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未成年人“一掷千金”39000元!拆卡直播间客服耐心等待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06 22:46:00 来源:科普社会

“欢迎新进直播间的宝贝,可以点点关注,参与免费抽卡活动哦。”如今,当家长们听到孩子正在观看的直播间传出这句话时,可要留神了。因为,已经有不少未成年人被曝沉迷其中,为此一掷千金,有的甚至高达39000元,而此后监护人的平台申诉之路似乎也并不顺利……

未成年人“一掷千金”39000元!拆卡直播间客服耐心等待

近日,据媒体报道,宁德十二岁的小星(化名)用监护人的手机,不到两个小时在小红书的拆卡直播间,消费了两千多元。等监护人发现并要求商家退款时,对方以“直播间已声明,商品拆封后不退不换”“未成年人确认”等为由,拒绝退款。由此,监护人去小红书平台上申诉,客服告知监护人耐心等待回复后就再无后续。此事在网上引起热议。一句等不到结果的“会尽快核实”一条看不到诚意的“欢迎再次来电”实际上,法治网记者注意到,类似情况在社交平台时有发生,在黑猫投诉中输入“未成年人拆卡”等关键词,均有大量案例,其中涉及金额有的甚至高达39000元,但是平台方在处理过程中大都只是回复一句“您的反馈我们已收到,会尽快核实,有结果会第一时间联系您”,便再无后续,也有相关受害人因此补充投诉,“平台未有给相关电话回复”。

未成年人“一掷千金”39000元!拆卡直播间客服耐心等待

法治网记者就此联系小红书平台,拨打该平台的人工客服电话,均显示无人接听或“您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随后却收到该平台一条“感谢您致电……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欢迎您再次来电”的让人很难感受到诚意的短信。事实上,在此前报道中,央视记者亦曾多次拨打小红书的客服热线,均无人接听。

未成年人“一掷千金”39000元!拆卡直播间客服耐心等待

有孩子甚至为某张稀有卡片一掷千金业内人士透露:“这简直就是赌博”据了解,直播拆卡就是直播售卖卡片,主播公开拆卡,观众围观开盲盒。但其与传统直播卖货不同的是,在销售这类卡包及动漫文创产品时,主播都可提供代拆服务,并将这些过程通过直播展示出来,让观众体验拆盲盒的快感和刺激。一位熟悉此类直播拆卡直播商业模式的互联网运营从业者孙钊(化名)向法治网记者透露,这些主播会在直播间不停拆卡,吸引观看者下单,有时候还会带着观众玩开卡小游戏。“有些观众先下单一套卡片直播拆开,往往还挺有收获。在获得了相应数量的高级卡片后,凭借该数量的高级卡片,又可以兑换另一套卡片,非常容易让观众上瘾。”“有些孩子甚至为了某张稀有卡片而‘一掷千金’,这些孩子哪有什么辨别力?越稀有的卡片,卡面越精美,出现率越低,这简直就是赌博。”孙钊说道。对此,《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志广律师分析,此种模式实际上是把“集卡”这种存在数十年的行为通过互联网直播给异化了。这些大热IP卡片持续刺激着一些有着强烈追星和攀比欲望的未成年人,拥有稀有卡片自然可以拿出来炫耀,而在直播间直播拆卡时主播一惊一乍的话术表达,直播间弹幕惊讶羡慕火上浇油的话语,更激化了这种炫耀满足心理。这让抽卡的未成年人尚未成熟的心智骤然体会到一种类似赌博成功的快感以及赌博失败的不甘,导致未成年人持续沉迷在直播拆卡的狂热消费里。“未成年人禁止下单”形同虚设“一经拆开不退不换”不能免责法治网记者注意到,拆卡直播间大多标识了“未成年人禁止下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直播间不会核实下单的是否为成年人。在小红书的部分直播间里,一般会在展示架上显示“未成年人禁止下单,一经拆开不退不换”的标识,但除了本身并不是很醒目外,有时该标识还会被遮挡,甚至有直播间并未贴上相关标识。

未成年人“一掷千金”39000元!拆卡直播间客服耐心等待

对于商家因“直播间已声明,商品拆封后不退不换”等原因拒绝退款的行为,《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宏岩律师表示,这种摆牌展示的行为并不能有效阻止未成年人进入直播间消费,也不能免除直播间自身的责任。同时,根据《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未成年人进行直播打赏是被明文禁止的。此外,各部门多次发文明确了未成年人退款制度,包括在网络游戏、直播中的充值消费、打赏,如果是未成年人进行的,监护人可以申请退款。“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强调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侵害。如果商家在直播间拆卡的过程中存在诱导未成年人消费、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等行为,那么监护人可以要求退款,并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商家的违法行为。”刘宏岩说。西南大学教育立法研究基地网络教育立法研究所所长杨攀表示,由于这些卡主要对未成年人有吸引力,经营者的所谓商业创新往往就是在法律的边缘地带,在现有法律没有直接规定的情况下,利用人性的弱点和未成年人的心智不成熟特点,大肆牟利,值得警惕。如何才能避免此类情况发生,李志广建议:首先,对于直播平台来说,做好强实名认证,未成年人身份证不得绑定账号,不得注册直播平台;规范消费行为,购买平台礼物产品时二次验证,核对身份信息、消费前人脸识别。其次,对于主播来说,应加强主播管理,禁止用“必出货”、“欧皇圣手”等词汇对拆卡概率做虚假宣传;禁止诱导消费,严管实物奖励,严管宣传低价卡命中稀有卡等以小博大的涉赌行为。“既防止诱导未成年人沉迷拆卡,也防止主播将拆卡结果与货币价值挂钩,将拆卡行为演变为真正的赌博行为,防止直播间变成卡片赌场。”杨攀强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条规定,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应当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落实这项未成年人保护原则,需要社会、企业和政府都积极行动起来,积极承担责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7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上海法治报未成年人出镜参与直播带货?两份检察建议助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记者 陈友敏通讯员 金玮菁本报讯 随着网络直播新业态的兴起,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但也出现了
2023-03-15 10:45:00
拆卡成直播界新宠,玩法易成瘾,未成年人参与度高,如何有效监管?
...”的拆卡直播间暗藏什么玄机?拆卡风潮背后,挡不住的未成年人参与如何监管?不同类型的小卡总会有不同人买单深夜,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大二学生郁弥无意中刷到了一个人数上万的拆卡直播间
2024-05-24 11:48:00
...胜利。而且在这种弹幕游戏中大量“氪金”的,有不少是未成年人。这种弹幕游戏直播与常见的游戏主播评论性弹幕不同,其弹幕不但具有社交互动作用,还与直播间的虚拟礼物、打赏主播形式挂钩
2024-05-15 15:44:00
...接入游戏监管系统、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等限制系统,未对未成年人打赏、充值进行限制,虽然每局游戏所需的点赞、弹幕或礼物花费不多,但在主播的各种话术怂恿、造势影响下,玩家容易“上头”
2024-02-01 15:20:00
8岁孩子沉迷拆卡花了2万多,谁之过?
...为一种新式盲盒,不仅俘获了一众年轻人,也成为了不少未成年人的心头好,不少家庭为此花费了数千甚至上万元。孩子在直播间购买的拆卡礼盒。 受访者供图。“小孩二年级,拆卡已花两万多”
2024-06-01 12:00:00
直播间抽卡,写“未成年禁止下单”就管用?记者调查
...”卡牌的乱象,有网络商家并未设置购买门槛,导致有些未成年人在网络平台上花费上万元买卡、拆卡。不少网友认为,应加强直播平台和市场监管,而家长也应多关注自己的孩子。一段时间过去了
2024-12-02 13:48:00
天价卡牌炒到21万!未成年人沉溺抽卡!央视曝光
近期,市场上出现一种叫做卡牌盲盒的产品,在未成年人群中无序销售,这类盲盒动辄几十元甚至数千元,甚至可以炒作到21万元的天价,玩法也衍生出“赌性”十足的拆卡直播间。孩子们沉迷其中,
2024-07-31 16:45:00
11岁男孩打赏主播7000余元,因无法证明是孩子所为,平台拒绝退款
...讯公司,需要向公司申请退款。 “我通过微信里的腾讯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提出了退费申请,提交了孩子的身份信息以及监护人资料,但几天后得到反馈,被告知申请不满足退款条件。”杨先
2024-09-06 18:05:00
多名网络主播为流动直播“约架”直播被行拘
...悉,7月中旬以来,网信部门深入开展“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累计清理拦截涉未成年人违法不良信息430万余条,处置账号13万余个,关闭下架网站平台2
2024-10-12 00:4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