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江巧断蛤蟆案,吴用落第怨蔡京,武松李逵居然是少林寺师兄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17 09:41: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张士诚的退隐谋士施耐庵写《水浒传》之前,梁山好汉故事就已经是民间艺人的“饭辙”了。南宋的《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赞》大家耳熟能详,据戏曲研究家傅惜华考证,元曲中以梁山好汉为主角的戏目至少有三十四种,其中比较有名的是《燕青射雁》、《折担儿武松打虎》、《张顺水里报冤》、《宋公明劫法场》、《梁山泊李逵负荆》、《黑旋风双献功》、《争报恩三虎下山》、《鲁智深喜赏黄花峪》。

施耐庵先生是元末明初之人,对宋朝话本和元朝曲目自然比我们了解的还多,他兼收并蓄去芜存菁,这才形成了位列四大名著的《水浒传》。

施耐庵写《水浒传》的目的之一,是鼓动老百姓造朱明王朝的反,所以招安的宋江很不受待见——在宋朝史料中,宋江之所以被张叔夜收降,是因为梁山二头领(卢俊义或李进义)被俘,如果宋江不放下该武器,“二弟”就没命了。

宋江巧断蛤蟆案,吴用落第怨蔡京,武松李逵居然是少林寺师兄弟?

《水浒传》中的宋江很卑微,史料中的宋江很凶悍,而民间传说中的“郓城押司”宋江,却是一个“当了绍兴师爷的神探狄仁杰和提刑官宋慈”。

在口口相传的故事中,宋江宋江曾断蛤蟆案,吴用落第怨蔡京,武松李逵居然是少林寺的同门师兄弟。我们把民间故事与《水浒传》结合起来看,就会发现这三个传说,似乎都不太靠谱。

“宋江智断蛤蟆案”并非全无依据,《水浒传》中也曾有类似的描述:一个刀笔吏能成为知县面前的头号红人,手上自然是有两把刷子的——宋朝的吏员,朝廷不给工资,基本属于县令聘请的秘书或顾问,其补贴从县令的活动经费里出,只吃饭不干活的吏员,哪个县令都不会待见的。

宋江巧断蛤蟆案,吴用落第怨蔡京,武松李逵居然是少林寺师兄弟?

在民间传说中,宋江是个神探,他之所以能被县令时文彬器重,跟一起“蛤蟆案”有关。

话说那是北宋徽宗赵佶宣和年间,郓城县有个邓家庄,庄上有个叫土豪叫邓三万的富户,家里雇着两个长工,分别叫大领、二领。

只能雇两个长工,家财只有三万贯,还不及生辰纲的三分之一,跟祝家庄、扈家庄、李家庄也没法比,邓三万跟周扒皮一样,每天天不亮就赶着两个长工下地干活。

这一天邓扒皮把大领二领喊起来之后继续搂着二房妻睡回笼觉,结果出了大事:二领因为解手落后一段,等他赶到地头,就看见大领趴在地头的水坑边,脖子断了一半。

出了人命自然要报官,据说县令是从金陵调过来的,他二话不说就判了二领死刑:大领要不是你杀的,你为啥要来报案?

宋江巧断蛤蟆案,吴用落第怨蔡京,武松李逵居然是少林寺师兄弟?

三木之下,无有不招。二领被屈打成招,旁边的押司宋江看不过去了,他亲自去现场勘察,结果发现了怪异之处:大领的身体被翻开,下面还有一只死蛤蟆。

宋江迈开小碎步伸着鼻子到处找,终于在草丛里找到一条死蛇,蛇腰上还有一道很深的伤痕。

宋江拿着蛤蟆和死蛇到处打听,一位老者看了之后问他:“蛇身上这粗糙伤痕不是刀砍的,倒像螳螂锯的……你在捡到死蛇的地方有没有死蛤蟆、死老鼠?”

宋江恍然大悟,并进行了如下推断:“大领来到地头时,看见一条蛇正在吞蛤蟆,一只螳螂飞来,锯开了蛇肚救了蛤蟆,获救的蛤蟆一口吞掉了螳螂,大领见这蛤蟆可恶,忙甩锄头去打蛤蟆,谁知忙中出错,锄刃割到自己脖子上,他仰面倒地,正好压住了蛤蟆。”

经过宋江的“神断”,二领被无罪开释,宋江因此也获得了“神探”之名,那个被救的二领后来跑到东溪村,凭着一身神力震慑了西溪村,当上东溪村保正后改名晁盖,并与宋江结为生死之交。

宋江巧断蛤蟆案,吴用落第怨蔡京,武松李逵居然是少林寺师兄弟?

宋江是不是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咱们最后再说,接下来的故事是关于智多星吴用的——他在《水浒传》中被刘唐称为“秀才”,也是有历史依据的:宋朝的科举制度与隋唐明清不同,只要读过书,不管童子试成绩如何,都可以被称为秀才。

吴用是“秀才”而非“举人”、“进士”,据说不但怨蔡京,也要怪他的倒霉名字。

当年吴用要进京赶考而没有钱,东溪村保正晁盖资助了他白银一百两——这就有点不靠谱了:并不是所有读书人都有资格进京赶考的,如果吴用那样的“乡村学究”都跑到开封,城门都得被挤坏。

不管有没有资格,吴用都进了京城,三篇文章作罢,主考官看了大为欣赏,就想点他为头名状元,但是太师蔡京反对——吴用没有像后来的张好古到魏忠贤府上拜见一样,去给蔡京送礼。

宋江巧断蛤蟆案,吴用落第怨蔡京,武松李逵居然是少林寺师兄弟?

蔡京是个奸臣,但也是个有学问的高官,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马上给赵佶打小报告:“吴用的文章写得虽好,可这名字太不吉利。若点他为状元,举国上下都知道新科状元叫‘吴用’,成何体统?万岁的脸面往哪里搁?”

赵佶一琢磨也是这么一回事,迷迷糊糊就下了一道圣旨:“吴用除名,永不录用。”

赵佶一句话,断了吴用前程,所以后来宋江想招安,吴用总是想办法使绊子,后来还撺掇宋江叛宋投辽,就是因为他跟赵佶和蔡京有这一段过节。

宋江智断蛤蟆案,吴用落第怨蔡京,这两个故事,半壶老酒认为都不靠谱,接下来的第三个故事,跟《水浒传》基本就没有太大关系了:李逵和武松系出同门,还是武松的师兄,但是武松在少林寺学艺的时间比李逵长三年——武松学了八年,李逵学了五年,所以武松的武功比李逵高。

宋江巧断蛤蟆案,吴用落第怨蔡京,武松李逵居然是少林寺师兄弟?

说李逵比武松年纪大,估计大家都不会反对,因为武松上梁山的时候,也就是二十五六岁,李逵应该快三十了,但是说他们同在少林寺学艺,这就不靠谱了:要不是那部电影的火爆,少林寺哪有现在这么大的名气?

在整部《水浒传》中,没有一位好汉提到过“少林寺”三个字,倒是大相国寺、五台山文殊院比较有名,在这两个著名寺庙呆过的鲁智深耳濡目染有了大智慧,而李逵和武松,不但无肉不欢,而且杀人不眨眼,似乎不太像是少林寺学过武功的吧?

关于宋江、吴用、武松、李逵的三个传说讲完了,接下来该有请读者诸君发表高见了:您见过哪个人打蛤蟆能把自己脖子砍断一半的?吴用只是个秀才,按照宋朝的科举制度,他有没有资格进京赶考?宋朝人学武功,会去少林寺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7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告终。武松与李逵打斗,明显是放水了:毕竟是少林同门师兄弟,真把李逵打坏了,各自师父的面皮上须不好看!在评书说唱中李逵武松单打独斗“不分胜负”,《水浒传》借鉴前朝传说中的故事,
2023-07-05 22:16:00
李逵能否在单挑中击败武松?宋江和卢俊义会给出与我们不同的答案
...。李逵用双斧,武松用双刀,有传说他们的武功都是出自少林寺真传,李逵学了八年,武松只学了五年,武松在少林寺学的是棍法,遇到铁臂金刀周侗后才改练双刀,而李逵从一开始就学板斧,所以
2024-11-15 11:06:00
周侗的徒弟有哪些
...。栾廷玉也跟随谭正芳学过棍法,按辈分算是周侗的同门师兄弟,周侗也传授了他一套游龙棒法。林冲在西征期间也曾受到周侗指点,他敬仰于周侗,在他辞职后要拜他为师。不过,周侗因为史文恭
2023-02-24 16:05:00
鲁智深武松打不赢、惹不起:宋江吴用李逵之外的四大恶人多厉害?
...且犯了不赦之罪,其他好汉就更不用说了,宋江在青州、李逵在扈家庄、吴用鼓动宋江把宋军杀得“梦里也怕”,这些罪行,不但要凌迟处死,还应该刨了祖坟。宋江、吴用、李逵罪恶昭彰,要评选
2024-12-17 10:46:00
他有四大高徒,3个左右了梁山历史,一个曾左右南宋历史
...好汉排座次的辉煌。明白了吧,卢俊义、林冲、史文恭这师兄弟3人简直就是梁山泊历史的铸就者,每遇大事,不好解决,这哥仨立马就冲出来一位摆平,可以说是他们左右了梁山泊的历史,他们不
2023-03-01 20:58:00
李逵关胜先后中箭,林冲鲁智深为何都不肯出手
...时,孙新出列言道:”我去找我兄弟孙立,他与栾廷玉是师兄弟,若他愿意混进祝家里应外合,必胜!一损俱损赴黄梁 宋江闻听大喜,“若孙立兄弟能助我,何愁大事不成?弟可速速联络,刻不
2024-02-07 17:08:00
北宋义士武松:正义的化身
...。武松长大后,身材魁梧,力大无穷,武艺高强。他曾在少林寺学过武艺,后来因故离开少林寺,回到家乡临清。武松的正义之举1.替兄报仇武松的兄长武大郎娶了潘金莲为妻,但潘金莲却与西门
2024-11-14 19:43:00
梁山好汉评选“四猛、四绝、十三杰”,都会有谁入榜,如何排位?
...扈三娘这位“擒将小能手”。再加上卧底祝家庄,坑死了师兄弟栾廷玉……算了,还是在扈三娘之后吧,第十二杰:穆弘,绰号没遮拦。堂堂梁山八彪之一,却几乎找不着有啥精彩战斗,武功如何?
2024-08-12 14:29:00
李逵被杀了两次,高衙内死了还搞笑,鲁智深和武松燕青不讲武德?
...个最让人讨厌的恶人,一个是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的黑旋风李逵,另一个是京营殿帅府太尉高俅之子高衙内,据说此人原本是高俅的堂弟,名叫髙世德——世德无德,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被他逼得悬梁
2024-11-20 11: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