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生命里的爱与表达
——读李元胜诗歌两首
文/刘红梅
虽然《如果你试图爱上一个人》和《那些未能说出的》这两首诗歌,在题为《生活应该像它们一样美好》的组诗中是相对独立的,却因一个相同的主题,爱与表达,让它们相牵。我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你试图爱上一个人》,说的是爱,交融的却是表达,以心理以情绪以行为去表达;《那些未能说出的》,说的是表达,表露的却是爱,不管时空是浅是远,无论纸上有字没字,都是表达爱,都在表达爱,都能表达爱。
学者辛红娟在她的文章《中国典籍“谁来译”》中说,“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灵性”,而这两首诗,虽属现代,却尽显着古典语言的特征。
诗人用寥寥几词,就表达出自己爱的态度对爱的理解,就能够阐明爱需要奉献爱存在伤痛,就赋予爱以希望的光,也剥出爱中那刺出人眼泪的,辛辣。短短几段,写就四季里爱的涌动与沉淀。
诗中词句,看似寻常,意蕴却悠长又深远,贴合着,那“浑圆”。一个词,试图,蕴含在这句“如果你试图爱上一个人”中,就让读者从中读出,对想爱将爱的心理探求,对欲爱怕爱的怯懦的描绘,还有如何让爱起步的无所适从。纷繁情绪,都融在一个词语——试图——里。再如,礼物,“学会把自己作为礼物”。让自己变得珍贵,以求获得者满心欢喜,和用心珍惜;选一个懂得欣赏和珍惜的人,以免一切错付;呈现自己要郑重并带着欣喜,不计得失不求回报。这的确是爱应该具备的样子。可是谁人想得到,以礼物的形式献上自己呢?谁人做得到,当礼物的形与神萦绕在自己心性里的时候,接纳的同时埋下的幸福与悲伤的根?
当悲伤的根挤开幸福,横行于爱的天空下时,该怎样诉说那痛苦?词穷的人甚至无法在痛苦之前加任何的修饰,修饰语很难真切描述那种痛苦。诗人用了一个似动非动的词,停顿,“摔落进那一分钟漆黑的停顿”,爱所带来的矛盾与苦楚,疼痛与窒息,都盖在了这个词底。你几乎以为,一切都划上了句号,如雨点落入湖泊,如树影映在井里。你觉得这是结束,因为你懂得平静是结束的最好状态,你坚信自己可以展现这种状态。然而,只要是爱,就一定会纠缠,一定会反复,无论表面多么干净利落,内心深处,决断优柔寡断,自我承诺出尔反尔,原来,停顿只是个逗号,或者更短的,顿号。
爱情的姿态,千人一面,千人千面。诗人于一面中藏千面。如此高明,仅有文字的高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具有心思的细腻度,思想的深邃度,和情感的超越度。诗人心中的爱情,虽然依然有看山是山的本色,但山已不是最初的山,是经历了看山不是山的过程之后的回归。
因此,诗人界定对待爱情的态度,用的是谦卑。这很难。爱情面前,人们只是习惯用铠甲裹牢自己,以显出刀枪不入的强大;或者,用虚荣的垫子支撑自己,让自己足可以骄傲地俯视;又或者,妄自菲薄地踟蹰犹疑乃至惧怯。这都不是诗人所说的谦卑。诗人说的谦卑,想来应该是由骨架撑起来的柔软,可伸可缩,可进可退。有这个前提,诗人才有底气说,“谦卑地交出,而自己还得完整地站在原处”。完整,不缺失自我的热爱,不迷失自己的信念。就像《致橡树》里的样子,“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诗性的意合让字间的情感深浓而升华。那些实词虚词,修饰了邻近的词语,也探出了悲喜的源头,也为悲喜铸造出坚固的外壳,无法轻易脱去。
“而自己还得完整地站在原处”,“还得”,是割舍后的坚强,是对疼痛的修复,是保留退路的忠告,是给自己的誓言,是面对后果的承担。
“如果你试图爱上一个人,请随时准备,摔落进那一分钟漆黑的停顿。”“漆黑”,是对爱之绝望的最为形象的描述。如果,看不到,听不到,感知不到,世界与自己,都恍然消失不复存在,那也是一种幸福吧。可一切都那么顽固地存在着,扭着你的神经,让你无法看无法听,却能清晰感知,伤,痛,幻灭。还好,只有“一分钟”。
爱的悲喜,因为有了空灵的修辞而焕发异彩,而拨动人心底那根敏锐的琴弦。诗人说,“你得学会吹拂和浇水”,心中的爱,试图去爱的那个对象,就是吐芽的柳含苞的花,这会引起无限的怜爱柔软和温暖。那小心翼翼的呵护,那细细长长的滋养,会在所有读者的天空里五彩缤纷。“让你交出的部分,萌芽,穿过她神秘的躯体上升,并从眼睛里长出嫩绿的叶子”,交出的心,交出的爱的种子,萌芽,茁壮,赋予她生命和希望。这生命,这希望,你看她眼中的光,就知道了。那光,会让你联想到,嫩绿的叶子。
在《那些未能说出的》里,语义的浑圆性是从时空流转情绪的难测上体现出来的,是在动静相衬自我的碰撞下丰富起来的。
爱的表达在四季里回旋。夏和冬,季节的特征持续而鲜明,分别是炽热,和沉闷。诗人说,“夏天,写过最炽热的段落。”炽热,是阳光,是气候,是感情,是希望,是一切向往。而冬天,“冬天,逗留在它沉闷的尾声。”一切笃定和向往都渐行渐远,沉闷,是光与热的消散,或者,是明亮与希望的封存。至于春秋,诗人用“短”字简洁但反复地形容。那不冷不热的舒适,那不起不伏的平稳,那欲言又止的仓皇,都在其间。“喧哗”和“沉默”,寓涵了爱的命脉中翻腾不息的激情,被激情催动的强烈诉说的欲望,以及由激情沉淀下来的,厚实与沉稳,就像借波浪淘净流沙,让金子在水底闪闪发光。
让激情在文字里飞扬着又沉淀着的,是那意合与修辞。
“我在一个词和另一个词之间,犹豫,它们的距离有多远,我心中的深渊就有多深。”表达之前,字斟句酌的郑重选择,一个词,一个词,犹豫;表达之时,那种情感与词句之间难以跨越的“深渊”,都在其间触手可碰。”我是信开始前,那激动的空白”,句中闪现着,抽象与具象的携手同行,情感与表达的相映生辉。当极度强烈的情愫冲击脑海,有什么描绘比“空白”更贴切呢?此处,爱,强烈到无法言诉,又表达得无可替代。
不说表达的表达,不着痕迹的倾诉,你听见了吗?那默默的,厚厚的,爱。
作者简介:刘红梅,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重庆市巫山中学。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朱阳夏责编:陈泰湧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31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