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4月30日电 (记者孟竹)“科幻文学有着巨大的力量,在激发科学兴趣、预见科技变革、引领公众思考未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4月28日举办的2024第八届中国科幻大会“元宇·光年”科普科幻教育论坛上,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这样阐释科普与科幻文学创作的重要性。
本次论坛聚焦科幻影视化转化及科普科幻教育,在关注科幻产业发展,展示行业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的同时,兼顾青少年科幻创作、培养未来科幻人才。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丁勇指出,科普科幻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能够激发青少年的创新热情,培养创新思维。此次论坛主要围绕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科普科幻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探讨,致力于更好地推动科普科幻文学及科普科幻产业的发展,使科普科幻成为青少年科学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慈欣表示,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幻文学素材不断丰富,需加强科普与科幻的结合,提升科幻作品科学性和艺术性,促进科幻作家、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科幻文学和科普教育的发展。
论坛上,《中国科幻奖项与当代科幻文学发展报告(1982-2023)》发布。报告指出,中国科幻奖项是在低潮中逐渐真正成长起来,逐渐走向国际。我国科幻奖项历来重视青少年科幻作者的挖掘、培养,如面向中学生的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面向高校学生的“星火奖”以及“鲲鹏”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奖;科幻奖项“银河奖”“星云奖”均设置了最佳新人奖、年度新秀奖,“未来科幻大师奖”“光年奖”主要评奖宗旨即为发掘与培育科幻新人创作者、发掘科幻新作家。
论坛上,36位作者获颁第十二届北京科幻创作创意大赛“光年奖”。据悉,该奖项目前已发掘、培养科幻新秀百余人。随后,现场正式启动第十三届北京科幻创作创意大赛“光年奖”。“光年奖”由市科学技术协会设立,目前已成为我国科幻类征文比赛中最重要的赛事之一。第十二届“光年奖”设科幻中长篇小说、科幻短篇小说、科幻微小说、科学童话4个类别,共产生一等奖4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20名。
随后,科幻影视剧集《黄金的魔力》正式启动,现场嘉宾分别以“打造大国科幻的方式探讨——本土科幻影视化发展与实践” “打破思维,着眼未来——中国科幻的未来教育时刻”两方面为主题展开交流讨论。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和刘慈欣与在场的青少年们就科普科幻创作进行互动交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30 14: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