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联播+|从一馆一巷悟新时代为官之道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0-20 16:30:00 来源:杭州网

联播+|从一馆一巷悟新时代为官之道

央视网 10月15日、17日,习近平总书记闽皖行,分别走进福建漳州谷文昌纪念馆、安徽桐城六尺巷考察。一馆一巷,承载着不同时代的往事,却蕴含着理念相通的为官之道。

在参观谷文昌事迹的展览时,总书记驻足良久。

1950年,谷文昌来到福建省东山县工作。彼时的东山,风沙肆虐、民不聊生,248平方公里的荒凉海岛上,森林覆盖率仅为0.12%。

历经14个春秋,先后担任县长、县委书记的谷文昌带领东山县军民植树造林、防治风沙,将全岛绿化率提高至96%以上。肆虐千年的沙灾终于隐没,当地群众摆脱了世代逃荒要饭的苦日子。

联播+|从一馆一巷悟新时代为官之道

△ 谷文昌在福建省东山县坑北村参加播种。

谷文昌为官那些年,从不让家里人、身边人搞一点特殊。在跟林业打交道的大半辈子里,他从未沾过公家一根木头;遇到提职、提薪,他就动员妻子“让一下”,这一让就让了33年。

“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谷文昌在福建百姓当中有口皆碑。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谷文昌的名字。在《之江新语》一书中,他指出:“谷文昌之所以一直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敬仰,是因为他在任时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显绩’,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本次考察期间,总书记深情地说,我们学习谷文昌的事迹,不仅要高山仰止,还要见贤思齐,像他那样做人、为政。

联播+|从一馆一巷悟新时代为官之道

△ 安徽省桐城市六尺巷外景。

千里之外,在安徽省桐城市中心,一条因“让他三尺又何妨”而闻名的六尺巷,同样深入人心。

相传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宰相张英为官清廉、一心为民、扶危济困,为人称道。张氏家族举业不断、名宦迭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风好。

据《桐城县志略》记载,清朝康熙年间,张英家人与邻居发生土地纠纷,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张家人本想仗着张英位高权重,写信求助。张英收到信后,并不赞同家人争夺地界,遂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收到回信,张家人豁然醒悟,主动退让三尺。邻居深受触动,亦退让三尺。由此成就了六尺巷。

数百年来,张英“六尺巷的故事”中所传达的“以礼为先、以让为贤、以和为贵”的理念,一直深深影响着世人。

本次考察中,总书记看过六尺巷后,由衷感慨:“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

无论是清代的张英还是当代的谷文昌,他们都有着事事出于公心、坦荡做人、谨慎用权的公私观。

从黄土地一路走来的习近平深知百姓疾苦,更明白“公”与“私”的关系。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特别指出,“切不可忘记了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有一次他带队访问多国,当地侨胞送来一些礼品礼金。回国后,他把礼品礼金列了一个清单,如数上交。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回到阔别已久的梁家河看望乡亲们。在当年的老支书梁玉明家用餐时,梁玉明特意为他准备了当地特产,打算让他带回去,但习近平不仅没要土特产,还坚持向梁玉明付了餐费。顶风雪、冒酷暑,踏泥泞、翻山沟,炕头板凳坐得住、家长里短聊得来……新时代以来,无论工作多忙,习近平都要抽时间深入基层,体察百姓冷暖,回应群众期盼。

公私分明是基本操守,公而忘私是崇高境界。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某些党员干部“‘总开关’没拧紧,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在《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一书中,总书记言辞凿凿:“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姓公不姓私”;在中纪委会议上,总书记明确表示“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

鉴古知今,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郑板桥,还是“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杨善洲、“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的廖俊波……习近平总书记时常提及的这些人,诠释的正是公私分明、一心为民的为官之道。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百姓夸奖。为官做事唯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掺杂任何个人私利,知进退、守底线,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这也是一馆一巷背后的故事能够代代传颂的根本原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0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革命文化中汲取营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发展。参观谷文昌带领全县百折不挠植树治沙事迹的展览时,总书记驻足凝视,仿佛进行着一场跨越数十年时空的对话。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当干部的,
2024-12-26 15:41:00
...化的崭新篇章在实干中成就。(一)推进乡村振兴——“新时代新征程农村一定会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农民会有更加火热的生活”澳角村,福建漳州东山岛东南角的一个小渔村,三面环海,向海而生
2024-10-21 08:54:00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推动文艺繁荣发展 为民族复兴凝聚精神力量
...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为新时代文艺事业锚定价值航向、擘画宏伟蓝图。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实现‘两个一百
2024-10-16 12:24:00
福建创新实施“五廉工程”,探索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福建实践——激浊扬清系山海 清风廉韵正气鸣东南网1月1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徐文锦 通讯员 林瑶)在东山岛,冬日的风透着些许寒意
2025-01-18 12:17:00
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4.10)
...宜的产业图,它们共同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新时代新征程农村一定会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农民会有更加火热的生活。”总书记勉励当地“强化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加快
2024-11-03 16:20:00
《奔跑的中国草》获“五个一工程”奖暨钟兆云创作四十周年座谈会举行
...,为社会立德,为民族立魂’——《奔跑的中国草》作为新时代文学的精品力作,为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提供了一个独特样本。”“党史专家与文学名家集于一身的钟兆云,他的写作有
2025-01-19 10:09:00
【每日一习话·新时代赶考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进一步强调,要在不想腐上巩固提升,更加注重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当前
2023-07-05 21:58:00
这位县委书记,习近平总书记为何多次提起?
...1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考察了谷文昌纪念馆,了解当地传承红色基因等情况。谷文昌同志是东山县原县委书记,生于1915年10月15日,今年是谷文昌诞辰109
2024-10-17 15:36:00
...风起扬帆正当时,砥砺奋进再出发”。当前我们正阔步于新时代新征程道路之上,当用心用情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真正善作善成、实干笃行,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有我”力量。稿源:荆楚网(
2024-11-13 00:3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