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
安明坤
“油菜已进入抽薹期,可以亩用二两硼肥兑100斤水喷施,能有效防止油菜花而不实,提高油菜籽产量。”在瓮安县永和镇洗马塘村,一位皮肤黝黑、语气柔和的驻村农技干部正在田里查看油菜长势,向群众讲解油菜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他,就是瓮安县农业农村局选派洗马塘村驻村干部王永昌。王永昌同志自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常在田间地头行走,与群众一起分享农村春播夏插、秋收冬藏的喜悦。
2021年,王永昌被选派为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来到洗马塘村。如何用好个人特长,转变群众种植观念,传授科学种植技术,从而提高农民收入,王永昌始终用心思考、不断探索,在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施肥技术等多方面给予全程跟踪指导,确保服务到田间地头。
2022年,洗马塘村迎来了玉米套种大豆、稻油轮作示范点创建的机遇,同时也迎来了挑战。“套种大豆,这个不得行,这样太浪费土地啦!”“我们这个地方的土种黄豆只长叶、不结籽。”不理解的村民说道。面对群众的质疑,王永昌组织到村领取黄豆种的群众开展了培训,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讲解。
“一亩土地净种苞谷收400公斤,卖1000元,套种大豆,可收玉米300公斤、黄豆60公斤,总的可卖1230元,大家每亩可净多挣230元嘛!这个账大家会算的嘛。”“那是因为氮肥多了,大家只要按照我的要求配方施肥,绝对结籽。而且国家还发补贴,何乐而不为嘛”一番“唇枪舌剑”后,到场的群众都被说服了,决定回家试一试。
驻村以来,王永昌就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一共组织开展培训30余场,培训群众2800人次,为群众解疑答惑200余次,有效地转变了群众种植观念,改善了群众科学种植技术,提高了农业科技含量,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王永昌始终相信,经验的积累来源于田间地头,而不是纸上谈兵,要为群众解决了农业生产上的难题,得到群众的认可,才无愧于“农技干部”这个称呼。“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天地,农技干部要常驻田坎上、常在田间走,才能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王永昌把此话当作推动工作的不竭动力,他坚信,脚上沾满多少泥土,走遍多少土地,作用发挥就有多大。
“老王经常在田间地头行走,一有村民打电话给他询问农业问题,他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为群众支招。和他一起下队,经常泥土满身。”洗马塘村驻村第一书记袁代青说。
作为同事眼中行走在农村一线的“泥腿子老王”,王永昌不管身处什么岗位,到何地工作,同事、群众对他赞不绝口。在王永昌心里,金色油菜花海、丰硕金色水稻和群众满面笑容是给他的最高荣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2 11: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