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沈阳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08 09:54: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辽宁频道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沈阳产业基础雄厚,科技、教育、人才资源丰富。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沈阳在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等方面锐意进取、创新突破,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3月6日,沈阳先进制造产业园泊肃叶科技(沈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泊肃叶科技)生产车间热闹非凡,泊肃叶科技新一代复合集流体量产生产线开工仪式正在举行。仪式上,泊肃叶科技与南京龙电华鑫兴能源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沈阳理工大学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协议。

成立仅3年,泊肃叶科技就推出三代大规模连续式复合集流体镀膜机,这款产品是全球唯一可实现新能源电池复合集流体镀膜材料量产的高端设备。在新生产线投入使用后,泊肃叶的年产量可翻两番,2024年产值将达到1.5亿元以上。

“我们通过产学研合作和自主创新,积极推进技术和生产线的升级迭代,打造特种镀膜装备研发中心和智能制造基地,力争早日成为复合集流体特种设备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企业总经理陈正伟说。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沈阳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

在沈阳,像泊肃叶科技这样与驻沈高校院所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产出丰硕、2024年实现“开门红”的科技型企业不胜枚举,沈阳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已开花结果。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之年,沈阳包揽全省两家独角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0家,科技型企业达到2.1万家,科技型企业总数同比增长42.5%。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沈阳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沈阳锚定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目标,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当好辽宁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的排头兵。在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构建高水平创新空间格局、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打造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营造高品质创新生态和营商环境等六大方向发力,着力推进“两个实验室一基地”等3个重大平台项目、超大型深部工程灾害物理模拟设施等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项目建设,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专项等3个领域的重点项目、企业创新联合体专项等3个联合体项目、10个重点院士项目。力争2024年底前,累计攻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200项以上,全市科技型企业达到2.5万家,各类创新平台达到1700个,实现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再次晋位升级。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沈阳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

大力实施“兴沈英才计划”

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

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斌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评沈阳市第八届优秀专家。“山海关不住、孔雀向北飞”正在成为新气象、新共识。李斌说:“厚植人才沃土的沈阳集聚八方英才,越来越多的人才扎根沈阳、圆梦沈阳。这些人才必将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沈阳新篇章中贡献更大力量。”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沈阳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化工新材料所项目经理周川是“兴沈英才计划”沈阳市中青年科技人才专项U35拔尖青年项目获得者,他带队完成科研项目对补齐我国高端聚烯烃和润滑油产业短板具有重要意义。“沈阳市人才政策为青年科技人才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要敢想敢干,在科研项目中挑大梁、当主角,快速成长为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周川说。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沈阳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

人才是第一资源,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是夯实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沈阳不断升级人才政策,大力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设,打造优质打造人才成长生态。在科技人才引育上拿出真金白银,将科技人才工作融入平台建设、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工作全过程。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沈阳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

2023年,沈阳市的72个重点平台汇集包括12名院士等8200多名科技人才;新增5名两院院士,出台“一院士一平台一园区一基金一服务”机制;4个人才团队获评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奖;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奖补”变“股权”试点,获批全省唯一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试点城市。

2024年,市科技局将大力实施“兴沈英才计划”,加快人才资源向产业集聚、向企业集聚,以一流平台引聚优秀人才,以更多富有活力、产业发展前景光明的科技型企业吸引优秀人才,形成以科技人才促进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引育科技人才的同频共振。聚焦20个产业链和10个重点产业集群,力争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30个,培养青年科技人才100名左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8 11: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市工信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各级人才工作文件精神
2024-02-23 03:02:00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李乐成在沈阳调研科技创新情况时强调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为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强有力引擎本报讯(辽宁日报记者史冬柏)2月22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在沈阳专题调
2024-02-23 03:02:00
贺利氏石英沈阳新工厂投产 沈阳铁西半导体产业驶入“快车道”
...化、绿色化迈进。 创新赋能 人才科技助推区域新效能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助力“东北全面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贺利氏注重人才培养,充分激发员工的“工匠精神”与创新活力,经过多
2025-03-26 22:29:00
沈阳市皇姑区:驰而不息 逐新前行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43家,总数达508家,同比增长120.9%。科技创新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皇姑区前瞻视野、超前谋划,锚定“打造宜居宜业创新型城区,成为东北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2023-09-22 06:11:00
...主阵地。要聚焦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目标,奋力做好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着力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
2024-03-19 10:58:00
...度培育体系,逐步培养造就一支与沈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及科技创新发展要求相匹配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实施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优秀青年基金计划),提升全市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每年支持1
2023-04-20 04:24:00
沈阳棋盘山首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落户光明小镇
...化一体联动,产业发展与人才发展同频共振,为光明小镇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浑南区将积极鼓励各博士后科研平台与国家、省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学科、重点科研基地结合,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型
2023-07-03 19:45:00
...、智造强园、青年乐园“五园联动”为发展定位,为沈阳科技创新注入全新动能。不栽“梧桐树”,怎引“金凤凰”?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王明海教授是航空数字化制造与装备项目的负责人。
2023-01-30 04:46:00
2024中国沈阳海智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面向海内外聚项目、汇英才
...能源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0个重点产业集群,精准招募科技创新项目,集聚、培育、孵化科技企业和创新团队,助力打通沈阳市产业链断点堵点,增强沈阳市产业链的整体韧性和发展后劲。才利
2024-04-25 13:1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暑期实践大学生“对话”千年木版年画
今年暑假,东南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两支社会实践团队,不约而同地探秘朱仙镇木版年画,助力非遗传承。受访者供图中国四大古镇之一朱仙镇的晨光里
2025-08-19 05:51:00
江西人均可支配收入4年增8000元
经济总量跨上3万亿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产业发展迈入新兴工业大省行列……2021年—2025年,时光的脚步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2025-08-19 06:13:00
问政快报(2025.08.19)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8月17日,大江网《问政江西》共计收到帖文123条,其中,景德镇市珠山区城市管理局
2025-08-19 06:13:00
8月18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暑期探馆·山西太原:博物馆热升温多样活动开启文化之旅》为题,报道暑假期间
2025-08-19 06:53:00
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于8月21日至25日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连日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响应
2025-08-19 06:53:00
近日持续的降雨,使得北排洪渠快速路(滨河西路口—兴华西街北)和金桥西街的地下管网接连“亮红灯”——系统性清淤不足及偷排导致的管道堵塞
2025-08-19 07:24: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娇)8月18日,记者从市人社部门获悉,南京将于2025年9月20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第十七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暨青年人才交流(招聘)会
2025-08-19 07:4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8月17日晚,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内人声鼎沸,现场6万多名观众中,有一群特殊的“国际观众”
2025-08-19 07:40:00
秦新路南侧景观提升工程完工
日前,全长约4.6公里的秦新路实现东西贯通,串联多个地铁站口,使得河西南部的交通路网循环更完善,市民出行更加便利。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南报网讯(通讯员宁建轩记者何钢吴春霞)4
2025-08-19 07:40:00
鲁网8月18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梁宸)近日,山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了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淄博职业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教师白坤海牵头申报的《专业数字化转型模式创新与淄职实践》获特等奖
2025-08-19 07:41:00
软件谷北辅道产业集群项目基本完工
8月18日,雨花台区中国(南京)软件谷北辅道产业集群项目基本完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含4栋科技研发楼及配套
2025-08-19 07:41:00
南报网讯(记者孙琳通讯员秦恬恬)8月15日晚上9时,随着5、4、3、2、1倒计时数字次第亮起,屹立于海拔3650米雪域之上的拉萨广播电视塔
2025-08-19 07:41:00
苏皖乌江站“跨省通办”便民服务再升级只进一扇门,办成两省事南报网讯(记者马道军实习生曾丹)昨天早上一上班,68岁的张大爷揣着医保卡走进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乌江社区的苏皖乌江站
2025-08-19 07:4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改革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是增进人民幸福感的关键点。近一年来,南京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目标任务深化改革
2025-08-19 07:41:00
买菜理发改衣服……菜场奏响“市井交响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沐剑平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黄琳燕8月15日上午8时30分,建邺区月安生活广场热闹了起来
2025-08-19 0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