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联播+|从一馆一巷悟新时代为官之道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0-20 16:30:00 来源:杭州网

联播+|从一馆一巷悟新时代为官之道

央视网 10月15日、17日,习近平总书记闽皖行,分别走进福建漳州谷文昌纪念馆、安徽桐城六尺巷考察。一馆一巷,承载着不同时代的往事,却蕴含着理念相通的为官之道。

在参观谷文昌事迹的展览时,总书记驻足良久。

1950年,谷文昌来到福建省东山县工作。彼时的东山,风沙肆虐、民不聊生,248平方公里的荒凉海岛上,森林覆盖率仅为0.12%。

历经14个春秋,先后担任县长、县委书记的谷文昌带领东山县军民植树造林、防治风沙,将全岛绿化率提高至96%以上。肆虐千年的沙灾终于隐没,当地群众摆脱了世代逃荒要饭的苦日子。

联播+|从一馆一巷悟新时代为官之道

△ 谷文昌在福建省东山县坑北村参加播种。

谷文昌为官那些年,从不让家里人、身边人搞一点特殊。在跟林业打交道的大半辈子里,他从未沾过公家一根木头;遇到提职、提薪,他就动员妻子“让一下”,这一让就让了33年。

“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谷文昌在福建百姓当中有口皆碑。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谷文昌的名字。在《之江新语》一书中,他指出:“谷文昌之所以一直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敬仰,是因为他在任时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显绩’,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本次考察期间,总书记深情地说,我们学习谷文昌的事迹,不仅要高山仰止,还要见贤思齐,像他那样做人、为政。

联播+|从一馆一巷悟新时代为官之道

△ 安徽省桐城市六尺巷外景。

千里之外,在安徽省桐城市中心,一条因“让他三尺又何妨”而闻名的六尺巷,同样深入人心。

相传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宰相张英为官清廉、一心为民、扶危济困,为人称道。张氏家族举业不断、名宦迭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风好。

据《桐城县志略》记载,清朝康熙年间,张英家人与邻居发生土地纠纷,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张家人本想仗着张英位高权重,写信求助。张英收到信后,并不赞同家人争夺地界,遂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收到回信,张家人豁然醒悟,主动退让三尺。邻居深受触动,亦退让三尺。由此成就了六尺巷。

数百年来,张英“六尺巷的故事”中所传达的“以礼为先、以让为贤、以和为贵”的理念,一直深深影响着世人。

本次考察中,总书记看过六尺巷后,由衷感慨:“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

无论是清代的张英还是当代的谷文昌,他们都有着事事出于公心、坦荡做人、谨慎用权的公私观。

从黄土地一路走来的习近平深知百姓疾苦,更明白“公”与“私”的关系。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特别指出,“切不可忘记了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有一次他带队访问多国,当地侨胞送来一些礼品礼金。回国后,他把礼品礼金列了一个清单,如数上交。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回到阔别已久的梁家河看望乡亲们。在当年的老支书梁玉明家用餐时,梁玉明特意为他准备了当地特产,打算让他带回去,但习近平不仅没要土特产,还坚持向梁玉明付了餐费。顶风雪、冒酷暑,踏泥泞、翻山沟,炕头板凳坐得住、家长里短聊得来……新时代以来,无论工作多忙,习近平都要抽时间深入基层,体察百姓冷暖,回应群众期盼。

公私分明是基本操守,公而忘私是崇高境界。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某些党员干部“‘总开关’没拧紧,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在《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一书中,总书记言辞凿凿:“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姓公不姓私”;在中纪委会议上,总书记明确表示“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

鉴古知今,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郑板桥,还是“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杨善洲、“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的廖俊波……习近平总书记时常提及的这些人,诠释的正是公私分明、一心为民的为官之道。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百姓夸奖。为官做事唯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掺杂任何个人私利,知进退、守底线,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这也是一馆一巷背后的故事能够代代传颂的根本原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0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革命文化中汲取营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发展。参观谷文昌带领全县百折不挠植树治沙事迹的展览时,总书记驻足凝视,仿佛进行着一场跨越数十年时空的对话。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当干部的,
2024-12-26 15:41:00
...化的崭新篇章在实干中成就。(一)推进乡村振兴——“新时代新征程农村一定会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农民会有更加火热的生活”澳角村,福建漳州东山岛东南角的一个小渔村,三面环海,向海而生
2024-10-21 08:54:00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推动文艺繁荣发展 为民族复兴凝聚精神力量
...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为新时代文艺事业锚定价值航向、擘画宏伟蓝图。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实现‘两个一百
2024-10-16 12:24:00
福建创新实施“五廉工程”,探索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福建实践——激浊扬清系山海 清风廉韵正气鸣东南网1月1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徐文锦 通讯员 林瑶)在东山岛,冬日的风透着些许寒意
2025-01-18 12:17:00
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4.10)
...宜的产业图,它们共同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新时代新征程农村一定会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农民会有更加火热的生活。”总书记勉励当地“强化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加快
2024-11-03 16:20:00
《奔跑的中国草》获“五个一工程”奖暨钟兆云创作四十周年座谈会举行
...,为社会立德,为民族立魂’——《奔跑的中国草》作为新时代文学的精品力作,为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提供了一个独特样本。”“党史专家与文学名家集于一身的钟兆云,他的写作有
2025-01-19 10:09:00
【每日一习话·新时代赶考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进一步强调,要在不想腐上巩固提升,更加注重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当前
2023-07-05 21:58:00
这位县委书记,习近平总书记为何多次提起?
...1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考察了谷文昌纪念馆,了解当地传承红色基因等情况。谷文昌同志是东山县原县委书记,生于1915年10月15日,今年是谷文昌诞辰109
2024-10-17 15:36:00
【黔言】干部好不好,要看群众认不认
...的。不同历史时期,对干部德才的具体要求又有所不同。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二十字”标准,为加强新时代党的干
2025-07-17 19:2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深秋时节,世界目光再次投向黄浦江畔。11月5日,秉承“新时代,共享未来”主题,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启幕
2025-11-05 07:59:00
今年11月9日是第34个全国消防日,主题为“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为全面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与自防自救能力
2025-11-05 08:00:00
建设现代流通网络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升经济运行效率的关键举措,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国内大循环、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025-11-05 08:05:00
河北省属国企研发投入强度位居全国省级监管企业前列国企创新动能持续迸发——大数据里“读”河北(九)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2025-11-05 08:06:00
河北省交易团参加第八届进博会带上“购物车” 寻求新机遇河北日报讯(记者冯阳)黄浦江畔,万商云集,再赴进博之约。11月5日至10日
2025-11-05 08:07:00
河北省数据交易服务中心成立达成全省首笔公共数据交易、首笔社会数据交易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1月4日,河北省数据交易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举行
2025-11-05 08:07:00
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消息,2025年12月底前,全国智能监管改革试点地区至少将50种重点监测易倒卖回流医保药品纳入智能监管覆盖范围
2025-11-05 07:57:00
央媒看太原近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央广网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山西频道等多家中央媒体,集中报道了“万古一脉——晋祠博物馆基本陈列”在太原面向公众开放
2025-11-05 07:59: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崔帆)“路灯被树木遮得严严实实,影响夜间出行。”近日,会昌县网友通过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反映,县城财富广场靠近206国道的小区出入口机动车辅道旁的香樟树枝叶茂盛
2025-11-05 06:42:00
江西公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适飞空域范围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孙沐雨)10月30日,江西省军民融合公共服务云平台公布江西省及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
2025-11-05 06:42:00
索道成梅岭景区创业风口?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唐代王勃曾在《滕王阁诗》中提到的西山,即现在的梅岭。梅岭,南昌人的后花园。坐落于南昌市西郊30公里处
2025-11-05 06:42: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邬强)11月3日,记者从2025南昌马拉松组委会获悉,11月6日至9日,所有参赛选手凭参赛号码布、工作人员凭工作证件
2025-11-05 06:42:00
大皖新闻讯 11月4日,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颁发了安徽省首本轨道交通地下空间不动产权证,标志着合肥市在立体空间权属界定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23:27:00
远离“雾霾天”,烟台“十四五”凭啥让蓝天成为日常?
胶东在线11月4日讯(记者 王竞男 摄影 李刚 )一年中超过320天可见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9
2025-11-05 00:02:00
烟台高新区召开重点民生领域工作情况通报会议
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郭健 实习编辑 单煜媛)10月30日上午,烟台高新区召开重点民生领域工作情况通报会议,现场调研重点民生项目
2025-11-05 0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