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架“绳索天桥”渡河!他带领搜救队挺进昌平区流村镇重灾区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09 07:3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9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钱成)受此前强降雨天气影响,北京市昌平区遭遇山洪,多条山区公路损毁严重。其中,与门头沟区接壤的昌平区流村镇受灾最为严重,沿山的五个村庄对外交通一度中断。目前,受困村民已经全部转移至安全点位,损毁道路也已初步实现通车。

在安全转移的背后,还有着种种意想不到的险情。暴雨当日,道路被冲毁,救援人员用绳索艰难渡河,摸石翻山挺进失联村庄,救出被困群众。

时间回到7月31日,暴雨如注,冲毁了山区的道路、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昌平区流村镇沿山的五个村庄,一度与外界失去联系。而此时,消防等救援人员已经赶到了受灾地点,开始搜救行动。

昌平区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刘少如表示:“应对这次强降雨我们是有充足的预案的,在降雨刚刚发布预警的时候,我们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把人员、器材、装备都已经集结完毕了,做好了时刻出发的准备。”

8月1日上午,救援队伍前进至高崖口村,洪水沿着过去干涸的高崖口沟翻涌而下,形成了一条长长的“洪水河”,切断了前方的南雁路,而这条路也是通往失联村庄的必经之路。

“这是进入发电厂(村)的必经之路,也是进入到其他失联四个村的必经之路。我们到的时候,河道将近有100多米宽,要形容的话,就像一条混浊的通沙河一样,发出了咆哮的声音,有一种压抑感。”刘少如说。

随着雨势渐弱,救援人员迎来了渡河的时机。刚一开始,队员们尝试皮划艇渡河,但此时水流湍急,皮艇入河后,容易被打翻,只能放弃这一方案。

刘少如表示:“当时我们就想利用皮划艇,依托这绳索拉过去,结果人刚上去,皮划艇刚放上去,半船的水就进来了,要把我们的人员给冲走。我一看,感到危险性非常大。”

既然不能涉水,那就只用绳索。刘少如沿岸排查,找到了“洪水河”较窄的一处浅滩,这里河面宽约30米,可采用大绳横渡的方式渡河。队员借助抛投器将绳索抛过河面,由对面村民将粗绳捆在树上,一条横跨在“洪水河”之上的“绳索天桥”就此建成。

架“绳索天桥”渡河!他带领搜救队挺进昌平区流村镇重灾区

刘少如说:“因为河水跨度很长,中间会有一些下垂,我们队伍中的五六个小伙子用自己的身躯做了一个支点,形成了一个高度差,便于人员横渡。”

参与此次救援行动的昌平区阳坊消防救援站指导员徐朋告诉中国之声记者,在这样的环境下靠绳索渡河,难度不小。

徐朋表示:“这一次渡河的难点是跨度大,水流特别急,两边的支点要选择好。对面是由群众帮我们打好支点,确保结实。因为我们渡河绳索它不能是平直的,整个需要一高一低两个点,我们高点选择的是在山上的一棵大树上,这个高点也不足以让我们安全渡河的情况下,消防员用手支撑起来,让这边的高点达到最高的一个点,最安全的点,这个是比较难的。”

架“绳索天桥”渡河!他带领搜救队挺进昌平区流村镇重灾区

刘少如今年已经五十岁,他笑称自己是参与救援的“最老”的消防员。绑上安全绳,扣上滑轮扣,他带头爬上这座“绳索桥”,面朝天空倒挂而行。

在前方村民的拖拽下,刘少如贴着水面前进,迅速到达对岸,紧接着又有14人先后抵达,组成了第一批搜救小分队。

“渡河的时间很快,将近10来秒就把我拽过去了。我是学这个专业出身,一点不陌生,也一点不胆怯,整个过程中,除了喝了两口水。”刘少如说。

过了高崖口村,救援队翻越一座百米高的小山,抵达了第一个失联村庄——发电站村。随后,救援人员继续翻山摸石,前后历经11个小时,打通了五个失联村庄与外界的联系,帮助583名被困人员转移安置,并通过空投等方式将物资送到村民手中。

刘少如说:“整个这条路,我们大致测算了一下,应该是在9公里左右,从发电站村到韩台村,是‘之字形’,拐来拐去,我们走了将近11个小时。”

8月3日中午12点,经过昼夜奋战、连续施工数十个小时,昌平区域内南雁路全线应急通道打通。截至当晚22点,除留守村干部外,全部村民完成转移。

刘少如在全国多地参与类似这样的救援行动,这一次,他还是选择了行动结束,才报平安。

刘少如说:“包括我的家属,三天都不知道我在干什么,没必要告诉他们,告诉他们反而牵动更大。我们一贯的做法就是出来以后报平安,进去之前什么也不说。”

昌平区阳坊消防救援站指导员徐朋告诉中国之声记者,目前,消防人员正在配合当地进行灾后重建工作。

“我们下一步的任务是几个村子重建工作的配合。首先第一个就是淤泥的清理,然后就是饮用水的保障。”徐朋表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9 0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整村将搬迁上楼带动发展
...昊星摄本报讯(记者 孙云柯 通讯员 郭程程)昨天上午,昌平区流村镇受灾村庄迁建项目开工建设,村民整体搬迁上楼后,周边将进一步发展相关产业。项目的实施对于尽快恢复群众正常生活、
2024-04-21 03:44:00
废弃物何以化“春泥”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废弃物何以化“春泥”——北京市昌平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实践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赵艺璇在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农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站,一辆翻抛机正在作业,帮助废弃物发
2024-03-23 06:2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王昊男记者从昌平区获悉,目前,昌平区6条普通公路恢复重建工程进入本年度收尾阶段。其中,高芹路、水南路、下店路、亭阳路4项工程已基本完工,南雁路、李流路将于
2023-12-27 21:58:00
昌平狼儿峪村恢复供水
...这下可以正常用水了!”12月23日夜,经过3天连续抢修,昌平区流村镇狼儿峪村的供水管线完成修复,全村130户村民生活用水恢复正常。12月21日一早,正在做饭的村民邱振宇发现,
2023-12-25 04:26:00
记者近日从昌平区水务局了解到,昌平区目前正在加速推进水毁河道、水利设施修复,已梳理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项目90余项,包含在暴雨灾害中受损的水库、河道、供排水等设施修复,以及蓄滞洪区建
2023-11-14 11:39:00
“南口抗战纪念林”落地昌平区禾子涧村
...报讯(记者 崔毅飞)昨天上午,“南口抗战纪念林”在昌平区禾子涧村落成,30多个亲子家庭参与植树活动,其中年龄最小的孩子6岁。通过本次活动,让众多家庭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亦触碰到
2023-05-03 00:26:00
汹涌洪水阻拦道路,他们以一道绳索渡岸火速救援……
...日报客户端王昊男受本轮强降水天气影响,7月31日,位于昌平区流村镇高崖口村的公路,由于洪水侵袭已被完全阻断,水流湍急、汛情严重,导致公路下方通向的韩台村、发电站村、菩萨鹿村、
2023-08-02 19:44:00
法官来到了老峪沟
...过了这‘六道弯’,马上就到了。”早上7点,从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南口人民法庭出发,沿着山路盘桓向上,经过6个接近180度的弯道,谢宝石来到了流村镇老峪沟办事处。这是一座简易古
2023-01-10 06:01:00
房山、门头沟、昌平水毁公路进入“保通”“畅通”阶段
...动4支抢通力量2100余人、550余台设备,从河北怀来,北京昌平区、门头沟区等方向多点推进,自8月2日至6日,完成了门头沟区109国道等25条447公里普通公路和127条270公里乡村公路生命通道抢通
2023-08-23 11:4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