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史话丨禹城大战:抗战史诗的缩影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30 17:22:00 来源:大众网
史话丨禹城大战:抗战史诗的缩影
史话丨禹城大战:抗战史诗的缩影
史话丨禹城大战:抗战史诗的缩影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军史作家陈璞平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最后一战》正式出版发行。此时,陈璞平再次来到徒骇河畔,站在当年鲁西北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遗址上,眺望滚滚东去的河水,心中生出无限感慨:历史就如同这波涛汹涌的大河,经历了多次暴风骤雨,惊涛骇浪,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只为了向前,向前,永不停歇,奔腾向前!

“面对滚滚洪流,我豁然开朗:我们无法改变历史,能做的就是忠实地记录历史,铭记历史,警钟长鸣,鉴往知来,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陈璞平说,作为地地道道的禹城人,用文字记录这场鲜为人知的战斗,是自己的夙愿,只因政务缠身,迟迟未能动笔。2021年盛夏,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到德州拍摄“禹城大战”纪录片,恰好敲开了他的创作之门。

陈璞平说,至1946年元旦前后,在全国范围内仍有几股日军拒绝投降,企图负隅顽抗,被我八路军、新四军坚决歼灭,其中最著名的是江苏高邮之战。“实际上,高邮之战起止时间为1945年12月19日到26日,禹城大战起止时间为1945年12月27日到31日。也就是说,高邮之战结束的第二天,禹城大战方才开始。禹城大战是一场不应被忽视的战斗,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对日最后一战;禹城大战之后,中国抗日战场再无一次歼灭武装日军千人以上战斗发生。”

禹城大战,诠释了“抗击黑暗才能点亮光明”的道理。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日本侵略军会主动放下武器。自10月中旬开始,山东渤海军区主力部队向津浦铁路济南至德县(今德州)的日、伪军发起强大的秋季攻势,拉开禹城大战的序幕。

经过2个多月的战斗,歼灭日、伪近2万人。12月8日,平原县城解放后,国民党反动派将驻扎在济南的日军第47师团第131联队紧急调至晏城、禹城、德县一线,其中山谷掠二郎大队长率第1大队近千名日军进驻禹城火车站,企图阻止八路军沿津浦线进逼济南,进而打通津浦线,确保国民党军主力运兵东北。

12月27日,禹城大战正式打响。时值腊月,我抗日将士都把这股日寇当饺子,歼灭他们过好年作为动员口号。渤海军区主力部队特务第1、2团和警备第6旅第11、12团在中共渤海区党委书记景晓村、渤海军区代司令员袁也烈、警备第6旅旅长肖锋的指挥下,于当夜攻占禹城火车站外围据点禹城县城、齐河晏城火车站。

至12月29日,只剩下798名日军凭借精良武器和坚固工事,死守禹城火车站。12月30日下午,我军劝降无效,向顽抗的日军发起猛攻。激战一夜,将日军压缩于火车站票房周边的营房内。31日中午,敌待援不至,遂放弃火车站向济南方向逃窜,结果钻入铁路两侧我军早已布下的伏击圈;激战至深夜,山谷大队长走投无路,被迫率部投降。

禹城大战的战术运用堪称二战史上的奇观。“在连续三天的作战中,我军常用的拿手战术几乎全部用上,攻坚战、阻击战、运动战、追歼战、肉搏战、巷战、夜战、骑兵战轮番上阵,令人眼花缭乱。”陈璞平分析道,最后时刻,我军冒着狂风大雪在荒坡野岭上追击逃敌,经过数小时惊心动魄的肉搏战,五百多无处可遁的日军被迫缴械投降,打出了渤海军区八路军的气势和威风,再现了我军将士“大雪满弓刀”的精神风貌和豪迈气概。

禹城大战共歼灭日军1360余人。其中,禹城火车站之战歼敌798人,禹城县城之战歼敌260余人,晏城火车站之战歼敌300余人。此役成为山东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进行的最后一战,受到了山东军区和陈毅司令员的传令嘉奖。

在陈璞平看来,禹城大战有多重意义和作用。首先,是彻底消灭了盘踞在中国最后一股拒不投降的日本侵略者。再就是形成了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牢不可破的战略大后方。抗战胜利后,津浦线北段的济南、晏城、禹城、平原、德县等重要节点城镇,只有平原县城于12月8日被我军解放,倘若禹城、德县之敌同时出兵,南北夹击,平原县城将会再次失守,整个津浦线北段则面临被敌占领的危险。

“禹城火车站是济南国民党驻军北部的重要门户,也是国民党向我渤海、冀南解放区进攻的兵源物资转移枢纽,战略位置至关重要。”陈璞平说,禹城大战之后,晏城、禹城同时解放,平原得以巩固,驻守德县的日军第131联队闻风丧胆,于禹城大战结束的当日弃城出逃,避开平原、禹城、晏城,从西面的高唐县绕回济南,为我渤海军区不久解放德县提供了有利条件。由此,冀南解放区与渤海解放区连成一片,形成了解放战争期间山东战场乃至华东战场稳固的大后方。同时,还挫败了国民党反动派打通津浦铁路的阴谋,对掩护我军主力挺进东北,迟滞蒋军沿铁路北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胜利来之不易,而要书写这场胜利,首先要将史实捋清。

陈璞平为还原禹城大战的始末,与节目组成员一起扎进省图书馆、档案馆,大海捞针般地查阅当年的原始资料;四处寻找亲历者的后代,聆听他们讲述父辈惊心动魄、九死一生的战斗故事;踏遍禹城火车站周边的村庄和田野,不放过任何一处昔日战场的遗址;在京沪铁路两侧一遍遍地拍摄外景,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大雨倾盆,自始至终,一以贯之。半个月下来,人晒得黝黑,变得精瘦,对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有了更深了解。

2021年金秋时节,随着中央电视台《揭秘禹城大战》的播出,陈璞平转入对禹城大战的文学创作中。“我封闭在家,查阅史料,近两年时间,足不出户,奋笔疾书,写出这部近50万字的纪实文学《最后一战》,与禹城大战可谓结下了不解之缘。”陈璞平说,那段时间,自己时常徘徊在徒骇河畔,面对滚滚波涛,心中也曾生出许多迷茫。“太多太多的原始资料和奇闻轶事堆积在面前,有些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取舍,从何下笔。我苦苦思考,这部作品究竟应该写什么?是徒骇河畔的市井人文、轶事趣闻?还是日寇的惨无人道、滔天罪行?或是鲁北军民的不屈不挠、奋起抗争?”

直到陈璞平偶然读到,当年日军第131联队山谷大队副官近藤宏在20世纪80年代撰写的回忆录《重庆攻击队》,方才坚定了写作的重点和方向。近藤宏在书中回顾了山谷大队兵败禹城时的状态,这样写道:“经过漫长的岁月,大东亚战争也大多埋没在过去,即将被人遗忘,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在陈家庄的村子里勇敢地发起冲锋,然后又勇敢地牺牲的小林小队,以及在铁路周边壮烈殉国的将士们。在中国的山野中,还有许多英灵至今不能回到日本,也不能安息。特别是,在战争结束后的各地,像禹城战役那样悲惨地结束的许多战友和同胞,不能与中国的山野没有关系,战后37年这种想法至今历历在目。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用自己的手来祭奠死去的战友,这也是所有活着的战友的迫切愿望。”

“读着这段赤裸裸、血淋淋、咬牙切齿、阴魂不散、通篇散发着军国主义腐臭的字句,我突然明白,我究竟应该写什么。侵略者在时时刻刻提醒他们的后人牢记那场远逝的侵略战争,我们又怎能轻易将它抹杀和遗忘?”陈璞平说。

文字让陈璞平回到“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的历史时空中。“在齐鲁大地这块人杰地灵、英雄辈出的热土上,涌现出无数感人至深的抗战人物和故事。那一个个被日寇烧杀抢掠的村庄、一次次腥风血雨的扫荡、一回回与敌拼死的抗争、一位位慷慨就义的志士,无不昭示我们:只有这样的土地,这样的人民,才能发生这样的感人故事、创造这样的人间奇迹,而禹城大战不过是波澜壮阔的抗战史诗中一个小小的缩影。”陈璞平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0 2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打造红色品牌丨禹城大战座谈会暨《最后一战》新书发布会举办
...·齐鲁壹点通讯员白聪聪 赵帅 程谦记者 郭华春9月2日,禹城大战座谈会暨《最后一战》新书发布会在禹城举行。本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院、德州军分区政治工作处、禹城市委
2023-09-02 17:13:00
本文转自:德州日报 □禹城市委书记,德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滕海强1945年12月30日,抗日战争最后一战在禹城打响、取得胜利,这既是中国抗击日寇入侵的完全胜利,也是世界
2023-09-07 09:49:00
...作家、《最后一战》作者陈璞平三年时间完成了这部围绕禹城大战描写鲁西北8年抗战的著作。创作中,我力图用通俗的文学语言重点讲清五个问题。一是历史定位。禹城大战广义上讲是禹城战役,
2023-09-07 09:49:00
欢聚禹城 干杯世界 禹城2025青岛啤酒节邀你一起夏日狂欢
...德州报道具丘山下文脉涌,古县新风酒香浓。7月18日,“禹城2025青岛啤酒节”在中华农耕文化博览园盛大启幕。麦芽飘香,全城“嗨”啤,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汇聚一堂,共同感受青岛啤
2025-07-19 10:20:00
禹城市委书记苏兰武话乡音叙乡情 与在外人才共谋禹城发展
...途再美的风景也抵不过家乡的风土人情。”腊月二十九,禹城市委书记苏兰武在“禹城在外人才新春恳谈会”上的一句开场白,让在座的“新禹城人”心里暖融融的。话乡情:六首歌表达家乡亲情苏
2024-02-19 07:39:00
禹城市市中街道:“宣讲+”模式让基层宣讲“走新”更“走心”
...讲是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禹城市市中街道积极创新理论宣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围绕“谁来讲”“讲什么”“给谁讲”,积极探索“理论宣讲+公益课堂”“理论
2024-09-06 15:16:00
在德州禹城市玖号院餐饮街区,“兄弟烧烤”凭借其独特的口味和优质的服务,已成为当地食客的必选之地。刘先生投身烧烤行业以来,凭借过人的手艺和不懈的努力,逐渐在业界积累了良好的口碑。然
2024-11-12 19:23:00
山东禹城:宣讲进基层 理论入人心
大众网记者 秦雅琨 通讯员 李月 张凯 德州报道近日,在禹城市禹兴街道夏季村,一场“小板凳”课堂正在进行,村党支部书记魏友永向村民们讲解着乡村振兴的好政策,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频
2023-09-28 16:14:00
农行德州禹城市支行:驱车帮助特殊客户回家取证件
...记者 李安琦 通讯员 任璐 王河南)9月24日,农行德州市禹城市支行下辖开源支行迎来一位特殊的老年客户邢大娘,她身形佝偻,脚步蹒跚,每走一步都显得极为吃力,大堂经理张更军立刻
2025-09-29 17: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