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五代十国至北宋时期的七大战役,皆是为华夏再一次大一统而努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5-06 19:2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过程中,赵匡胤为使宋朝能长治久安,不致成为五代以后的第六个短命朝代,于是在北宋建国之初便大力实施“强干弱枝”政策。如在州以上置路,各路均设帅、漕、宪、仓四官分掌地方之军民、财政、刑法、粮食,直接向中央负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提倡文人典军,严禁武人干政。虽然成功地削弱了地方权力,使宋朝国祚延长,但却造成两宋的积贫积弱,使财政拮据、地方凋敝、外患深重。终两宋之世,这种局面一直没有大改变。

五代十国至北宋时期的七大战役,皆是为华夏再一次大一统而努力

1.团柏谷大战

简介

:石敬瑭在被后唐围困的时候,以称臣称儿和割让燕云十六州为代价请求契丹进行帮助,辽耶律德光亲率5万契丹铁骑攻入中原,在团柏谷大破11万后唐军队,斩杀万余人,随后一路南下进攻后唐国都洛阳,后唐灭亡。

性质

:灭国之战

影响

:后唐灭亡,后晋建立,但是最恶劣的影响是石敬瑭此战后向契丹称臣称儿,丢尽了颜面,而且割让了燕云十六州(燕是北京云是大同),导致北方无险可守,导致整个宋朝在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时候始终是被动挨打的局面,而两宋也都最终亡于北方游牧民族,一直到朱元璋时期燕云十六州才重新回到汉族的手里。

五代十国至北宋时期的七大战役,皆是为华夏再一次大一统而努力

2.高平之战

简介

:高平之战是后周和北汉、契丹联军之间进行的一次关键性战役。也是五代十国时期最为重要的一次决战。北汉乘着后周皇帝新丧时机,向契丹“称侄”请求帮助,双方在高平大战,以后周大胜告终。

性质

:反入侵之战

影响

:极大的鼓舞了中原王朝的士气,暂时解除了北方的威胁,后周此后南征北越,并收复了很多地方,但是在准备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时候柴荣病死。而赵匡胤因为在高平之战中的出色表现,逐渐成为后周的高级将领,为以后的陈桥兵变奠定基础。

五代十国至北宋时期的七大战役,皆是为华夏再一次大一统而努力

3.宋灭北汉之战

简介

:宋太宗命潘美为北路都招讨制置使,率崔彦进等军围攻太原(北汉国都),北汉国主刘继元急遣使赴辽国求援。辽派南府宰相耶律沙率兵援救北汉,但是被宋军打败,损五员大将和万余士兵,后辽又派北院大王耶律斜轸率援军支援,宋军暂退。在扫荡完周边地区后,赵光义亲率10万大军再次攻来,并大获全胜,北汉灭亡。

性质

:统一之战

影响

:结束了自安史之乱后长达两百年的藩镇割据局面,结束了自从黄巢起义后一百年的分裂历史,再次统一华夏大地(其实北宋严格来看都不能算大一统王朝,因为燕云十六州还在辽手里,河套,河西等都不在北宋统治下)。

五代十国至北宋时期的七大战役,皆是为华夏再一次大一统而努力

4.高粱河之战

简介

:宋太宗赵光义为夺回五代时期,后晋石敬瑭割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北京至山西大同等地区),在灭亡北汉后,未经休整和准备,即转兵攻辽,企图乘其不备,一举夺取幽州。辽景宗耶律贤得知幽州被困,急令精骑增援。辽军反击,宋军三面受敌,顿时大乱,全线溃退,死者万余人,宋太宗乘驴车逃走。

性质

:统一之战

影响

:结束了宋朝统一的步伐,北宋从攻势转为守势,并且在军事上总体开始处于劣势。

五代十国至北宋时期的七大战役,皆是为华夏再一次大一统而努力

5.澶州之战

简介

辽圣宗耶律隆绪及太后萧绰亲率大军南下,兵临澶州(今河南濮阳)城下,宋廷震动。在宰相寇准的坚持下,宋真宗亲征,双方隔河对峙。辽军主将萧挞凛出营,被宋军伏弩射伤致死,辽军士气受挫,南北议和。

最终双方以签订了澶渊之盟告终,澶渊之盟主要内容是北宋和辽为兄弟之邦,北宋每年给辽一定30万两岁币。

性质

:反入侵之战

影响

:签订的澶渊之盟虽然不太光彩(战争没有输,但要赔钱),结束了中原从唐末开始的百年动乱,为北宋赢得了120年的和平。

五代十国至北宋时期的七大战役,皆是为华夏再一次大一统而努力

6.宋金灭辽之战

简介

:金崛起后,宋辽通过跨越渤海进行联盟,约定一起进攻辽北方的中京(内蒙古赤峰),宋进攻辽南京(北京),进攻成功后,北宋将给辽的岁币给金,宋得到辽占领的燕云十六州,史称海上之盟(宋发起的),最终双方联手灭了辽,但是金在完成了进攻中京的目标后,宋却没有攻下燕京,最终还是金帮助下才攻下燕京,但是

金人早把该城的金帛、民户席卷而去,北宋用巨大代价换得只是空城

性质

:联合作战,与虎谋皮

影响

:宋金灭辽之战虽然让北宋短暂获得燕云十六州,但是宋金之间少了辽的屏障,尤其是在这一战中暴露了宋军事实力外强中干的事实,为以后靖康之耻埋下伏笔。

五代十国至北宋时期的七大战役,皆是为华夏再一次大一统而努力

7.开封保卫战

简介:金两次南下进攻北宋汴京开封,第二次攻破开封,俘虏徽钦二宗,导致北宋灭亡。后来宗泽光复了开封,毕竟力主赵构回开封,但随着杜充接替宗泽担任东京留守,东京很快再次失守。此后,宋、金在黄河、长江内外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性质

:保卫之战

影响

:导致北宋灭亡,华夏大地又重新回到南北分裂的局面,给汉人心头留下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同时南宋的建立也使得中国的经济中心由此开始南移。

五代十国至北宋时期的七大战役,皆是为华夏再一次大一统而努力

欢迎关注:超级行者

动荡的五代十国,到底有哪些当打名将,战力值还有大唐几成(上)

动荡的五代十国,到底有哪些当打名将,战力值还有大唐几成(下)

北宋初期武将整体战力如何,虽不如盛唐,但也可与大汉持平

北宋中期武将战力值大幅度下滑,到晚期时,已无将可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06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石敬瑭:从忠诚将领到争议皇帝的转变
...是如何成为后晋开国皇帝的?他最后的死因是什么?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的代名词。五代十国起源于黄巢农民起义,虽然起义最终被镇压,但是兴起的各地军阀却呈现尾大不掉的态
2023-10-18 19:52:00
《燕云十六声》发布“将军百战,十年一剑”预告
...,时年五十三。”——《旧五代史・王清传》王清,五代十国后晋名将,曾率兵北伐契丹,最终身死异乡。史书上短短的几句,已是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在遥远的五代十国与宋初交接时期,无数人
2024-05-21 11:37:00
唐朝崇文尚武,到了宋朝为何重文轻武了
...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这两个朝代中间隔了一个五代十国大乱世,不说是前后继承的关系,但唐朝还是对于宋朝影响很大的,甚至很多人认为宋朝的重文轻武还有外部环境恶劣,诸如辽国、西夏
2024-06-12 09:19:00
宋朝灭亡只是因为军事弱吗
...都护府,完成对西夏的迂回包围。从北宋赵匡胤一统五代十国,檀渊之盟迫使辽国签订了一百多年的合约,穆桂英挂帅,南宋岳飞,韩世忠,虞允文,辛弃疾,孟珙,文天祥那么多名将和辉煌战绩就
2024-05-27 17:04:00
赵匡胤横扫天下时,为何不敢征战大理国?
...次进入了大一统时期,不可否认的是,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让华夏大地从战乱中走了出来。北宋建立之后,战争虽然没有停止,但是北宋让华夏大地进入了大一统。只不过现如今人们对北
2023-05-14 22:01:00
他是五代十国皇帝,受到史书高度评价,有人称他为没有缺点的皇帝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不过在五代十国,其实也有一位皇帝,他受到了史书的高度评价,有人甚至称他为没有缺点的皇帝。这位得到如此之高评价的皇帝,就是周世宗柴荣。后
2023-02-24 21:33:00
中国历史上分裂时期为何多为南北对峙,很少是东西对立?
...民族的战争中始终占据主动,保卫国都的安全。自从五代十国后,燕云十六州被辽、金所把控。北宋时期,因为没有了这一道天然屏障,游牧民族的铁骑可以肆意南下,也是导致北宋灭亡的一个重要
2023-02-25 19:54:00
...国正的呢? 宋太祖宋太祖建立319年的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战乱动荡的局面。杯酒释兵权,杜绝了自唐朝安史之乱之后,藩镇拥兵割据局面的再次出现。加强中央集权,重塑了华夏秩序,给
2024-06-24 12:47:00
历史上的燕云十六州在一千多年内,竟被这么多人占领过
...。历史上唐朝灭亡后,就进入中国又一个混战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年,曾经闻名于世界,唐人文化远播四海的大唐王朝灭亡了。取而代之的是,唐朝末年的大将朱温建立起来的后梁。
2022-12-27 20: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