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听障、视障、肢障跑者参加南马,陪跑志愿者“形影不离”——
我和你,一起奋力奔跑!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丁媛媛
时隔3年,南马回归。奥运冠军祁顺来了——他左眼全盲,右眼视力0.02,2008北京残奥会男子马拉松T12级比赛冠军、该级别世界纪录保持者、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位马拉松冠军。除了奥运冠军,本次南马还有很多普通视障、听障、肢障跑者,其中大部分人将在“黑暗跑团”志愿者们的陪伴下,用双脚丈量美丽南京。
上周日,高淳马拉松现场出现了一群特殊的身影,他们跑步的速度、姿态,都不一样。其中两两成组的小伙伴,被一根30厘米左右的紫色长绳连在一起。“向左,向左,向右……”一个人通过嘴和手上的绳子发出各种指令,另一人则跟着调整自己的节奏。擦肩而过,除了留下背影,还有衣服上几个清晰的大字——“视障”“陪跑”……
他们来自南京“黑暗跑团”,包括却不限于视力出了问题的跑友。2021年6月“黑暗跑团”南京站成立至今,已从当初只有3名视障伙伴、6名听障伙伴、11名陪跑志愿者,发展为有听障跑者60多人、视障和智力障碍跑者50人、肢障跑者6人,以及245名陪跑志愿者的温暖大家庭。
本次南京马拉松,“黑暗跑团”将有多名跑友参与。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的中医推拿师、28岁的视障跑者范超,上周日刚刚参加了高淳马拉松。虽然先天视障,范超却热爱运动,去年在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还拿到过3块蛙泳项目的银牌。陪跑志愿者这个特殊的存在,为范超发达的运动细胞找到了新的出口。每周参加跑团的活动,都有资深跑者教学跑步技巧、吐纳技巧,帮其纠正跑姿。范超从一个仅能跑个3公里的跑步“小白”,到可以一口气完成21公里半马的“跑男”,仅用时1年多。他在内心深处看到了属于自己的蓝天、白云、鲜花、飞鸟……
“扔掉盲杖,把自己完完全全‘交出去’需要一个时间,而熬过身体的极限之后,那种感觉像找到了新世界。”除了每周末跑团的集体活动,现在,范超每周还请自己的陪跑员郁芳芳给自己开小灶,无论刮风下雨,不管严冬酷暑,每周两次从早上5:30跑到8:30。
48岁的郁芳芳从事会计工作,是南京“黑暗跑团”管理层中为数不多的健全人。接触到马拉松是因为体检检查出脂肪肝和胆结石,坚持跑步100天后减重20公斤,让郁芳芳在跑步这个运动项目上越走越远。如今,郁芳芳还是南京人防应急救援志愿大队志愿者、南京红十字会赈济救援队志愿者、南京市红十字会急救培训师资志愿者、陪同就医志愿者……
“每周日是‘黑暗跑团’的固定活动日,每次有五六十人参与。我们会有志愿者在玄武门地铁站接视障跑者,从7:20开始教练员带着热身,7:30开始跑,很多有障碍的跑者都是从零基础开始,坚持半年多,可以达到半马(21公里)的水平。”肩负起“陪跑者”身份,郁芳芳牺牲了很多个人时间和个人比赛机会,她却说,“这是一个陪伴双方都有收获的过程。”
在考核成为陪跑员时,郁芳芳曾被蒙住眼体验“盲跑”,“很没有安全感”,能让盲者扔掉拐杖去跑步,郁芳芳觉得自己做的事很有意义,“很多视障朋友对待生命的态度积极又乐观,这也影响着我,作为健全人,我们又有什么绕不过去的坎呢?”
高淳马拉松上,一名视障跑者在跑不动无法完赛的情况下,走完了全程,而他的陪跑员也陪着他走了六七个小时,这也让郁芳芳深受感动,“他们大多数是实力很强的跑者,牺牲了自己参赛的机会,就为做到跑团跑者‘一个不少出去,一个不少地回来’。”
2008北京残奥会冠军、2014南京青奥会申办特别大使、CCTV体坛风云人物、江苏省劳动模范……被跑友们公认为“南京大神”的祁顺这次也来了。39岁的祁顺如今居住在南京江北新区,接到记者采访电话时,正在接女儿放学的路上,“南京马拉松是家乡马拉松,是国内规格和美誉度最高的马拉松之一,时隔3年再次开跑,作为南京跑者,一定要支持!”
左眼全盲,右眼视力仅为0.02,但祁顺并不需要陪跑员,对于残障人士的陪跑员,祁顺也充满敬意,“他们的存在,激励了更多的残障人士克服自卑,走出家门,参加体育锻炼,和更多的人交朋友,从而真正找到人生的意义。陪跑员也都是纯公益性质的,这份付出精神值得敬佩!”祁顺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2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