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赵德昭的‘黄袍加身’与北宋皇位的传承迷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6 12:12:00 来源:戏说三国

北宋历经过两次“黄袍加身”,第一次发生在宋太祖赵匡胤身上,第二次则发生在其子赵德昭身上;比起自己的父亲,赵德昭似乎缺少了一丝魄力与手段,他“黄袍加身”的故事还得从高梁河之败开始说起。

赵德昭的‘黄袍加身’与北宋皇位的传承迷局

赵匡胤一生之中共有四子,由于长子赵德秀与三子赵德林早亡,因此他只剩下了两个儿子;一个是赵德昭,另一个则是赵德芳。

太祖四子:长滕王德秀,次燕懿王德昭,次舒王德林,次秦康惠王德芳。——《宋史·列传三·宗室一》

赵德昭,太祖赵匡胤的次子,因为兄长的早亡,他也就成为了实际上的嫡长子。

与其他王朝的帝王相比,赵匡胤似乎更与众不同,他称帝后,并未尽早确立储君之位;因赵德昭年幼,其父赵匡胤打算慢慢培养他,可结果却事与愿违。

赵德昭的‘黄袍加身’与北宋皇位的传承迷局

宋太祖御驾亲征期间,其弟赵光义多次留守京师开封,处理政务,因此深受兄长的信任,并且不遗余力地培植他的势力,令其做了开封府尹,并加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宋太祖虽未亲口允诺将皇位传给赵光义,但此举已经间接将他引向了储君之位。

赵德昭的‘黄袍加身’与北宋皇位的传承迷局

公元976年,50岁的赵匡胤驾崩,由于生前并未册立太子,瞅准时机的赵光义便很快继承了皇位;并留下了“烛影斧声”的千古谜案。

就这样,储位的空虚最终导致赵德昭大权旁落;或许命运也觉得赵德昭不公,于是给了他一次“夺回君王大权”的机会。

赵德昭的‘黄袍加身’与北宋皇位的传承迷局

宋太宗登基后,为了使自己的皇位更加名正言顺,他变得特别勤勉。在位期间大兴科举,降服吴越,攻灭北汉,基本完成了中原的统一;就这份功绩,足以让历史记住他。

公元979年,继位后的第三年,北汉被灭,赵光义决定趁势收回“燕云十六州”,于是御驾亲征,赵德昭也一起随行,刚开始捷报频频;到后来,宋军在高梁河大战辽军,结果惨遭失败。

癸未,帝督诸军及契丹大战于高梁河,败绩。——《宋史·太宗本纪》

赵德昭的‘黄袍加身’与北宋皇位的传承迷局

之后赵光义便退回了京师,这是《宋史》里的原话;然而在另一部史料中,却记录着宋太宗极其不光彩的一面,一国之君,竟乘坐着驴车狼狈逃走。

秋七月癸未,沙等及宋兵战于高梁河,少却;休哥、斜轸横击,大败之。宋主仅以身免,至涿州,窃乘驴车遁去。——《辽史•本纪第九》

宋太宗跑了之后,赵德昭的机会便来了;军中诸将以为皇帝遇难,认为国不可一日,决定扶持赵德昭为帝,熟悉的一幕再次上演;此次的主角换成了赵匡胤之子赵德昭。他“黄袍加身”,有三个优势;而且成功率很高。

赵德昭的‘黄袍加身’与北宋皇位的传承迷局

其一,作为太祖嫡子,继承帝位实至名归;只要提前带领大军占领开封,大事可成。

其二,此战赵光义大败并且狼狈逃走,颜面尽失;天子威信也会大大降低,这时夺位,胜算更大。

其三,“烛影斧声”导致赵匡胤“离奇驾崩”的骂名,宋太宗赵光义难以洗清;渲染此事,势必会得到更多民心。

后来得知赵光义还活着,因此拥立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了;遗憾的是,赵德昭并未抓住这次大好时机,不然大宋的历史可能真的会改写。

赵德昭的‘黄袍加身’与北宋皇位的传承迷局

战后因北伐失败,宋太宗一直没有犒劳将士,赵德昭便提及此事,宋太宗大怒道:“等你做了皇帝,再封赏也不迟。”最终赵德昭因恐惧而选择了自刎身亡。

赵德昭的‘黄袍加身’与北宋皇位的传承迷局

之后,赵德昭仅存的一个弟弟赵德芳也相继离世,他的叔叔赵廷美也被贬谪于房州(今湖北房县);最终忧愤成疾,吐血身亡。

赵匡胤之母杜太后生前提出的“金匮之盟”,成全了赵光义,却也害苦了她的子孙。

汝百年之后,当传位于光义,光义传于光美,光美传于德昭。——《宋史纪事本末》

赵德昭的‘黄袍加身’与北宋皇位的传承迷局

至此,“金匮之盟”中的潜在威胁全部被赵光义尽数铲除。赵德昭虽然没有坐上皇帝的宝座,但在南宋九帝中,有一半以上的帝王都出自于他的后代,也算间接弥补了赵德昭生前未能踏上储君之位的遗憾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6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兄弟情深还是权谋斗争?揭秘宋太祖与宋太宗的皇位更迭
...解开的谜团。黄袍加身的故事相信多数人都熟知,宋太祖赵匡胤,在公元九百六十年发动陈桥兵变,夺得了国家政权,定国号为宋。据宋史记载,赵匡胤出生时,祥云缭绕,他的遍身都是金色,三月
2024-03-22 14:36:00
宋太祖与宋太宗:兄弟情与皇位争夺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大宋皇宫万岁殿内,赵匡胤一手拉着弟弟赵光义,一手推杯换盏开怀畅饮,两人欢笑地说着什么。可到了第二天早上,赵光义就宣布赵匡胤驾崩了。宋太祖赵
2023-09-18 06:14:00
赵德昭为什么会因为宋太宗一句话自杀而死
公元976年,大宋开国之君赵匡胤驾崩了,第二天赵光义继位。由于赵匡胤是突然死亡,没有任何指定继承人的遗诏。赵光义是怎么继位的呢?按照《宋史·太祖本纪》的记载:“受命杜太后,传位太
2022-12-31 21:28:00
赵匡胤黄袍加身,他逆袭的一生堪称完美
...历史舞台上出现了后周太祖郭威、后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这三位英主。后唐、后晋、后汉都是沙陀人建立的,被称为“沙陀三王朝”。而后周太祖郭威是汉人,出身平民,由普通一兵逐步成长
2022-12-23 13:11:00
烛影斧声与金匮之盟:揭秘赵匡胤皇位传承背后的疑云
大宋江山是宋太祖赵匡胤打下的,按理说赵匡胤打下的江山理应传给自己的儿子,但是赵光胤死后,继任大宋皇帝的并不是赵匡胤的儿子。赵光胤这辈子一共有四个儿子,其中大儿子、三儿子和四儿子死
2024-02-18 20:35:00
杜太后实在太偏心,真的让赵匡胤传位给弟弟
杜太后实在太偏心,真的让赵匡胤传位给弟弟?赵光义早已控制大局有些历史事件我们无法亲眼目睹,因此难以做出确切结论。历史的面纱下隐藏着神秘之处,使得真相无法被人完全洞悉。在过去的事实
2024-07-07 21:47:00
金匮之盟是真是假?赵匡胤为何不传位给他的儿子
...的,即“烛影斧声”。但是这种观点难以解释一个事实,赵匡胤在位十六年,为何一直不册封自己的儿子为皇太子?注:宋太宗原名赵匡义,赵匡胤登基后为避讳改名赵光义,自己登基后又改名为赵
2025-04-01 11:20:00
优秀的儿子不疼,遵守纪律的才喜欢,赵匡胤为何对武将有如此逻辑
...皆无甚难之意”。这是时人对宋太祖的评价,由此可知,赵匡胤是一个英明神武,宽仁大度之人。可是,为何对武将的防范却如此草木皆兵?哪怕一点风吹草动,也要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2024-02-22 22:36:00
高平之战:赵匡胤的崛起与蜕变
高平之战,柴荣刚继位,而赵匡胤也是刚初出茅庐。但正是此战役更是迎来了他人生中的一次蜕变。在助力后周世宗在这场一开始劣势的大战中,勇猛向前,俨然就是为将典范。在结束后,同样骁勇的驸
2023-10-21 22: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