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昆明日报
本报讯 记者张章报道 10月7日,演员孙艺洲发文称:“收到快递是一张蟹卡,最后发现是诈骗。”他提醒大家千万谨慎,别扫码,谨防上当。而类似的快递蟹卡,已在昆明出现。
10月5日,市民殷女士收到从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寄出的中国邮政快递,拆开快递后是一张由卡纸包装的“金秋蟹礼”2388型蟹卡,蟹卡及卡纸内均未标注生产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仅留有一个二维码,要求收件人用手机扫码提货。因自己从未购买过蟹卡,殷女士第一时间拨通快递上的寄件人电话,“寄件人填的是金刚,电话是虚拟号打不通,我怀疑是诈骗。”在多方联系未果的情况下,殷女士向本报热线提供了这条线索。根据殷女士提供的蟹卡,记者扫码后跳转到了名为“在线客服”的网页链接,根据对方要求提供收件人电话号码后,对方准确地发送了殷女士住址和电话等个人信息,并要求记者进一步提供殷女士的职业、年龄等信息,当记者问及对方如何获得殷女士的收货地址信息及蟹卡来源时,对方便不再回应。
经昆明市反诈中心研判,此类事件为新型的电信诈骗引流方式,目前在昆明本地并没有成案,但已有市民收到外地邮政快递寄来的蟹卡。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事主信息,利用金秋食用大闸蟹的热点,通过广发快递的方式邮寄“提蟹卡”,目的就是让事主信以为真,扫码掉入骗子事先准备好的圈套,继而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事主实施电信诈骗。市民如收到这样的快递,千万不要扫上面的二维码,在扔掉前务必将二维码涂掉,避免有人拾捡后被骗,同时也呼吁物流寄递业从业人员严格落实实名登记,从源头上避免类似案(事)件发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8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