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红楼梦》分了三条主线,各有不同意义。
一条是以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因果为线索的神话故事。
一条是以宝黛钗三人姻缘为主的情缘故事。
一条是以贾家败亡为主的兴亡故事。
涉及贾家败亡,不得不提与之密切相关的“太上皇”。曹雪芹笔下这个太上皇,是原创人物,还是借鉴自历史哪一位人物呢?
本文就从原文出发,探寻一下太上皇相关的故事。看完后,可能就明白贾家与皇帝势不两立的真正原因。
《红楼梦》开篇就提到“历史纪年不可考”,不知道发生于哪朝哪代的故事。是典型的架空历史笔法。
架空历史的特点就是作者可以借鉴和融汇历史片段和典故,来书写一个故事。
情节看似拼凑,实际是以史为鉴,方便读书人阅读和理解故事。
曹雪芹无疑开了架空历史的先河。如今的很多架空历史小说,都脱离不了《红楼梦》的窠臼。很容易看到历朝历代的身影。
《红楼梦》虽成书于清朝,却并不拘泥于清朝历史。
比如宁荣二公建功立业的故事,就是朱棣靖难之役的故事。
贾家从金陵迁往京城。南京和北京都有宁国府和荣国府,也是永乐迁都的现实。
贾家当年监造海舫,更是指的郑和下西洋那种大海船。
看似明朝故事,可曹雪芹笔锋一转又借王熙凤之口提到“圣祖访舜巡”,毫无疑问又是康熙南巡了,这就是架空历史的特点。
故事为情节需要服务,而不是纪传体文学。重演历史兴亡典故,仅供后世以史为鉴罢了。
言归正传说回“太上皇”。此人身上有几个疑点,对贾家影响极大。
一,太上皇就是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说的那个让贾赦袭爵,赐贾政主事的皇帝。
因他插手,才导致了荣国府一分为二,贾赦袭爵,贾政当家荣国府。
如果皇帝不同意,贾家任何人也不敢如此安排荣国公世袭的相关继承。贾政二房必须给贾赦长房让位。贾母偏心也没用。
二,皇帝为表孝心,请示太上皇,允许后宫嫔妃眷属逢“二六”进宫探看,熟悉历史的都清楚,不过就是作秀。
可太上皇却悍然下旨,允许妃嫔省亲。此举极不符合太上皇与皇帝的相处之道,说明父子不和睦。
贾家的立场最耐人寻味。他们踊跃响应太上皇旨意操办省亲,导致皇帝的恼怒和警惕,才是贾家日后抄家的真正祸根。
臣子忠于太上皇而遗祸于皇帝,无论哪朝哪代都很致命。而贾家却任性妄为,可见太上皇的重要。
那么,太上皇的故事,究竟借鉴自历史的那一段故事?他又为什么不当皇帝退位给当今皇帝呢?
曹雪芹在原文给出了很多线索。
首先,原文提到“双悬日月照乾坤”,是讲唐肃宗登基后,尊唐明皇为太上皇,双皇并立的朝堂格局。
太上皇是日,皇帝是月。
其次,贾元春省亲点了一出《乞巧》,脂砚斋提示《长生殿》伏贾元春之死。也是讲杨贵妃与唐明皇的故事。
最后,秦可卿死后,大明宫内相戴权出来祭奠。
大明宫是唐宫,内相相当于高力士、刘瑾、魏忠贤。
戴权极老,与贾家关系很不错,肯定是太上皇身边得力人。结合大明宫便能圈定“唐朝”典故的范畴。
如果看以上线索,似乎太上皇指向了唐明皇。
不过,君笺雅侃红楼认为太上皇与皇帝的父子关系,以及他退位这件事,并不是唐明皇的故事,而是玄武门之变的李渊故事。
我们看太上皇退位后,皇帝表现的非常孝顺,处处在凸显孝道。
这反而表明皇帝的不孝。皇帝上位,太上皇退位肯定不是顺利交接,而是意外促成。
李渊当太上皇是因为玄武门之变。
李隆基当太上皇是马嵬驿之变。
李世民和李亨当皇帝,都是太上皇被动退位,父子关系紧张,当然不孝。
所以便有了李世民跪吮李渊乳的说法。而大明宫也是他修建给李渊的养老地。
所以,君笺雅侃红楼认为太上皇的原型借鉴自李渊,只因义忠亲王老千岁便是佐证。
秦可卿死后,薛蟠提到了义忠亲王老千岁,重点讲了两个事。
一,义忠亲王老千岁“坏了事”。
二,薛蟠父亲亲自给义忠亲王准备了樯木棺材,万年不腐,是帝王之木。
樯木棺材是帝王可享之木,暗示义忠亲王非太子莫属。否则薛家溜须不成反而惹祸。
为太子准备帝王木尽管僭越,到底有的放矢。
可惜义忠亲王“坏了事”,无法享用帝王木。
算时间从薛蟠父亲死到秦可卿死,前后最多十多年。正是太上皇退位,皇帝登基的时间。皇帝与义忠亲王争夺皇位胜出,导致太上皇退位。不就是重演了玄武门之变么。
曹雪芹借鉴玄武门之变后的朝堂格局,设计太上皇、皇帝与贾家君臣父子的关系,更明确贾家败亡的内因。
四大家族的薛家支持义忠亲王,可见也是四家的立场。
李世民次子夺权得位不正。不得四王八公这些太上皇老臣支持,双方关系肯定不和睦。
对此,曹雪芹也借贾家的变故做了影射。
贾政二房取代贾赦长房当家,肯定发生了变故。
贾宝玉也是哥哥死了,他才是继承人。
贾政字存周,更是周武王取代哥哥伯邑考为继承人的典故。
综上,从太上皇看贾家所处的朝堂,套用玄武门之变后的各方立场,更容易了解贾家的败亡原因。
当然,还是那句话,曹雪芹以史为鉴并不是写唐朝历史。只是架空历史做借鉴,无需对号入座。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