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923年10月4日,北京《晨报》报道了一则新闻:前清端康瑾贵妃过寿,溥仪请了戏班子给这位太妃祝寿,又是唱八角鼓,又是耍杂技,还将清王室的王公贵族们都喊进宫一同观看。溥仪又让太监请了梅兰芳、杨小楼、小翠花等名伶来漱芳斋唱戏。
那天台上和后台铺满了2寸多厚的花毡,漱芳斋戏楼热闹又华丽。
演出完毕之后,溥仪还将梅兰芳喊到楼上,赏了他500大洋。
溥仪还和梅兰芳说起,6月份建福宫那场大火,溥仪已经让人清理完了,在这里建了球场,里面分为篮球、足球、网球等等,溥仪每天下午都会来这里消遣。
要知道1923年夏天的那场大火烧毁了130多间房屋,在紫禁城的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大火灾。
不过这些在溥仪口中都是轻描淡写的,在这样热闹的寿宴上,死而不僵的满清贵族们还在维持着表面上的体面与和谐。
外人并不知晓,看起来孝顺的溥仪和端康太妃不久前曾大闹一场,这位太妃在皇宫之中沉默隐忍多年,却在晚年燃起了勾心斗角的心思……
进宫犹如办丧事
端康瑾贵妃,也就是瑾妃,珍妃的亲妹妹。
瑾妃出身满族正红旗,他他拉氏。
光绪十四年(1888年)农历十月初五,珍妃和瑾妃都还没有成年,就收到了朝廷懿旨,要将两人封为谨嫔和珍嫔。
姐妹俩都送去宫中当妃嫔,本来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但懿旨下来之后一家人都没有喜色,而是觉得祸从天降。
珍妃和瑾妃的母亲是一个要强的女人,性格直爽,从不做趋炎附势的事情,对权力、财富没有多少贪欲。
珍妃深受母亲的影响,从小敢说敢作,思想开放,又性格执拗。
早从她们被定下进宫之时,母亲已经预料到珍妃会和慈禧不和,将来一定会闯下大祸。
慈禧的贪婪和狠毒,母亲早就有所耳闻,在皇宫里面,一举一动都是规矩,随口一句话都可能引来杀生之祸,两个女儿进去给皇帝做小老婆,挨打受气都是小事,万一闹得没命了岂不可怜?
而且,以后想要见女儿比登天还要难,母亲怎么可能不担心呢?
从接旨那天到珍妃和瑾妃上轿,母亲的脸上就没有了笑容,一家人各个都很不安。
上轿子的那一刻,母亲就坐在正屋桌子旁边吸水烟,当两个姑娘跪在她面前告别说:“额娘,我们走了。”
母亲强忍住泪水,对着两个女儿一人打了一个巴掌,对她们说:“只当给我没生你们这两个女儿。”
说完这些她就进了屋子,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面一天都没有出来,也没有吃东西。
珍妃和瑾妃都明白母亲的不舍和痛苦,这一天说是办喜事,整个家族的气氛却像是办丧事一样,每个人都是沉郁的。
即便过去了很久,家中提到珍妃和瑾妃依旧满面愁容,一直到听说两个姑娘都被封了贵妃,珍妃也备受光绪皇帝的宠爱,家人才算是终于松了一口气。
瑾妃在娘家的时候排行第四,珍妃排行第五,所以后来家里人喊她们“四主”和“五主”。
从她们进宫之后,家人就不敢在家中喊两个姑娘的真实闺名,以至于家族的后人也不知道她们的真名到底是什么。
羡慕珍妃更羡慕慈禧
珍妃和瑾妃,在宫中的境遇完全不同。
裕隆皇后,珍妃和瑾妃都是慈禧安排给光绪皇帝的,光绪帝一点都做不了自己的主。
这三个女人,光绪帝最喜欢的是珍妃。
裕隆皇后说起来是慈禧的侄女,但并不是特别得慈禧宠爱,她比光绪皇帝大三岁,容貌才华都不是特别出众,光绪帝对她提不上喜欢,只能说是硬凑合的夫妻。
瑾妃从小就生活在珍妃的阴影之下,她在家中是长女,从小被教育要让着弟弟妹妹,就是个本本分分委曲求全的人,要是嫁在普通人家,她贤惠温良,又写得一手好字,应该会受到丈夫的疼爱。
但光绪看多了这种规规矩矩的贵族女子,对瑾妃提不上兴趣,一直到死之前对瑾妃都是冷冷淡淡的。
但13岁进宫的珍妃就不一样了,她的容貌要比裕隆皇后和瑾妃漂亮很多,而且活泼可爱,琴棋书画无所不能。
光绪一直生活在压抑之中,慈禧给他挑选的人他原本都想冷漠对待,而珍妃如此优秀,让他忍不住去亲近。珍妃也给生活烦闷的光绪带来了温暖。
光绪对珍妃百般疼爱,平时在书房读书写字的时候,也会让珍妃在一旁伺候着。
妹妹如此得宠,瑾妃从来没有表现过一点点嫉妒。她离家之时就知道,她和姐姐一荣俱荣,只要珍妃得到皇帝的宠爱,她在皇宫中的日子就不会难过。
瑾妃不是傻子,不会去跟姐姐过不去,也不会跑去光绪帝面前说委屈。
而隆裕皇后就不同了,她对珍妃非常不满,总是在慈禧面前搬弄是非,慈禧刚开始并没有多干预珍妃和光绪。
隆裕这种低情商的处事方式让慈禧感觉到厌烦,倒是珍妃让慈禧很是满意。
因为珍妃字写得好,那一阵子慈禧要赐给大臣的福寿、龙虎等题字,都是珍妃代笔的。她还有意培养珍妃的书法水平,指派才女缪嘉惠给她做书画老师。
光绪帝宠爱珍妃,瑾妃从没有想过争宠,但慈禧对珍妃的疼爱让她的内心种下了一颗种子,她真正感觉到一个女人的权力对前朝后宫的影响。
她羡慕珍妃,更羡慕慈禧。
在珍妃最受宠的时候,还会代替皇后参加宫里的一些大典。
宫里规矩很多,皇后要穿盆底鞋,要走丁字步,一步一安,还要磕达儿头。在请安和磕头的时候,头饰和耳饰都是不能乱摆的,磕头的时候也要端端正正,不能太偏。
说起来也是讽刺,隆裕处处看不上珍妃,但这些规矩又学得不如珍妃好,大典仪式只能让珍妃上。
珍妃能做这些,光有光绪皇帝的宠爱是不可能的,最起码得到了慈禧的默认。
有一年夏天,慈禧要去颐和园避暑,临走之时带走了皇后和瑾妃,珍妃就这样留在紫禁成和光绪帝朝夕相处。
如果慈禧刚开始就对珍妃非常讨厌,是不可能将大典这样重要的事情给她做的。
珍妃被害不敢反抗
珍妃大胆开放,什么新鲜事都喜欢尝试,她喜欢拍照,慈禧也喜欢拍照,本来也算是个好事。
但珍妃买了照相机之后,拍照“不拘姿势,任意装束”,在自己住的景仁宫拍照也就算了,还在皇帝的养心殿拍照,珍妃平时穿着男装在宫里走动,甚至会穿着光绪的衣服拍照,让慈禧觉得丢了皇家的颜面。
珍妃命令一个太监在东华门外开设了一个照相馆,这件事被慈禧知道了之后不仅封了照相馆,还把这个为珍妃办事的太监给活活打死了。
但这些都还是慈禧和珍妃矛盾的开端。
他他拉氏的后人说,珍妃被慈禧投井是因为珍妃痛斥慈禧卖国,她支持光绪帝变法,最后投井自杀。
而末代太监孙耀庭回忆说,珍妃被打入冷宫的原因,第一是卖官鬻爵,第二就是干预朝政。
在宫外,珍妃的几个哥哥一直在给她活动,谁像当官就找她买,珍妃只需在光绪耳旁说几句好话。
珍妃为什么要这么干?就是和慈禧学的。
根据当时宫里的老人回忆,珍妃卖过最大的一个官是上海道台,这件事连光绪都惊动了。只要送钱上来,就算是文盲,珍妃也会向光绪推荐,后来连光绪都连连摇头,觉得不妥。
因为风头太盛不知收敛,慈禧让人把珍妃丢进了井里。
没想到慈禧亲自挑选的三个女人,只有低调到不起眼的瑾妃活到了最后。只不过因为受了珍妃的影响,什么都没有参与的瑾妃也受了廷杖,后来被降为贵人。
珍妃死的时候只有25岁。
谨小慎微的瑾妃明明知道妹妹的遗体就在那口井里面,却连打捞都不敢。
慈禧大概是怕逼死珍妃这件事闹出去丢人,从西安回来之后对外宣称珍妃是免于洋人侮辱所以投井自杀的,给珍妃恢复了名誉。
这时候距离珍妃死亡已经有一年半了,慈禧下旨把珍妃的遗体捞上来。
那口井的井口很小,珍妃的遗体怎么都打捞不上来,慈禧大怒,要对珍妃全家问罪。
珍妃的父亲吓得魂不附体,只能寄希望于神鬼,他摆上香案,又是烧香又是磕头,求珍妃显灵救救全家的性命。
后来总算把珍妃的遗体打捞上来了,珍妃的一条腿还是弯着的,家人将腿捋直了,也不敢给珍妃举行什么葬礼,直接草草葬到了西直门外的田村里。
而瑾妃一直到这个时候,才敢一个人悄悄来到妹妹溺亡的井前,烧了三天的香。
珍妃的死,对瑾妃的影响是很大的,她心中始终压着一块石头,懦弱的性格让她不敢为妹妹报仇,她也知道妹妹实际上是有过错的,她对慈禧害怕到极点。
瑾妃的卑微和顺从,让慈禧懒得再找她麻烦。瑾妃终于熬死了光绪帝和慈禧,看到新帝即位。
隆裕皇太后年轻时对珍妃要多恨有多恨,可也是她最后下旨把珍妃的灵柩从田村移到了崇陵,也不知道她到底是为了保全皇家的面子,还是终究觉得珍妃是个可怜人。
一直到移灵的那一天,珍妃和瑾妃的娘家人才总算敢在珍妃坟前痛痛快快哭了一场。
模仿慈禧逼死溥仪生母
1913年3月12日,溥仪晋封瑾贵妃为端康皇贵妃,隆裕太后病逝之后,瑾妃就成了抚养溥仪的养母。
如果隆裕能多活几年,瑾妃和溥仪的关系也不至于这么闹僵。
瑾妃对溥仪管得很多,方方面面都有向是慈禧看齐的意思。她学会了毒打太监,利用太监监视皇帝的一举一动,溥仪身边的太监渐渐都换成了瑾妃的人。
这些都很伤溥仪的自尊心。
瑾妃对溥仪管教很严,一直到一天冲突大爆发,太医院里一个叫范一梅的太医被瑾妃辞退了,这成了压倒溥仪的稻草,他对着瑾妃发了脾气。
瑾妃为了出气,将溥仪的祖母和母亲都叫去,对着她们大发雷霆。
瑾妃很会拿捏溥仪的弱处,对着溥仪叫喊没有什么效果,但为难溥仪家里的女眷,溥仪一定会心服。
瑾妃这次发飙把溥仪的祖母吓得够呛,带着溥仪的母亲给溥仪连连磕头,请求他和瑾妃赔不是。
溥仪本来还是想要给家人出气的,耐不住母亲苦苦哀求,最后去和瑾妃道歉了。
溥仪的母亲也是贵族出身,从小到大没有被人这么训斥过,她个性要强,受不了这个刺激,回去之后就吃了鸦片烟自尽了。
瑾妃想学慈禧,奈何根本没有慈禧的胆,溥仪母亲的死把她吓到了,她很害怕溥仪找她算账,再也不敢对溥仪大呼小叫,变得格外随和。
溥仪和瑾妃的关系有所缓和,可惜了溥仪母亲的一条命。
一直到溥仪晚年,喊瑾妃一直是“端康”,从来不会喊一声额娘,而且一谈到她打宫女、太监就非常嫌弃。
孤独死去一生悲剧
除了和溥仪关系不好,瑾妃自己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
宫中改制后,溥仪允许后宫的娘娘们的女性家人每年二月和八月进宫省亲。
从前珍妃有一个贴心的宫女姓白,宫里人都喊她白宫女,珍妃被贬之后,白宫女受到了牵连,被赶出了宫。
白宫女出宫之后无依无靠,珍妃的娘家就收留了她。
瑾妃想念珍妃,很想见一见白宫女,所以瑾妃的生母和嫡母偷偷把白宫女藏在车里带进了宫。瑾妃询问白宫女珍妃生前所受的苦,心情更是沉闷。
母亲告诉瑾妃,珍妃的遗物已经全部都烧掉了,家里也不会有人敢提,好像从来就没有这个人一样。
1911年,清帝退位,根据“清室优待条例”,皇族依旧可以享受一定的尊荣,生活上也享受优待。
即便清王权已经坍塌,宫中的妃嫔们还是要守着过去的规矩,瑾妃的生活依旧不自由,娘家人还是要按照旧制按时来宫中看瑾妃,到了晚上就必须回去。
40岁的瑾妃身体已经很虚弱了,还得了甲状腺肥大病,眼珠子都突在外面。
1922年12月1日,溥仪大婚,在瑾妃的干预之下,溥仪不得不选婉容做皇后,这让他心中烦闷。在大婚之前,他还要封端康皇贵妃为“端康皇贵太妃”。
溥仪大婚之后,瑾妃生了很长时间的病。娘家人赶紧去宫里面看她,她虚弱地说:“从皇上大婚,我就没有好过,大婚那天用的是洋鼓和洋号,半夜里敲得我心都要蹦出来了,最近几年我总感到不舒服。”
皇帝大婚都是午夜进行的,瑾妃在身体最虚弱的时候受到了惊吓,即便如此,她也不敢出宫住在娘家。
大病一场之后,瑾妃更加想念自己的母亲和娘家人,她为了每天都能见到母亲,还想到一个主意,在景山东街东侧中老胡同购买了一处房产,这套房子的院子很深,东院还有一个花园,花园上面有一座假山,假山上面有个亭子,只要站在亭子上用望远镜往南方看就能看到故宫。
所以瑾妃和母亲约好了时间,一个人站在假山上,一个人在故宫御花园的亭子里面,两人就这样远远地看一眼。
这一看就是好几年,瑾妃还是病倒了。
这紫禁城里面根本没有瑾妃的血缘至亲,多的是猜忌她的人,可她偏要在冷冷静静的宫殿里过完自己的一生。
母亲站上小亭子再也看不见瑾妃了,心中太过伤心,也是一病不起。
瑾妃在皇宫里孤单单地熬了好多年,一直没有机会回家省亲,一直到母亲办70大寿的时候才借机回了一次娘家。
本来以为瑾妃回家可以和亲人快乐地度过一段时光,而她一进家门就开始和家人解释,她对珍妃的死很难过、很愧疚,她知道珍妃在临终前所受的苦难,也知道慈禧的手段,不是她不想保护珍妃,妹妹屡次得罪慈禧,她要是还和妹妹一样,整个家族都会受到牵连。
原来这些话,瑾妃在心中憋了20年,说完这些,她好像也没有什么念头了,省亲不久之后,瑾妃就病逝了。
而她的母亲因为瑾妃的这些话伤心过度,一直瘫痪在床上,就吊着一口气,家里没人敢告诉她瑾妃的死讯,她也没有熬多久就过世了。
而瑾妃的父亲办完妻子的丧事之后也因为伤心劳累而去世了。
当时很多人都说瑾妃不应该回家给母亲祝寿,因为母亲受不了娘娘的祝寿。
这时候冯玉祥回师北京,到处都是乱作一团,瑾妃家没有人敢去宫里,宫里也就将瑾妃的灵柩停在了永和宫里。
一直过了好几天,娘家人才被喊进宫,对着灵柩匆匆磕了两个头就走了。
瑾妃活到51岁,谥号为温靖皇贵妃,她是最后一个葬入帝王陵寝的清皇家人员。
14年后,瑾妃的墓被盗墓贼当作珍妃的墓凿开,墓内的珍宝被盗掘一空。无论是生还是死,冥冥之中,瑾妃的命运都会被珍妃影响。
瑾妃入宫三十几年,从没有一年是真正顺心过的。珍妃虽然死得早,但她和光绪还有一段真情在,瑾妃一辈子谨小慎微,从没有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都说活到最后的才是赢家,瑾妃享受了荣华富贵,但爱她的人都不在身边,她只能像金丝鸟一样囚困在牢笼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1 14: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