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曾经的顶流,你不知道的另一面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1-19 02:00:00 来源:大叔谈娱乐

一位歌手站在舞台中央,最初,观众还没有反应过来他是谁。但当他开嗓唱出“苦涩的沙吹痛脸庞的感觉”的时候,所有的目光都向他集中而去。寒风里,人们的记忆像被突然唤醒,激动地站起身,大声跟唱起“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

即便已经过去三十年,无论在任何地方,只要郑智化开口唱起《水手》或《星星点灯》,一定能引发这样的合唱。作为三十年前就风靡华语地区的中国台湾歌手,人们常用“传奇”“励志”这样的词语去形容他。他确实传奇,身体不便,又从未系统学习过音乐,却在红男绿女的娱乐圈成为顶流,但说他励志或许更多的是误解,无非是因为他传唱度最高的两首歌《水手》和《星星点灯》的意象衬托着郑智化本人的身体状况,让歌迷想象出一幅悲壮的图景,但“励志”这个标签,他自己从来未曾接纳过。

真正的歌迷会知道,郑智化的底色绝不是“励志”和“传奇”所能概括的,他是华语乐坛少见的人文歌手,在热门作品之外,他曾写过直面矿难的《老幺的故事》,也写过《堕落天使》《三十三块》这样揭露社会问题、关注社会角落的作品。只是这些“冷门”歌曲,被淹没在他那两首太过著名的旋律背后,仿佛一盘老式磁带的“B面”。

这些年,郑智化只在一些演出中露面,也举办画展,研究书法,偶尔发首单曲。2024年10月,已经二十多年没推出专辑的他,出版了一张全新专辑,取名为《不思议》。其中的歌曲,算是他这些年来的一次集中表达。

他似乎依然无法真正沉默。正如他在新专辑中那首名为《哑巴的歌》的新歌中唱到的那样:“有些话积攒太久,想要说却写不出歌。真的声音乏人问津,为了成名必须矫情。也许我已经沙哑,只能自己对自己说话,渐渐地越来越结巴,终于变成了一个哑巴。”

曾经的顶流,你不知道的另一面

郑智化。图/受访者提供

言之有物的“杂食动物”

近些年,每隔一两个月,郑智化会来大陆工作几天,只是不一定每次都是以歌手的身份。2024年12月19日,郑智化出现在大连,出席个人画展“溺爱”的开幕式。画画、书法、做漆器……实际上,做这些事对郑智化而言并不算是“跨界”,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只和音乐为伴的人。因为从小腿脚不便,不能经常出门,少年时期,他一直在家画画、写书法,读各种书籍。这让他变得兴趣广泛,像个“杂食动物”,涉猎一切。用《不思议》专辑的执行制作人崔轼玄的话说,郑智化是一个典型的“杂家”,对很多问题都有属于自己的见解。

他对待音乐的态度也是如此,“自己的见解”几乎是他此前所有作品的特征。正是因为能超越从前的自己,他等待了很多年。“其实二十多年来,我每天都想出新专辑。”他笑着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他当然知道哪些音乐做出来社会反响会好,可就不想这样随随便便地做,结果一晃二十多年就过去了。不过,令他没想到的是,“疫情”期间,有大段时间关在家里,灵感居然如同泉涌,顺畅地写下了不少歌曲,最终,其中的十首歌集合成为《不思议》。他感到十分惊喜。“我只能说,年轻时,你就算拿枪顶着我,给我几百亿,我也写不出这样的作品。”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他自我剖析,年轻时,他的作品总是带着极为浓烈的情感。但如今,新专辑《不思议》中的歌曲似乎显得平和宽容许多,棱角更少,视角更宽。确实,在新歌中,郑智化擅长的那种叙事性极强的个人故事少了很多,如今的他,更多地用诗一般的语言,用“狼”“狐狸”“猎鹰”“哑巴”等作为喻体,曲折地表达他所看到的世界。

对于一位歌者而言,成熟和棱角哪个更好?这是说不清的。不过,人们能够听到的是,郑智化作品的内核没有改变,在新歌歌词里,那些复杂的隐喻之中,依然抱有对众生浓厚的同情和悲悯。比如那首《哑巴的歌》,就是郑智化为身边那些每天兢兢业业,却总是无法受到青睐的音乐人所写的歌。写完之后,第一次唱给自己听,那一瞬间他才知道,这首歌不只是给音乐人的,因为世界上还有很多传达不出自己声音的、“失语”的人。他在为他们唱歌。

磁带的A面与B面

郑智化几乎是一夜成名的。

那是在1992年8月,一场名为“92圣火”的奥运主题晚会正在筹办,郑智化也应邀来到北京录制节目,演唱他新专辑中的作品《水手》。那时传播渠道有限,一些大陆听众在磁带或者电台中听到过郑智化的歌曲,却没机会见到他本人,甚至有人推测,他可能是一位个子很高的大胡子歌手。当年轻斯文、拄着拐杖的郑智化突然出现在荧屏上,用凄凉的嗓音唱着“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的时候,人们才看到这个台湾青年真正的样子。那一晚,在直播中,数以亿计的观众被他歌里的真挚深深打动,在这样的舞台上,他的身体状况、才华与永不放弃的奥运精神被联系在一起。他开始迅速走红。一年之后,在央视35周年的台庆晚会上,赵丽蓉、郭达和蔡明在表演小品《追星族》时,郑智化这个名字显然成为当时的“顶流”代言者。

那时,大街小巷都是《水手》和《星星点灯》的旋律。这两首歌代表了“A面”的郑智化:一个坚强勇敢、能够以歌声给困境中的人激励的坚强灵魂。不过,也总有一些敏锐的听众,从那时起就发现了郑智化的另一面。《不思议》专辑的执行制作人崔轼玄生于1978年,他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读小学要升初中的他,偶然看到了一句被刻在书桌上的话:“玩火的孩子烫伤了手,让我紧握你的小拳头。”他顿时觉得这句话写得像诗一样美。过了很长时间,他才知道这句话是郑智化的《让我拥抱你入梦》中的歌词。从那时起,他开始买郑智化的磁带,并痴迷于他作品中文字的力量。后来,在当时火遍大江南北的《水手》的歌词中,在“这点痛算什么”的表象之下,他也听到了“都市的柏油路太硬,踏不出足迹”这样批判式的表达。

20世纪90年代初,华语流行音乐的中心在中国台湾,那时市场上情歌当道,偶像组合也开始崭露头角,街上的人要么沉浸于《青苹果乐园》的愉快和青春,要么就是在《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这样的伤感情歌里伤春悲秋。虽然当时的一些流行音乐还保留着“民歌时代”的人文色彩,但更多的作品还是表达风花雪月。

作为郑智化的前辈,以及同样擅长社会观察的知识分子歌手,罗大佑的巅峰创作期已经过去了。因此,几乎只有戴着墨镜,一脸不忿的郑智化一个人保持了犀利的棱角。他用电影镜头一般的视角,直白沧桑的嗓音和叙事诗一样犀利、深刻的歌词,不停地表达着他对社会的疑问和看法。郑智化的歌词创作,涉猎的范围极为广阔:当时最热门的高房价问题,“中产阶级”的生活问题,股市暴涨暴跌的问题,都在他的歌中有所体现。他在《三十三块》中,唱着“我的口袋只有三十三块,这样的我实在没脸回来”,在《中产阶级》里形容“中产阶级”的人“常常喝着可乐,吃着汉堡,只是心中的空虚饥渴无法填饱”,在《蜗牛的家》里哀叹着“身上背着重重的壳,努力往上爬,却永永远远跟不上飞涨的房价”。

“你去看电影,花两个小时才能被‘感染’,最后可能只记得几个画面。可是歌会留下来,它花3到4分钟就感染你了。所以写歌的人是有‘权柄’的人……我也想成为一个真正传世的人,把东西留下来。我不想做马戏团的杂耍人物。”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这样描述流行音乐中公共性的一面,以及他为什么坚持严肃创作。

除了讽喻、批判和省察,郑智化对芸芸众生也怀有一种深深的悲悯。矿难遇害者的家属、满怀理想却穷困潦倒的都市人,都是他书写的对象。难得的是,成名后,他依然继续在街巷中行走、观察、写作,或嬉笑怒骂,或深深共情。这样对个体悲剧命运的探索,也存在于《阿飞和他的那个女人》《未婚爸爸》《堕落天使》等很多作品之中。

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多少和郑智化童年的创伤有关。他从小患上小儿麻痹症,7岁时动过一场大型手术,在医院康复时,最难受的时候,感觉“心脏像被几万只蚂蚁一口一口咬”。身体好转后,他的人生逐渐顺遂,但曾经的痛苦,也为他种下了一颗超越常人的同理心。于是,在郑智化1988年有机会出版第一张专辑的时候,他就不自觉地把目光对准经济腾飞的社会下那些弱势、没有话语权的人群。他写下了《老幺的故事》这首取材于台湾九份地区矿难事件的歌曲,也与遇难者的家属一起生活了很长时间。在歌中,他吟唱着“家乡的人们被矿坑淹没,失去了生命,都市的人被欲望淹没,失去了灵魂”。他感觉,自己就是来自城市的“骄纵的老幺”,而矿难发生地那些能够平静接受命运的乡亲们,才是给他的灵魂带来洗礼的人。

实际上,对郑智化而言,当他写下这些歌时,他无法判断究竟哪一首能够走红。他仅仅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创作而已。不过,有了那些被广泛传唱的“A面”歌曲的帮助,那些留在“B面”的冷门歌,还是收录在专辑中,与知音们安静地相遇了。

20世纪90年代中期,华语歌坛日益偶像化、商业化的趋势,使坚持严肃表达的郑智化似乎感到更加寂寞。在1995年出版的新歌《游戏人间》中,他唱道“酸甜苦辣尝过,人情冷暖看过,江湖的路上我身不由己,是是非非抛开,恩恩怨怨不在,自由自在,我浪迹天涯”,隐约透露出一种想要逃离江湖的心态。到了1998年,推出一张名为《夜未眠》的专辑之后,郑智化真正淡出了歌坛。

曾经的顶流,你不知道的另一面

1992年8月,郑智化参加央视“92圣火”晚会,演唱《水手》。图/视频截图

消失的黄金时代

20世纪90年代的郑智化像是歌坛的一头孤狼,独自闯荡。不过,他某种程度上也是幸运的。他那些富有人文精神的作品毕竟得到了传播,深深留在了乐迷们的记忆中。郑智化的作品最流行的年代,是一个实体唱片行业最繁荣也最残酷的时代。据郑智化自己回忆,在他出专辑那几年,唱片公司的老板会频繁分析他们的唱片销量,有时候,甚至只要观察一个星期的销量,老板就会决定要不要给歌手出下一张专辑。“如果销量动都不动,那你就没有下一张了。”郑智化说。

当时的唱片公司都是由专业人士组成的,老板普遍有着自己的审美品位,很多歌手都是他们亲手发掘的,所以,销量只要能达到“回本”的底线,老板还是会惜才地为他们继续铺路。

郑智化清楚,如今的音乐人或许面对着一个更加残酷的市场,得拼命去和游戏、短视频争夺人们的体验与稀缺的时间。他一边担心这样粗糙的环境只会生产出劣质的口水歌,另一边也明白,流量时代不可逃避。渐渐地,他也发现了一些流量所带来的正向作用。那些旧日里富有深意的老歌,曾经被埋没于流行之声背后的B面作品,反而借着流量的东风被一点点重新发掘,它们在互联网上被反复点击聆听,获得了更年轻的听众的支持。在一些音乐软件上,不少“00后”开始留言,称自己听懂了郑智化老歌中的深意,并感叹那个音乐作品璀璨争艳的时代。让郑智化没有想到的是,他在63岁出版的这张专辑《不思议》,不到一个月就卖掉了几千张实体CD。这个数字在实体唱片几乎消亡的如今,算是一个如专辑名称一样“不可思议”的成绩。“连我自己家里都没有CD机了。”郑智化很惊叹。

这或许算是一个良好的预兆。正如郑智化在《哑巴的歌》中唱到的那样,他自以为已经“乏人问津”的声音,还是有机会,在网络时代、短视频时代的某一个莫名的瞬间,通过意想不到的方式,重获新生。“你听见了吗,哑巴会说话。开口或闭嘴,内心在挣扎。”这是他为处境艰难的年轻音乐人写下的歌词,但熟悉他的乐迷或许能够明白,这些话,其中也必定带有他的夫子自道。

发于2025.1.20总第1173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郑智化的“AB面”

记者:仇广宇(qiuguangyu@chinanews.com.cn)

编辑:杨时旸/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19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郑智化时隔26年再出新专辑 现场“讨债”梁龙
搜狐娱乐讯 10月30日下午,歌手郑智化全新个人专辑《不思议》视听分享会在北京铜牛电影艺术空间召开。这张专辑是时隔26年后,郑智化再度推出的一张全新原创专辑。视听会由梁永斌担任主
2024-11-01 12:56:00
2岁残疾,30岁凭《水手》火遍全国后隐退,63岁郑智化再出新专辑
提到郑智化,人们就会想起他的歌《水手》《星星点灯》,无论他的人生经历还是创作的音乐,都很励志。不过,如今距离他1998年最后一次出专辑已经过了26年,这些年间他似乎也销声匿迹了。
2024-12-15 10:11:00
郑智化:发誓不婚的他,为何被一个平凡女子套进婚姻?
...段澎湃激扬的旋律。随着这段旋律传遍大江南北,一个叫郑智化的中国台湾歌手也在内地市场中打开了知名度。当年的郑智化可着实是迷倒了不少少女。但他却坚持着“不婚主义”的生活方式。有趣
2025-02-04 18:09:00
知名歌手郑智化突发意外,“重重摔倒,伤得不轻”
4月4日,一条令人揪心的消息在娱乐圈传开:知名歌手郑智化发文称自己“重重摔倒,伤得不轻”。这位曾以《水手》和《星星点灯》等经典歌曲激励无数人的歌手,如今却遭遇了这样的不幸。新专辑
2024-04-10 10:20:00
从绝望到辉煌,郑智化用歌声点亮人生传奇
...音乐和生命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激励人心的乐章。他就是郑智化,这位用歌声传递希望的音乐斗士。1961年,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郑智化在台湾台北的某个小巷子里呱呱坠地。命运的捉弄在他
2024-10-24 15:45:00
61岁郑智化被富婆出价22万邀约饭局!调侃钱太少
5月9日,61岁知名歌手郑智化更新了个人社交账号的动态,他发文自曝被富婆邀约参加饭局,并公开了对方的私信。郑智化写道,看来世界上不只有饭局妹,我年纪一大把居然当上饭局哥。他自嘲道
2023-05-10 11:59:00
他将自杀遗书改成歌曲,却阴差阳错火遍全网,成KTV必点金曲
...要问为什么……”1992年,歌曲《水手》的问世使得歌手郑智化在大陆声名鹊起,此前他在这里的知名度并不高。他当时31岁,尚未结婚,虽拄着拐杖,但口中唱出的歌声却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2024-10-11 10:47:00
62岁郑智化突发意外,“重重摔倒,伤得不轻”!网友:永远的水手,早日康复
...院,但上了年纪的人,摔一跤的严重性不可小觑。近日#郑智化受伤#话题冲上热搜。4月4日,62岁歌手@郑智化发文称“重重摔倒,伤得不轻,新专辑得延后录制,现在连说话胸腔都会痛”。
2024-04-06 23:12:00
著名歌手摔伤上热搜,他那首《水手》在耳边响起,网友纷纷送祝福
郑智化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歌手和词曲创作者,他的经典歌曲《水手》和《星星点灯》陪伴了无数人度过了青春岁月,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励志金曲。他的歌声深情而富有感染力,每一首歌都充满了对生
2024-04-22 22:09: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花会墨香 菊采飞扬——赛菊花会”在唐山市图书馆举办
河北新闻网讯(杨海江)11月8日,唐山市图书馆与唐山市园林科学研究所联合举办了第二季“花会墨香菊采飞扬——赛菊花会”,将阅读推广与菊花培育
2025-11-10 20:17:00
“家电哥”乔翔宇:修理声中练歌喉,成功晋级央视《星光大道》年赛
大皖新闻讯 “今后我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尽可能为观众多唱一首歌!”11月10日,成功晋级闯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星光大道》年赛的蒙城选手乔翔宇
2025-11-10 17:03:00
网络电影《大圣在东北》长春开机 “雪饼猴”王铁柱领衔主演
11月10日,网络电影《大圣在东北》在长春开机。作为融合经典西游IP与东北地域风情的影视新作,由“雪饼猴”王铁柱挑大梁担任男主角
2025-11-10 17:24:00
家庭伦理剧的进阶之路:从“狗血冲突”到“情感真实”
要说2025年的短剧市场,那可真是越来越“卷”了。但在这个节骨眼上,一部叫《怦然心动老板娘》的家庭伦理短剧,却意外杀出重围——多平台播放量短时间内累计超过1300万
2025-11-10 14:40:00
24集精品网剧《这个老炮儿不太冷》在京隆重开机
11月8日,备受业界关注的京味现实题材24集精品网剧《这个老炮儿不太冷》在北京市内举行了隆重的开机仪式。出品公司:北京乐豆世纪影业集团有限公司
2025-11-10 15:10:00
中国雕塑家张勇获法国秋季沙龙“泰勒大奖”
中国雕塑家张勇日前被法国泰勒基金会(Fondation Taylor)授予2025年度“泰勒大奖”。第122届秋季艺术沙龙有来自 48 个不同国家的 1000 多位艺术家参展
2025-11-10 15:10:00
杨晓培:创作影视,技术和思辨需要共生共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日前,第21届中美电影节、中美电视节高峰论坛暨影视推介会在洛约拉马利蒙特大学阿曼森剧场举行
2025-11-10 16:53:00
共赴沉浸式足球盛宴!中国移动咪咕多维创新重塑英超观赛体验
北京时间11月10日凌晨,2025-26赛季英超联赛第11轮迎来一场焦点大战,蓝月亮曼城坐镇主场迎战红军利物浦,经过上下半场超过100分钟的激战
2025-11-10 15:10:00
泉州“阿勒泰”草地生活周启幕,打造生态文旅融合新范式
月色浸润嶙峋石壁,光影与草地共舞。11月7日,“月照石壁,惠安共此时”2025年泉州“阿勒泰”草地生活周在惠安正式启幕
2025-11-10 16:07:00
导演华子:一位导演的多元探索与艺术追求
华子,1985年出生于安徽,中国内地导演、制片人,现任浙江安昌文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CEO。在影视创作领域,其凭借对艺术的敏锐感知与持续深耕
2025-11-10 15:10:00
“五彩美育”电影进中小学理想工程课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5年11月5日,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公益文化中心、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在北京发起并主办“五彩美育”电影进中小学理想工程课题研讨会暨公益捐赠活动发布会
2025-11-10 15:10:00
《依依向北风》定级S+剧集 高收视完美收官
11月6日,电视剧《依依向北风》在CCTV-8黄金档和央视频、爱奇艺等网络平台首轮播出完美收官,取得2025爆款剧集好成绩
2025-11-10 15:10:00
今日,魔术犯罪爽片《惊天魔盗团3》发布中文推广曲《替天行盗》MV,歌手黄子弘凡解锁魔幻曲风,为“骑士团”的环球魔术大秀热血开唱
2025-11-10 11:08:00
亚洲首位UFC世界冠军张伟丽的纪录电影《永无止境》官宣定档11月16日全国公映,并同步释出定档预告与海报。影片首度揭秘“格斗女王”的人生逆战
2025-11-10 11:08:00
由董润年导演携原班人马打造的电影《年会不能停2!》首发概念海报,并正式官宣张若昀、白客领衔主演。概念海报被巧妙设计成一张刮刮乐
2025-11-10 13: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