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年来,郎溪县水利局以河长制为载体,不断创新工作机制,通过持续优化水环境保护工作质效,致力河长“长治”、久久为功,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以“体”为要,坚持河湖长制度引领。着眼管理体系,制定《郎溪县河长制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河湖长管理职责和履职标准。着眼联动体系,进一步完善司法衔接、法律监督、社会监督制度机制,探索推动河湖长制工作纳入镇街网格管理体系,织密多口联动巡查网络,打通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着眼监督体系,拓展完善水系监督范围,把山塘、沟渠等小微水体均纳入河湖长制监督体系,县级河湖长既落实“挂帅出征”,又坚持“一河一考”,引领促进镇村两级工作到边到角。
以“力”创新,强化各层级管护职能。强化考核力度,压紧压实各级河长、生产建设单位、相关行业单位水生态保护治理工作责任,纳入乡镇河长制目标责任制考核,通过河长、河道专管员巡河、汛前安全检查等同步开展水土流失巡查工作。强化技巡力度,创新运用无人机、智能监控等科技手段开展安全巡查,对发现的水土流失现象及时修复。据统计,2022年本县水土流失面积与上一年持平,水土保持率达到92.94%,水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证,各级管护职能有效提升。
以“治”促兴,优化水环境幸福生态。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基本遵循,通过数据整理、矛盾梳理、重点治理,把改善河湖面貌、美化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等任务,融汇到水土保持、生态改造、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中,全面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治理目标。2022年,投资515万元在十字镇新和村组织实施王村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生态化改造景区核心河道1.2公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0.3平方公里,健全完善雨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游步道、景观小品、休憩凉亭和亲水平台,为周边近500户居民及来郎游客营造了良好的旅居环境。2023年,总投资400万元的毕桥镇团结圩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完成主体建设,有力助推当地茶叶、果树种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徐梦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6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