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使垃圾资源化,既是科学,更是艺术”。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林美),一家深耕城市矿山,将垃圾资源化、变腐朽为神奇的中国企业,正持续在印尼建圈造链(圈是朋友圈,链是产业链),——远赴印尼,解锁镍资源难题,开启绿色革命新篇章。通过《环球》杂志对格林美董事长许开华教授的专访,我们得以了解其及格林美为何成功。我们先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远赴印尼出海——镍资源。镍,是三元动力电池的关键元素,续航里程800公里以上的新能源汽车,必须由高镍来驱动。而印尼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红土镍矿资源,因此格林美的出海选择,也是其“淘金之地”。解锁了什么镍资源难题——含镍1.2%以下的低品位镍矿提炼及利用印尼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红土镍矿资源,但因大量开采,含镍1.5%以上的高品位红土镍矿已趋于紧缺。面对这一难题,格林美攻坚克难,用创新技术挖掘印尼废矿,仅攻克了含镍1.2%以下的低品位镍矿提炼的世界级难题,用创新技术挖掘印尼废矿,合理利用低品位的镍矿石,把其中镍钴锰一起提取,大大降低了低品位镍矿的开采成本。此外,格林美还解决了环保问题,使能耗指标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降低,最高降幅达90%,因此成就了多方共赢的佳话,让以格林美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印尼站稳了脚跟,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正如许开华在专访表示表示,让绿色技术辐射到全球,这是中国企业的绿色情怀开启绿色革命的哪些篇章——“技术+人才=可持续发展”。印尼有丰富的镍资源,但没有提炼技术,急缺冶金人才。因此,格林美就提出并落实多项为印尼培养人才和技术的举措,尤其今年8月28日,由格林美、印度尼西亚万隆理工学院和中国中南大学合作建设的中国-印尼新能源材料与冶金工程技术联合研究实验室正式揭牌运行。这个联合实验室首期投资3000万美元,配备300余套世界一流的研究设备与检测仪器,由2个工程实验研究中心与12个研究室组成。在揭牌仪式上,格林美董事长许开华强调“实验室将架起中国技术造福印尼之桥,实现两国互相成就、共同成长。”除培养印尼冶金人才,输出中国技术,推动中印尼友好合作外,格林美还提出了“百千万培养计划”,即6年内培养100名工程博士、1000名工程硕士、1万名工匠,为印尼新能源产业注入强劲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复盘上述案例,不难看出格林美的印尼故事就是一部“建圈造链成长史”。许开华生动举例,“我们在印尼整合万隆理工学院、当地政府、本土企业进行合作,建造一个技术的开发链、一个产业的合作链。产业链越强大,朋友圈越强大,我们在印尼的发展就越稳固,在全球的竞争力就会提升”。第一,做顺应时代潮流的事。格林美就是绿色生态制造的意思,绿色是我们的底色。经过20年发展,世界进入绿色发展时代,我们的成功是时代推动的。第二,享受创新政策红利。近20年来,政府在各个环节上支持绿色产业创新发展,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创新体系,支持科技人员下海创业。第三,资本市场的创新政策。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放开对民营企业服务,格林美成为循环经济的上市第一支股。能让“捡垃圾的”上市,是中国资本市场非常重大的创新举措。上述因素同样适用于格林美在印尼的发展。许开华表示“现在是出海的时代,我们要在“一带一路”上打造跨国官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印尼两国共赢。”因此,在印尼故事的最后,格林美最终不仅与印尼共生共荣,留下本土人才及技术,亦让自身成为中国企业出海故事中绿色传奇。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7 2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