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巴托克·贝拉男声合唱团在钢琴码头演出。(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昨日,第六届鼓浪屿音乐季迎来一群“不速之客”——匈牙利国宝级的巴托克·贝拉男声合唱团。他们带着多瑙河的酒香与歌声,用音乐快闪,让鼓浪屿本届音乐季绽放出跨越山海的艺术火花。
上午10时许,在钢琴码头广场,刚下渡轮的匈牙利歌唱家们便带来惊喜——身着蓝色“围裙”的合唱团成员手举红酒杯,用一曲《祝酒歌》拉开音乐快闪的序幕。独特的匈牙利民间旋律伴着海浪声,仿佛将匈牙利酿酒作坊的欢腾场景,搬到鼓浪屿码头边。
一曲终了,掌声尚未平息,熟悉的《我和我的祖国》旋律悄然响起。这次,他们改用略显生涩却无比真诚的中文演唱。市民游客纷纷驻足欣赏,部分观众索性加入合唱,原本分散的人群渐渐聚拢,形成临时合唱团。
“看我们的围裙,这是匈牙利酿酒人的传统装束,现在成了合唱团标志。”合唱团指挥劳可内·托马斯展示特色服装,围裙上绣着葡萄藤图案。他说,为了这次中国之行,团员们特意学了中文歌曲,“想让鼓浪屿朋友们听到不一样的问候”。
这群带着酒香而来的歌者,在八卦楼续写惊喜。聆听过“诺曼·比尔”管风琴的空灵回响后,他们仰望这栋百年建筑的红色穹顶,唱起《葡萄酒中的真实》。醇厚的合唱声与穹顶的回声交融成美妙的混响。在鼓浪屿管风琴艺术中心,他们被亚洲最大的管风琴“卡萨翁700号”浑厚庄重的琴声震撼,再度高歌一曲。
“其实,我们是不速之客。”劳可内·托马斯揭开这次与鼓浪屿邂逅的秘密:原本,他们是来北京参加中国合唱大会,偶然听闻鼓浪屿音乐季,特意调整行程,“我们参加过世界各地的音乐节,鼓浪屿非常独特,刚踏上岛,就感受到这里浓厚音乐氛围,观众热情互动,歌唱得也很好”。
“在厦门,我们拿过金奖,这座城市是我们的幸运地。”劳可内·托马斯说,早在2006年,他们第一次来到厦门,参加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一举夺得男声合唱团金奖。2016年,他们应邀来厦门的闽南大戏院演出。在他看来,合唱团与厦门有特别的缘分,促成了他们本次鼓浪屿之行。
从钢琴码头的市井欢歌到管风琴的庄重共鸣,从《祝酒歌》的民族风情到《我和我的祖国》的共情合唱,这支匈牙利合唱团用歌声证明:音乐是无需翻译的共通语言,而鼓浪屿,正是这场跨文化对话的完美舞台。
花絮
暴雨促成一场“餐厅音乐会”
昨日中午,一场暴雨困住了巴托克·贝拉男声合唱团的脚步,却意外催生出一场充满烟火气的“餐厅音乐会”。
刚结束上午的演出,合唱团成员们走进鼓浪屿一家餐厅。闽南特色美食让这群远道而来的歌者食指大动。窗外突然雷声大作,暴雨突袭。
“既然走不了,不如唱歌吧!”不知是谁提议,合唱团成员们立刻响应。大家端起茶杯当酒杯,《举起杯子》美妙合唱瞬间响彻餐厅二楼。在二楼用餐的食客纷纷举起手机、相机,记录这突如其来的惊喜。
紧接着,合唱团成员、匈牙利国家歌剧院男高音主唱霍尔瓦特·伊斯特旺拉起手风琴,琴键跳跃间,他的妻子尤莉安娜·琴卡——这位同样来自国家歌剧院的女高音,唱起了匈牙利歌剧名曲。一楼用餐的食客们也循声涌上楼梯,把二楼大厅挤得满满当当。
“原来觉得被暴雨困住是遗憾,现在看来是最好的安排。”在合唱团指挥劳可内·托马斯看来,这场“餐厅音乐会”比正式演出更有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22 20: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