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重庆耐世特不断技术迭代挑战“极限”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11-06 05: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亩均产值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十多倍

重庆耐世特不断技术迭代挑战“极限”

本报记者 白麟

重庆耐世特不断技术迭代挑战“极限”

十月十一日,重庆耐世特转向系统有限公司,员工正在总组装线上加紧生产。特约摄影 钟志兵/视觉重庆

编者按

近日,重庆印发《关于推进制造业亩均论英雄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以亩均效益改革引领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事实上,“亩均论英雄”不仅是制造业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抓手,也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本报今起推出“寻找重庆亩均英雄”系列报道,寻访重庆那些“内功”深厚的工业园区、楼宇、商圈、企业,看它们在提升“亩均效益”上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探索出哪些好做法、有哪些经验启示,敬请关注。

行业亩均产值500万—600万元,这家公司为8752万元;

行业人均产值50万—60万元,这家公司为355万元。

这家公司,就是位于江津德感工业园的重庆耐世特转向系统有限公司(简称重庆耐世特)。重庆耐世特究竟有何高明之处,无论亩均产值还是人均产值,都远远高于大多数同行?

“我们从来没让客户失望过”

今年上半年,重庆耐世特派出20多人的研发团队前往苏州总部。

此行,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学习研究如何满足新能源汽车客户对更大助力产品的需求。

现在,汽车厂商提升产品竞争力,越来越在意产品性能细节。重庆耐世特公司总经理龙宏彬表示,公司研发团队通过不断优化设计,已经迭代出了第8个版本的技术方案,“我们从来没让客户失望过。”

从提供产品,到提供全套解决方案,这是重庆耐世特越来越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比起单纯的产品供货,提供解决方案也创造了更高的附加值和利润。

在重庆耐世特样品陈列台前,龙宏彬向记者展示了一款最新产品——REPS(齿条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这个一米多长,看上去像“架子”似的汽车部件,目前全球范围内能做出来的公司屈指可数,也是各汽车品牌眼中的“刚需”产品。

龙宏彬介绍,REPS是CEPS(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升级版,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等大级别、大重量乘用车的安全性、舒适性要求。该产品将机械、传感、电控、软件、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融合到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中,研发制造难度极大。

重庆耐世特的产品技术优势是如何建立的?

龙宏彬表示,公司由耐世特中国和重庆建设工业合资成立,在产品研发上,依托耐世特百年技术积累,形成了全球、亚太和重庆的三级研发体系。

目前,该公司54%的员工都是研发人员,公司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重庆市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重庆市数字化车间、长安汽车优秀供应商、通用汽车供应商质量卓越奖等一系列荣誉。

整个车间找不出多余空地

工业企业亩均产值要高,必须通过集约布局、精益生产,向空间要效益。

10月18日,记者进入重庆耐世特的生产车间,第一感觉就是紧凑。

加工机、货架、机械臂、传送带等设备一个挨着一个,摆放密集,整个车间几乎找不出多余的空地。这里无论是设备布置,还是工位安排,都做到了空间上的极致应用,不留死角。

“我们在最初设计制造工艺和生产流程时,就考虑到各个工序、环节的高效承接,避免人力物力在距离和时间上的浪费,以及各个工区间的互相干扰。”龙宏彬表示,此外,生产线布局也是根据材料、加工和装配实际需求来灵活调整,从而实现最高效率。

重庆耐世特的工厂总面积为8000平方米,其中办公区2000平方米,生产区仅4000平方米,但却创造了13亿元的年产值。

现在,重庆耐世特还要来一次“极限挑战”。

龙宏彬介绍,公司计划引进一条价值2亿元的新生产线,可以选择新建厂房,或布置到现有厂房里。“新建厂房,设备用地能有更多余裕空间,但建厂房至少要花五六千万元,需要一到两年时间。”龙宏彬说,关键是这与公司精益生产的理念不符。

于是,他们计划把新生产线“塞”进现有厂房剩下的2000平方米空间内。

难度很大,现在该公司正忙着做产线的引进规划和布置,方案已经讨论和优化了30多个版本。龙宏彬很有信心地表示,这个项目做下来,公司在机加工行业亩均产值方面,稳坐第一把交椅。

数字化渗透到工厂每个角落

目前,重庆耐世特一个月要交付10万套左右的产品,生产线长期处于满负荷状态,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工厂仍在加班加点生产。

如何提升生产效率,确保稳定供货?重庆耐世特让数字化和智能化来帮忙。

10月17日下午,重庆耐世特车间,负责涡轮零部件生产的工位上,机械臂正在三个不同的工作台间来回“倒腾”,忙个不停。

“以前,这里由一位工人负责三个工作台,工作强度非常大,现在只需要一台机械臂就搞定了。”车间负责人介绍。

工位旁边的显示屏上,密密麻麻的数据不断跳动,机械臂和工作台设备的所有操作,都被传感器完整地记录下来,并上传到现场的生产管理系统里。

这个系统还“吃”下了工厂里每个产品、每台设备、各种工艺、各站点以及生产线的所有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就可以得到当前的产出趋势,并发现问题加以改进。

“比如某一台设备出现故障,过去我们要详细询问员工发生了什么,而现在只要手指一点,马上就知道了。”龙宏彬在手机上操作着这个系统。“这套系统每天都会产生20G以上的数据,帮助我们进行工艺调整,并优化各项流程和管理。”

重庆耐世特从2016年开始做这套数字系统,每年都要迭代,回报也很明显:设备综合效率提升了20%以上,年直接综合效益达3000万元以上。

不但生产自动化、物流智能化,该工厂的问题件也实现智能追溯,包括问题分析、整改效果评估、跟踪验证等。可以说,数字化已经渗透到了工厂的每一个角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6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金康动力一季度预计实现产值15亿元、同比增长170%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新产线建成投用产能翻倍、新能源汽车热销带动订单大幅增长金康动力一季度预计实现产值15亿元、同比增长170%本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张亦筑)3月14日
2024-03-17 05:47:00
重庆城口老腊肉年产值8亿元每年增收1万元以上
1月4日,在重庆市城口县厚坪乡白鹤村,重庆巴山物语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翻看炕房内熏制的香肠。重庆市城口县的城口老腊肉,凭借独特的香料腌制和青冈木炕制技艺,获批国家地理标志
2023-01-06 21:07:00
291个重大项目增添发展新动能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我市抢抓重大项目扩大有效投资——291个重大项目增添发展新动能本报记者 唐琴日前,重庆举行2023年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投产活动,291个项目涉及产业升级、
2023-10-03 04:49:00
为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看酉阳如何打造“三个百亿”产业
...发好时节,处处皆闻奋蹄声。眼下,正是生产旺季。走进重庆市酉阳板溪工业园区时尚服装、绿色食品加工、医药健康“三个百亿”产业相关企业生产现场,一条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处处都是繁忙的
2024-05-14 11:55:00
8000平方米厂区有3000平方米是实验室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曾因缺少研发被两家车企拒绝合作,铜梁这家企业痛下决心搞创新——8000平方米厂区有3000平方米是实验室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陈维灯元铂智能STM生产线前,
2024-04-17 05:43:00
向新而行,“渝北造”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在重庆,一座先进制造业重镇迸发勃勃生机——向新而行,“渝北造”本报记者 邱海峰 姜 峰 宋 爽《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12月20日 第 06
2023-12-20 04:06:00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网4月1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抵达重庆,展开访华之旅。此次随朔尔茨一同访华的还有德国环境、农业、交通3名内阁部长,以及西门子、宝马、奔驰等重量级企业的相关负责人。
2024-04-15 07:52:00
重庆制造再出发⑩ | 成立不过短短4年 弘耀电子如何“摘下”PCB桂冠
【企业名片】重庆弘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耀电子”),2019年在重庆电子电路产业园区注册成立,是一家专业生产印制电路产品的企业。企业产品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消费电子、工控电
2023-06-06 06:15:00
2023智博会丨集“智”亮相 璧山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成果丰硕
...采众长。9月4日至6日,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将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重庆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龙润汽车转向器有限公司、重庆平创半导体研
2023-09-04 13:54: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