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积极构建安全透明可信的开放科研生态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9-24 06:5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积极构建安全透明可信的开放科研生态

80余名院士专家就“开放科学与科研规范”进行“头脑风暴”

本报记者 云钰

9月23日,以“开放科学与科研规范: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中国科学院学部2023年科技伦理研讨会在渝举行,来自开放科学研究领域、出版领域、伦理学研究领域的8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交流探讨。

进一步提高开放科学的成熟度

浙江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以“开放科学与学术诚信”为题进行了分享。他认为,当前,开放科学已成全球共识,成为许多国家加快完善创新生态、抢占未来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政策抓手。随着科学研究与交流的发展,学术出版的展现形式已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革,这个变革就是开放获取。如今,我国已是开放科学贡献大国,已是全球发表OA(开放获取)科技论文最多的国家。

“然而,我国学术科研存在重复发表、署名不当等14种学术不端问题。”杨卫说,尽管已建立了学术不端举报制,采取了不再允许中英文一稿多发、相似度核查、大规模诚信教育等方式,但有些问题依然存在。

“我们还需进一步提高开放科学的成熟度。”他建议,要提高开放获取和国际合作学术产出的份额与体量,提升可分享数据的科研成果质量、信息质量、可靠性质量,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全球开放科学治理。

实现科研资源从量变到质变的跃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以“开放科学下的创新之路——量变到质变”为题作了主旨报告。他谈道,开放科学是一种促进知识共享、交流、合作的科学研究模式,开放科学的目的不仅体现在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共享,还应实现科研资源从量变到质变的跃升。

“我国的科学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国际领先的成果很多,但新材料等方面较少;工程科学研究方面,突破性成果很多,但核心技术较少;同时,还存在信息孤岛林立,低水平重复研究的现象。”何满潮说。在他看来,开放科学真正的内涵就是促进国际间科研活动、资源、环境等的开放共享,科学家之间的真诚合作研究,最后实现知识从量变到质变。

科技期刊应主动承担促进科研诚信的责任

科技领域、出版领域的专家也分别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中国科学》杂志社总经理助理安瑞谈道,科技期刊应主动承担促进科研诚信的责任,科技期刊编辑应鼓励作者主动纠错,同时,作者应正确看待期刊的纠错机制,不要认为撤稿就是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员、科研诚信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军鹏谈到,开放科学能够促进科研诚信建设,但是也会带来一定科研诚信风险,如:开放数据可能引发敏感、隐私数据泄露,存在数据安全隐患;开放研究过程中的设计方案、数据及结论的公开,可能成为AIGC工具的“喂料”,而AIGC工具的滥用与误用,可能会引发更为严重的科研失信,预注册等可能会带来观点抄袭风险。因此,要积极构建安全、透明、可信的开放科研生态,防范和应对这些风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4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创新”更多力量。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开放科学也要安全可信蚂蚁集团AI工程基础设施总监孙博文入围今年“寻找青年的声音”,他说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从事“可信AI”。“进入2023年
2023-09-12 09:06:00
...不确定性,会限制国际合作与数据共享,降低数据质量和可信度,削弱数据利用和创新的潜力。针对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周琪建议,数据共享,建立全球数据的合作和互信,包括建立科
2023-06-01 07:34:00
...有相关主体都能够在一个灵活、安全、高效的空间内进行可信数据交互,实现数据资产化。开放数据空间网络基于共识理念、标准架构和开源生态,可充分发挥我国ICT(信息通信技术)能力强、
2024-08-28 21:28:00
...、数据缩减、多协议数据互通;安全可靠指存储自主安全可信,提供防勒索、国密加密、数据安全流转等更多原生安全能力。我国存力总规模显著增长据中国信通院统计,我国数据存力规模稳步发展
2023-08-19 12:48:00
中国电信总经理邵广禄:天翼云明确两个阶段的发展里程碑
...边端协同能力,打造一朵具备科技创新、自主可控、安全可信、云网融合、生态开放、绿色低碳六大核心特征的云,力争成为“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国家关键信息业务的可信承载平台。在白皮书
2023-01-01 05:00:00
紫光同芯CEO岳超发表《可信身份安全芯片技术展望》主题演讲
...光集团高级副总裁、紫光同芯CEO岳超应邀出席,并发表《可信身份安全芯片技术展望》主题演讲。全球新格局形势下,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前沿科技成果与各产业高度
2023-05-19 13:00:00
圆满结束!带你回顾华为在2023开放原子全球开源峰会的精彩时刻
...洞察、开源治理面临的产业挑战,分享了华为云软件工程可信在开源治理的最佳实践。在软件物料清单(SBOM)论坛上,华为开源管理中心专家高琨带来四个方面内容的分享:开源软件供应链安
2023-06-21 13:00:00
同盾科技陈涛受邀出席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高峰论坛
...标明确:一是提出和完善知识联邦的理论框架,支撑新一代可信人工智能操作系统;二是基于知识联邦理论体系打造数据安全的智能金融风控人工智能平台,完善该平台的通用底层设施;三是实现基
2023-06-26 13:00:00
...四年,才能真正感受到它对日常生活的改变”。蚂蚁集团可信AI“蚁鉴”技术负责人、AI工程基础设施总监孙博文则探讨“安全可信的智能化开放共享”,他鼓励优质知识分享与开放,同时做好
2023-09-11 05:4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