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2月28日一早,清晨的遵义笼罩在薄雾中,不到八点,市人民医院门诊楼前却已是人头攒动。印着“百年协和 一切为民——健康贵州行”的大展板前,来自遵义各地的群众排起了长龙,有坐着轮椅的白发老者,有怀抱幼儿的年轻母亲,更多的是攥着一沓病历和CT片的中年人,他们的目光都热切望向专家坐诊牌位的方向。

北京协和医院首场义诊(遵医附院)
“张主任,我去年查出肺结节,手术已有4个月……”54岁的老罗操着浓重的遵义口音,将一沓病历、检查单铺满了诊桌。北京协和医院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系主任、放射治疗科教授张福泉俯身贴近患者,手中的CT片被灯光映得发亮:“您看这个边缘很清晰,术后复查结果也理想。”老罗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这位在东莞打工十八年的汉子,曾辗转三地求医,此刻却在家门口的地方,见到了顶级的北京专家。
在普外科诊桌,仅一个小时,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副主任李秉璐刚结束第16位患者的义诊。胃癌术后复查、甲状腺肿瘤咨询、肝内胆管细胞癌多发性转移……有个细节让李秉璐深感欣慰,她说:“一位胃癌患者在外地手术后,遵义的后续治疗非常规范,说明基层医疗水平确实在提升。”

张福泉正在查看患者片子
紧接着,李秉璐来到肝胆胰外科一病区查房,99床是一位肝内胆管细胞癌多发转移的患者,此前已在遵义接受规范的介入治疗。“基因检测如果本地能做,费用能为患者节约不少。”李秉璐给出治疗方案和当地医生商讨。
“基层患者求医不容易。”张福泉望着候诊长龙感慨:“希望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老百姓就不必再跨省奔波了。”
伴着轻快的步伐,老罗边走边举着手机给家人打视频电话:“北京专家说没事!定期做好复查就好了!”
下午三点,另一场大型义诊还等着北京专家。为了及时赶到贵阳,专家们只能利用中午赶路的间隙垫垫肚子。在贵阳义诊点,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大厅早已挂满了北京协和医院专家海报,不少市民带着病历、化验单、CT单排队就医。

义诊现场
此刻,穿着白大褂的北京协和医院专家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生并肩义诊救死扶伤的身影,恰似八十多年前的时空重叠——抗战时期北京协和团队曾在贵州创办贵阳医学院,而贵阳医学院恰好是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前身。3月1日,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团队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开展了又一场大型义诊,吸引了数百名患者及家属就诊。
如今,新一代“协和人”再度将“医学火种”播撒在黔贵大地上。
文/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家林
编辑/彭芳蓉
二审/金艾
三审/李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1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