

每年试验发射的导弹不少,与光测站其他官兵一样,董伟一次也没有亲眼见过。他从不遗憾,每每导弹精准命中目标,自豪与满足感在他心里便如海浪般,一波一波地荡漾开来。

士兵面孔丨感受海军某试验训练基地4名战士的战斗姿态

许旺艮

精心呵护

【人物名片】许旺艮,海军毕昇舰一级军士长,荣立三等功1次,荣获海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2次。

“从今天起,你是毕昇舰第600号舰员!”庄严的入舰仪式在甲板上隆重举行,又一名新舰员从舰长和政委手中,接过了专属于毕昇舰官兵的银白色胸牌和舰员证,开启逐梦深蓝之旅。

许旺艮站在队伍里,看着新舰员略显青涩的面孔,思绪万千。他是毕昇舰第26号舰员,也是唯一一名还在舰上工作的首批官兵。从接舰到现在,他刚好走过了26个春秋。

去年底,许旺艮服役满30年,到了可以退休的年龄。“回家还是留下?”在那些难以入眠的夜晚,许旺艮静静躺在陪伴自己26年的铁床上,思绪如潮水一般,在他的心头拍打着。

那一年,许旺艮通过层层筛选和考核,光荣地成为毕昇舰的首批舰员。全新的导弹需要经毕昇舰试验后,才能获得“准生证”,列装一线部队。但新武器试验常常伴随着难以预计的风险。

作为首批舰员,从上船的那一刻起,许旺艮就坚定了信念:“无论发生什么,都要冲在前面,绝不退缩!”很快,他迎来毕昇舰第一次执行新型导弹发射试验任务的日子。

任务开始前惴惴不安,导弹出膛时心脏随着甲板剧烈颤动,发射成功的消息传来后与战友紧紧相拥……那一幕幕画面,至今仍深深地印刻在许旺艮的脑海中。

首试成功,意味着毕昇舰经受住了未知风险的考验,更意味着毕昇舰有了为大国重器试锋的能力。许旺艮的深蓝梦也在这一历史时刻正式起航。

对待毕昇舰,许旺艮总是像对待孩子一般认真。每每舰上装备闹起“小脾气”,他都要精心呵护。久而久之,面对数百张电路图、上万条电缆和元器件,检修排障,他不看图纸,一摸皆准。

在一次某型导弹试验任务中,雷达无法正常捕捉目标,试验被迫暂停。工业部门技术人员查看后,认为试验存在潜在风险,建议取消任务。

试验任务直接关系到战斗力生成,哪能等得起?一番勘察后,许旺艮初步判断是雷达的冷却系统出现了问题。他二话不说,穿上作业服钻进甲板下面昏暗狭小的试验舱。

密闭的空间内闷热难耐,让人几乎喘不过气。许旺艮不停地擦着眼角的汗滴,根据冷却系统的数据指标进行调校,终于排除故障。他高高举起“OK”的手势,向舱外战友们示意,随即人向后倒去。被战友们拉出舱后,许旺艮已近乎虚脱。

时光如梭,许旺艮从新兵逐步成长为“兵王”,他最亲密的战友——毕昇舰也“年岁”已高,进入故障频发期。舰领导希望许旺艮能留下来……想到这里,他不再犹豫,决定继续和战友们一起试锋砺剑。

“5、4、3、2、1,发射!”又一枚新型导弹腾空而起。顷刻间,导弹穿入云霄,留下了壮美弧线。经历数十型导弹试射任务的许旺艮,仍然保持着发射第一枚导弹时的全神贯注。

士兵面孔丨感受海军某试验训练基地4名战士的战斗姿态

高铭

毫秒之间

【人物名片】高铭,海军某部三级军士长,荣立三等功1次,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二等奖,被评为海军装备工作先进个人。

深夜,海风喧嚣。逼仄的雷达方舱内,高铭运指如飞。根据任务安排选定目标空域后,高铭开始反复计算目标穿屏时间,筛选最为合理的跟踪搜索方式。他神色平静,脸上没有一丝波澜,但一旁的战友还是隐隐觉察到他的紧张。

此次任务中,高铭需要跟踪的目标飞行速度和高度都远超以往,而且从发射到命中仅有数十秒,操作稍有不当,便会错失跟踪最佳时机。留给他的反应时间,只在毫秒之间。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上级安排多个站点、多部雷达同时保障。高铭却暗暗和自己较起了劲:“既然是同台竞技,那就比比看谁能抓得住、跟得稳!”

当年,高铭首次操作新型雷达,就栽了跟头。指挥口令下达时,他甚至没有作出反应,目标就从屏幕上一闪而过。他惊出一身冷汗,立即更改搜索空域,调整跟踪方式,仔细搜寻每一方空域,却一无所获。

任务失利,高铭的内心翻江倒海。后来他才得知,由于目标速度太快,所有雷测战位都没能全程跟踪。战友安慰他:“又不是你一个没捕获到目标数据,领导不会怪你,不用太自责。”

这番安慰并未能平复他的心情。他拧着一股劲,非要把绊倒自己的这道坎削平不可。

训练中,高铭主动给自己加压,设置超高速移动的虚拟目标进行抓捕。每晚入睡前,他习惯用手指敲击床铺模拟操作,捕捉脑海中快速掠过的“目标”。凭着这股韧劲、狠劲,高铭在战位上崭露头角,逐渐成长为大家眼中的“王牌操作手”。

远海之上慢慢泛起片片红光,试验零点越来越近。突然,湛蓝的海面迸射出一道耀眼的强光,一枚导弹裹挟着烈焰直刺海天。

仰角设大、区域锁定、天线随动……高铭的指尖在键盘上跳跃,快速移动的目标很快浮现在屏幕上。毫秒之间彰显硬功夫。这一战,高铭所在战位全程稳定跟踪目标,稳稳拿下了全部数据。

装备试验中,高铭练就了捕获目标的“火眼金睛”;部队演训中,他让人感觉是一块难以击破的“钢铁盾”。

在一次实战对抗演练中,“红军”某电子战飞机释放出强烈的电磁干扰,试图掩护身后歼击机接近攻击目标。扮演“蓝军”的高铭从雷达屏幕上精准捕捉目标,立即采取反干扰措施,使攻击行动宣告失败。

演练复盘中,高铭被邀请到“红军”中军帐,从“蓝军”角度剖析了此次空袭干扰存在的问题。他提出的多项实用建议,得到参演“红军”的高度认可。

滴答、滴答……雷达屏幕上扫描线不停地转动。多年来,高铭虽然从未随舰乘风破浪,但他的心绪常常随雷达电磁波,直抵远方。

士兵面孔丨感受海军某试验训练基地4名战士的战斗姿态

张天天

“老海靶”

【人物名片】张天天,海军某部一级上士,荣立三等功1次,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三等奖。

与靶船打了10多年交道,一级上士张天天头一回在任务前夕坐进了指挥大厅。

这是遥控靶船首次投入导弹试验。大厅屏幕上,跳动着各项试验数据,一连串进度播报声此起彼伏。张天天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右下角。一个光点闪烁着缓缓移动——那是正在海上执行任务的遥控靶船。

“导弹成功命中目标!”捷报传来,大厅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张天天松了口气。一旁的战友向他竖起大拇指:“不愧是‘老海靶’!”

“老海靶”?张天天细细咀嚼着这个词,那些曾经战风斗浪的惊险画面又一次浮现在眼前。

过去,每次导弹试验任务前,张天天和战友们都要提前随船前往任务海域布设靶船,待试验结束,再把靶船拖回码头。这一系列看似简单的工作,背后充满了艰辛和风险。

那年冬天,狂风搅动着海面,巨浪接连袭来,任务船在波涛里摇摆起伏。连接靶船和拖船的3条粗壮缆绳像橡皮筋一样反复拉扯着,与船体摩擦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在海浪的涌动下,靶船和拖船的落差达到3米多。如何跳上靶船,成为摆在队员们面前的第一道关卡。覆在靶船甲板上的薄冰闪着寒光,大家的心都悬了起来。

就在拖船和靶船落差最小的一刹那,张天天纵身跃向剧烈摇晃的靶船,随即抓住栏杆站了起来。队员们学着张天天的动作,先后跳帮成功。在轰鸣的涛声中,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开始了。

突然,一道巨浪猛扑过来,迎头浇盖了整个靶船。船身剧烈摇晃,张天天和战友们迅速跪在甲板上,双手牢牢抓着靶船上的钢网,保持稳定。等到靶船从浪里重新浮上来,他们浑身都浸透了海水。

导弹发射零点不断逼近。顾不上湿透的衣服、冻得通红的双手,张天天和队员们一鼓作气,解缆收绳、启动锚机……最终在预定时间完成布靶任务。

当他们跳回拖船,疾速驶离试验海域后,远方一枚导弹腾空而起,呼啸着直扑靶船……

近年来,随着装备的升级换代,传统供靶模式渐渐退出试验舞台,一道道转型难题也摆在张天天和战友们面前。“跟不上转型,谈什么标兵!”遥控供靶模式涉及海图、雷达、电台等诸多专业,这让只学过帆缆专业的张天天,感受到沉甸甸的压力。

那段时间,他直接住进了船厂,虚心向技术人员讨教专业问题,跟着舰艇长学习航海知识,用被海水浸泡过无数次的双手,打开了一扇扇陌生领域的大门。而船厂的另一头,新型靶船已初现雏形。

曾经浮在海面的铁架子,如今穿上了科技的“外衣”。新型靶船内部还增添了操控台面和动力系统,既可以手动操纵,也可以遥控航行。张天天越学越兴奋,不仅掌握了多种操纵模式,还提出了50余项靶船改进建议。

海面上,导弹溅起的水雾散去,靶船上又添了“新伤”。张天天心里却很开心,因为在他看来,靶船上的累累弹痕,正是他军旅生涯最美的军功章。

文字:陈海涛奉云鹤刘丹柳小江柴淯泷

图片:周建航谭锰魏桐何阔孙鑫

士兵面孔丨感受海军某试验训练基地4名战士的战斗姿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8 1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聚焦三位春季入伍的新战友,感受年轻士兵的奋进姿态
...佩戴崭新军衔肩章,向着更远的目标全力进发;东部战区海军某观通旅列兵余康第一次走上海岛哨位,澎湃海浪与嶙峋礁石组成的光影,让他体会到梦想成真的感觉……当我们透过这些具体的例子,
2023-07-12 18:16:00
士兵面孔:守望“飞鲨”
...,如同一颗颗星辰,辉映于海天。本期“士兵面孔”聚焦海军航空大学某场站。2023年3月,海军给该场站记集体二等功。在逐梦海天的征途上,他们与舰载机一起成长,用一串串坚实的足印,
2023-06-20 16:16:00
燃一场思想深处的“烽火狼烟”
...的“烽火狼烟”■张宸熙解放军报特约记者雷彬南部战区海军某作战支援舰支队开展实战化训练。禹泽铭摄以多样的姿态出现,慢慢深入人心这堂课,由士兵给军官讲。5月初,南部战区海军组织新
2023-06-21 17:45:00
士兵面孔 丨匠心筑梦 看4名“陆军工匠”的成长故事
...发扬“工匠精神”,活跃在练兵备战的各个岗位。本期“士兵面孔”,聚焦来自不同单位的4名“陆军工匠”。让我们一同聆听他们扎根岗位、磨砺剑锋的成长故事,品味他们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
2023-07-11 18:51:00
东部战区海军某支队军史长廊:辉煌战史砥砺血性胆气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东部战区海军某支队军史长廊突出传承战斗基因——辉煌战史砥砺血性胆气■解放军报记者 钱晓虎 特约记者 徐 巍 通讯员 刘礼鹏该支队官兵在海战官兵群像纪念雕塑
2023-11-09 17:24:00
缺蛋缺肉又丢枪,台军还有战斗力?
...军近日一连爆发多起械弹管理的重大缺失事件,先是台湾海军龙泉新兵训练中心的一把“点45手枪”机件及作动有异,经专业鉴定判断已被掉包成“模型枪”;接着台海军陆战九九旅实施械弹检查
2023-03-16 18:01:00
火箭军某部一名发射营营长:上任之始,打起铺盖住进发射班
...才能成为官兵眼里的标杆,才能在新的岗位有所作为。向士兵学习,赢得信任是关键一步,要用信任的眼光、欣赏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基层官兵,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激
2023-07-12 18:15:00
俄黑海舰队突然“倾巢而出”
美国“海军情报”网站12日称,卫星照片发现包括大型登陆舰“彼得·莫尔古诺夫”号在内的俄黑海舰队主力当天早上几乎倾巢而出,其驻地新罗西斯克仅剩下几艘支援舰艇。俄黑海舰队久违的大举出
2023-01-14 12:34:00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北部战区海军某队运用仪式教育激励官兵岗位建功——“入队礼”暖兵心提士气“儿子,部队贺信已收到。爸妈为你骄傲,你要好好表现,回报组织的关心……”前不久,北部战区海
2023-02-03 05:17:00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