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北影节天坛奖评委见面会举行 评委会主席张艺谋畅谈中国电影发展
好作品能唤起 所有人的共情
周冬雨 那达夫·拉皮德 费尔南多·胡安·利马 张艺谋 关锦鹏 萍帕卡·托维拉 张颂文
北影节的春天
4月25日,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亮相,评委会主席张艺谋与评委关锦鹏、那达夫·拉皮德、萍帕卡·托维拉、张颂文和周冬雨亮相。
今年天坛奖一共收到了来自93个国家和地区,共计1488部影片的报名,可以说是刷新了天坛奖报名影片数量纪录,最终一共有15部影片入围天坛奖。
张艺谋:
好的作品才能支撑市场
作为评委会主席,张艺谋表示在看片时无需特别寻找世界共通的情感语言,“因为人类的情感都是共通的”,能打动你的作品一定是表现了人类共通的美好情感,“所以创作一个作品都是这样的,无论它是浪漫的还是严肃的,是深刻的还是美好的。其实从人类共通的情感上塑造人物,解构一个故事,我觉得大家应该都能看懂。好的作品都是唤起所有人的共情力,所以也没有特别的方法。”
对于中国电影未来发展,张艺谋表示,“三言两句说不清,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他看来,中国电影未来发展不仅仅是做大做强,最重要的还要走出去,让中国文化、中国的作品、中国人的情怀去影响全世界,“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可能我们才可以说中国电影具备了强大的影响力,它为我们人类更美好,为世界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中国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作为电影工作者,张艺谋认为他们要拍摄好的电影,“好的作品才能真正在市场上成为主角,好的作品才能支撑市场,否则就是泡沫。我们都知道好的作品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其实作为每一个电影从业人员,对于未来的展望不必想得太多,那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做好自己,认真做好自己。我们每个人做好自己,全心全意地热爱电影,努力地为电影工作,努力为好电影奋斗。所有人都这样想,所有人都这样做,市场一定会好,前景一定会好。”
张颂文:
要有勇气去做喜欢的事情
今年是张颂文第二次担任北影节评委,他谈及了自己的经历,希望给年轻人,给热爱电影的年轻人一些勇气和力量。
有记者问他如何看待年轻人的迷茫,张颂文表示每个年龄层的人都有每个年龄阶段的迷茫,只不过大家迷茫的点不一样。
张颂文说自己25岁才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因为我很喜欢电影,我周围的朋友告诉我有一个地方可以学电影,它叫做北京电影学院,于是我报考它了。报考之前我没有跟太多人商量这个事情。”张颂文认为如果你对一件事感兴趣,甚至想付出一生的努力,这件事又是正确的、合法的,那么“我觉得尽量少跟周围的人商量,因为朋友出于好意,通常给你的意见都是比较残酷的,有时候听完以后就不想去了。我这两天也跟张艺谋老师聊起他28岁那年才报考北电的事情,他比我更晚。我觉得可能需要勇气吧,你觉得对去做就好了”。
张颂文认为自己就是这样幸运的人,“我没有太多可以分享的,就是觉得你要有这个勇气,不要去听太多声音,朝着你的方向去做。”
周冬雨:
作品和演员关系就像山楂树
今年是北影节第13年,恰逢周冬雨出道第13年,她表示对她影响最大的肯定是她的第一部戏——张艺谋导演的《山楂树之恋》。
对于演员和作品的关系,周冬雨以《山楂树之恋》举例,“作品和演员的关系就比如说一棵山楂树,树干是导演,我们演员可能就是果实,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工作人员他们辛勤地灌溉,培育这棵树,才能让更多人看到我们。”
周冬雨说当演员最快乐、最幸福的一件事就是在每次演绎一个角色的时候,既可以在某一刻突然更了解自己,同时又可以共情他人,“我觉得这是当演员最幸福的事儿。”
萍帕卡·托维拉:
短片不只年轻导演可以做
在很多人看来,短片是给年轻人练手用的,成名的导演都会去拍长片,今年北影节评委,来自泰国的导演、编剧、制片人萍帕卡·托维拉却说自己爱拍短片。
2003年,萍帕卡·托维拉执导的首部长片《雨夜逃夫》在柏林国际电影节首映,她本人也凭借此片获第八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奖提名。2015年,其长片《海岛葬礼》获得第二十八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最佳电影奖。2010年,她执导的短片《我的父亲》在亚太地区国家“太平洋子午线”国际电影节中获得评委会特别奖。
萍帕卡·托维拉非常喜欢短片电影,她说拍长片制作时间比较长,还有资金的问题,面临很多压力,相比之下,短片则轻松很多:“ 短片不是说只有年轻导演可以做,像我这个年龄的导演也是可以的,我在自我探索中也慢慢喜欢上了拍短片,只要心中有电影梦想,不管长片还是短片,都能帮助完成梦想。”
萍帕卡·托维拉还介绍说泰国相关部门非常支持电影业,提供很多基金支持,电视上也会播出,“对于我个人而言,拍电影更像是在诉说自己的经验和经历的时候,我并不是把它写成一本书的形式,而是以电影给大家叙述,把想要表达的观点,可以通过电影告诉大家。”
文/本报记者 肖扬
统筹/刘江华
摄影/本报记者 崔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6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