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
保险公司探索“非标体”健康险创新
带病人群将有更多保险选择
河北日报记者 任国省
近日,富德生命人寿臻享保重大疾病保险上市,通过优化保险设计,接纳“非标准”健康人群(以下简称“非标体”)投保。
在市场需求、政策导向等多重因素的促进下,商业健康险的保障范围正逐步从原来的健康人群向带病人群扩展,多家保险公司探索非标体健康险创新。
据介绍,标体和“非标体”都是核保上的概念。“非标体”是所有健康状况不符合《生命表》的被保险人总称,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比较常见的慢性病人群及庞大的亚健康人群,通常被保险行业称为非标体,其出险概率以及健康管理成本更高,健康风险也更为复杂,对于风险评估技术的要求也更高。因此,长期以来,这类人群只能通过增加费用、除外承保等方式,在有限的范围内选择保险保障产品。
2021年发布的《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专题报告》显示,全国慢性病人群数量已超4亿人。202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亚健康人群的数量也相当庞大。
根据麦肯锡的分析,2020年,我国“非标体”保险保费约500亿元,仅约占当年健康险保费的6%,“非标体”保障缺口较大。
“我有甲状腺结节、肺结节,特别想给自己买份保险,但在投保时都受到诸多限制,要么增加保费,要么除外责任。”40多岁的赵先生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非标体”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因为患过病,保险意识更高,对保险的需求更大,更希望多一份保险保障,但市场上能选择的保险产品却非常有限。
事实上,对于带病人群的保险保障,监管部门一直在持续引导行业加强供给。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2023年7月4日印发了《关于适用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将既往症纳入医疗保险承保范围,开发保障额度更高、责任更丰富的长期护理保险和疾病保险产品,此举被业内视为有望进一步扩充“非标体”的保障供给。
而在更早的2021年10月,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的指导意见》,鼓励支持保险公司适当放宽投保条件,对有既往症和慢性病的老年人群给予合理保障。
面对庞大的“非标体”的投保需求,以及政策的引导,越来越多保险公司开始对投保人群进行精准定位,正视非标体日益迫切的投保需求与投保受限的矛盾,接连上线“非标体”保险产品。进入下半年,富德生命人寿、人保健康等险企都推出相关保险产品,一些互联网保险公司则面向患有糖尿病、乙肝、高血压、高血脂、乳腺结节等高发慢性病的非标体提供保险服务,部分保险公司的百万医疗险也将“三高人群”纳入其中。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也提醒,“非标体”孕育着巨大的健康险新机会,但这一领域的风险把控也更加专业,需要大量的专业数据作为支撑。“非标体”健康险产品在设计、风控、渠道与服务等环节都需借助创新模式来进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6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