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
“妈,孩子放寒假了,能不能拜托你帮忙带些日子。我们得上班,根本顾不上。”一早起床,儿子便给我打来了电话。
我一口回绝了。
“妈,天底下怎么有你这么狠心的父母?平时不给带就算了,就连假期你也不说搭把手。”儿媳在一旁气冲冲地说。
“以后等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也袖手旁观。”儿媳气愤到了极点,说出了些刻薄的话。
但我还是气定神闲地拒绝了这份差事。
不是我不想帮忙,而是现在的小孩子太难管了,一旦离开父母的视线,那就闹上天了。作为奶奶,管得轻了,管不住。管得重了,孩子再添油加醋向他父母告状,显着咱又虐待他。
总而言之一句话,出力还不讨好。
但没想到,刚打完电话不到一个小时,小孙子齐齐就出现在了我家门口。
他背着书包,拿着一个行李箱,“奶奶,爸爸把我送到这,就走了。”齐齐实话实说。
哎,这块烫手山芋还得我接手啊!真发愁!
2
齐齐从三个月到上幼儿园之前,其实都是我看大的。
那时,儿子儿媳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为了能全身心地忙工作,他们索性把孩子完全交给了我。
从齐齐开始学着翻身到学会走路,再到咿呀呀读唐诗,天知道我付出了多少心血。
退休前,我是语文老师,深知启蒙教育的重要性。所以,齐齐在上幼儿园前,已经能熟练诵读50首古诗。
我还给他制定了严格的作息计划。
早睡早起是最起码的要求,起床后,他会独立做着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上午,我们会去小区的广场里踢会儿球,跑会儿步。下午,我让他按时午睡两小时,晚上,我们在沙发上共同背诵新的诗。
可以说,我把学校里要求的“德智体美劳”照搬到了家里。从小,我就有了培养齐齐的意思。
小家伙那时也配合的很,跟着我不厌其烦的一遍遍读书,锻炼。
原以为等上幼儿园了,儿子儿媳会继续让齐齐留在我们这边的幼儿园。但儿子说,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小两口把孩子接到了他们居住的另一个区。
自此,我只能从电话里了解齐齐的近况。
3
刚开始,齐齐还会按照我的要求,延续早睡早起的习惯。
所谓家是孩子最好的风水,儿子儿媳都属于夜猫子型,齐齐潜移默化的,也变了样。
书不读了,倒是学会了半夜刷手机那一套。
睡得晚,自然起得也晚。
很多时候,他都是还没睡醒,便被儿子儿媳他们强行穿上了衣服,拖到了学校。
一天在幼儿园,也是昏昏沉沉。
当然,抵抗力也不强,经常生病。刚开始我还会在齐齐生病时,过去帮忙。但看到儿子儿媳那样管孩子,我就一肚子气,索性后来就不去了。
没了我偶尔的束缚,小家伙这几年,玩心越来越大,越来越放纵。
等儿子儿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齐齐已经幼儿园毕业。
在上一年级前的那个暑假,儿子把齐齐又重新送到了我家里。
美名其曰:让奶奶好好教育教育。
事实上是,让孙子多气气奶奶还差不多。
4
我给齐齐制定学习计划,他一项也完不成。让他运动,他说太热,出去就要中暑。
我把手机给他没收,他就跟他爸妈撒谎告状,说我打他。
我不管他,他又说奶奶光想让他玩,根本不让写作业。
你看看,这种孩子,你能拿他怎么办?
最后,齐齐在我家只待了两天,我就把他送回去了,这孩子我管不了了。
因为这事,一个学期了,儿媳没给我打过一个电话。就连中秋节这个团圆的日子,她都没登的我家的门。
说不伤心是假的,但是有几个家庭没点这样那样的矛盾呢?
在自我安慰中,我迎来了齐齐小学的第一个假期。
但我没想到的是,儿子会在第一天放假时,就把齐齐再次送过来。
一进门,我就跟齐齐约法三章:第一,不许撒谎,第二,不许看手机,第三,一切都听我的。
齐齐爽快地答应了。
原以为小家伙一学期没见,有些改变了,但没想到他差点要了我的命。
我有高血压,每次一激动,血压都要飙升到190。所以,在我的床头柜里经常备着药片。齐齐顽皮,一会从客厅跑到阳台,一会儿又从阳台跑到卧室。
待我在卧室找到他时,他又偷偷打起了游戏。我这人容易情绪波动,瞬间觉得脑子发懵。意识到血压肯定又上来了,于是,我去床头柜拿药,谁知那个药瓶里被换成了其他的药片。不用想,也知道谁干的。
幸亏我当过老师,凡事认真,拿起老花镜看了看瓶子里的药,要不吃错了药,真的可能要酿成大祸。
5
晚上,我把此事郑重讲给儿子听。儿子不但没有批评齐齐,还笑着解释说:“齐齐只是爱恶作剧罢了。”
你看看,有这样的父母,怎么能教育出好孩子。
走时,我直接让儿子连带着把齐齐领走了。这个孙子,我教不会,更教不起,我还想多活几年呢!
儿子很为难地说,如果这个寒假我不帮他们带孩子,儿媳那里肯定不好交代,甚至以后我们的关系比路人还路人。
我边笑边讽刺说:“齐齐在我这,我命都要没了,哪来的以后。”
我也知道儿子很为难,一边是老婆,一边是老妈。
但他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于齐齐而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他们两口子一个有空就逛街,一个有时间就打游戏。齐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能好到哪里去?
一个小时后,儿媳的电话果然打来了,“以后我们就当孩子没有奶奶,等他长大,也不让他孝顺你。”
我呵呵一笑,我的儿子能不能孝顺我还难说。指望孙子,岂不更是天方夜谭。
所谓眼珠子都快指望不上了,我还要眼眶有啥用?
其实,很多家庭都面临教育的难题。或是因为观念,或是因为习惯,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是教育的大方针应该不能变,比如以身作则、潜移默化,或者耳濡目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2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