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沿河中寨:“白叶一号”青又青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27 09:5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

沿河中寨:“白叶一号”青又青

中寨因地势高寒,常年云雾缭绕,素有“云中仙寨”之称。在争取到“白叶一号”扶贫项目落户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寨镇后,为成功种植移栽“白叶一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组织人员到中寨镇大宅、志强、三会溪三个项目实施村调研,进行土地的选址和项目规划。

2018年10月20日,安吉黄杜村捐赠的白茶苗运达中寨镇的志强、三会溪、大宅3个村。彼时正是秋风萧瑟、阴雨绵绵的深秋时节,但寒冷和阴雨丝毫没有冲淡村民种植白茶苗的激情,志强村300名干部群众冒雨赶到茶山,与黄杜村党员刘炜、志强村村干部张勇一道种下第一株“白叶一号”茶苗,就此拉开“白叶一号”在中寨镇落地移栽的大幕。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心关怀下,怀着感恩奋进的心情,不甘落后的中寨人民为摘掉贫困帽子,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多方合力,扎实推进“白叶一号”种植移栽工作,于茶苗送达当日便开始定植,仅用21天时间就全面完成了捐赠茶苗1200亩和自建茶苗300亩共计460万株茶苗定植,其中志强村500亩、三会溪村400亩、大宅村600亩(自建300亩),实现了三省四县中最先完成整地待栽、最先定植首株茶苗、最先全面完成茶苗移栽。

在茶苗的种植移栽过程中,到处可见如火如荼的劳动景象,成群的干部群众正运送着茶苗去往“白叶一号”茶园基地的路上,在平整有序的“白叶一号”茶叶基地里,干部群众正穿梭其中,或开沟或施肥或放苗,忙得不亦乐乎;村妇们聊着家长里短的欢声笑语溢满在田间地头,打破了山村的宁静,绘就了一幅“忙田”又“忙年”的幽美山村画卷;堆放待栽的白茶苗散发出淡淡的芳香,栽种在田地里的茶苗探出小小的脑袋静静地分享着融合的光芒,整齐有序的梯田“茶山”层峦叠嶂,烟雾缭绕,蔚为壮观。这是一群快乐的劳动者,他们因感恩而劳动、为脱贫而劳动,他们正在用眼前的辛苦换取茶叶丰收后的幸福,他们用双手诠释着肩挑日月、手转乾坤的勤劳和清贫简朴、坚韧乐观的顽强。

据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生态茶发展和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黄亚琴介绍,目前沿河共种植白茶 1500 亩,相比安吉县,主要有两点优势:一是海拔相对较高,白茶的白化期从20多天增至40到50天(白茶的茶叶对温度很敏感,温度高了茶叶就会由白变绿),采摘期变长,产量也就提高了,品质也会更好;二是沿河土壤中锌、硒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含量更高。

黄亚琴说:“‘白叶一号’的栽植得到了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和浙茶集团茶叶专家的精心指导,他们手把手教茶农进行科学管护,同时和我们进行技术交流,目前从茶叶的长势来看,‘白叶一号’茶非常适合在中寨种植,成活率高达95%,目前遇到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幼苗的管护上。沿河和安吉地势、气候不同,我们的人员虽然去安吉学习了种植技术,但不能照搬,还需改进。比如近来贵州雨水偏多,茶科所和我们的技术人员都在解决白茶幼苗积水问题。安吉那边也会派白茶专家来进行不定期指导。”

幼苗定植之初,因缺乏一定常识,部分茶苗根颈部位坏死,造成几十万植株死亡,安吉黄杜村又于 2019 年先后两次赠送中寨镇 65 万株茶苗,帮助及时完成补植补栽,并同步做好茶苗冬季防寒保暖、施肥、除草等基础管护工作,确保茶苗顺利御寒越冬。

“茶苗定植后容易发生秋冬春连旱及低温等灾害,要注意做好新植茶苗的管理工作,保障幼苗安全过冬,低温来临前施腐热的清水粪肥,培土雍根,使根系处于冻土层以下,行间要铺草保温,迎风面的阴坡要每隔 5-6行设置挡风障,覆盖防旱护苗。新定植的‘白叶一号’抗逆性较差,既怕旱又怕晒,可用稻草、玉米秸秆覆盖全园,厚度5厘米;或用蘑菇土覆盖,既可降低土面温度,保持土壤湿度,抑制杂草生长,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还要做好水分管理,满足茶树对水分的需求。”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肖强主任在田地里给茶农作现场培训。

为顺利推进茶苗的管护工作,沿河自治县利用全市“9+2”协作沿河产业发展的机会,积极争取资金655.5万元,与贵州茗芽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委托该公司负责 1500 亩“白叶一号”项目的日常管护工作,着力提升管护水平。

“茶园每年需要除草四五次、土壤施肥3次、叶面肥3次,病虫害防治3次、修剪枝条1次,还要对基地进行全域消毒处理,定期对基地部分地区进行开沟排水处理。”贵州茗芽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技术员介绍说。

在省、市、县各级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中寨镇把握机遇,积极扩建茶园,规模化扩增基地面积,奋力促进茶叶规模化发展,“白叶一号”茶产业基地发展迅速。2018 年以来,中寨镇以“白叶一号”感恩茶为示范,迅速在全镇兴起茶产业发展高潮,60 多名“雁归人士”纷纷回乡创业,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建成了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化茶园基地,真正形成了“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的发展态势。从浙江安吉黄杜“远嫁”到贵州沿河中寨的“白叶一号”扶贫茶苗,已经在“云中仙寨”落地生根、抽芽吐叶,形成了一望无际的“感恩茶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7 10: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贵州沿河:开展“作家笔下的白叶一号”文学采风活动
...一号”故事,传递发展好声音,讴歌新时代精神,近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文联、县作家协会组织作家、诗人及摄影家赴中寨镇开展“作家笔下的白叶一号”文学采风活动。近年来,中寨镇坚持绿水
2024-04-18 18:00:00
“茶博士”的共富经
...然满腔热情地奔忙于湖南古丈、四川青川以及贵州普安、沿河、雷山,为当地农户开展茶树土壤改良、加工技术培训。与这些千里之外的地方结缘还得从2018年说起。当时,安吉县对三省五县进
2024-01-01 06:43:00
...让来年有更好的收益。” 茶农张金成满怀期待。去年,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寨镇志强村、三会溪村及大宅村“白叶一号”茶产业基地因受持续干旱影响,茶苗受损较重。当地领导干部深入一线发现
2023-12-02 10:19:00
“羊经济”里“发羊财”因地制宜巧打生态牌
...续捐赠茶苗,并传授种植、采摘和炒制等技术,助力贵州沿河、普安、雷山,湖南古丈,四川青川,等三省五县的群众共同致富。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安吉白茶博物馆馆长束永香介绍,(安吉白茶)
2024-10-21 00:30:00
吴采丽 施平近年来,铜仁市沿河自治县挖掘“土特产”特色资源,围绕“一主两辅”特色产业及地方资源禀赋,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培育了沿河空心李、白叶一号茶产业、白山羊、肉牛
2023-12-18 06:28:00
古树发新芽 茶香飘万家(古树的故事)
...号茶苗还从安吉种到了湖南古丈,四川青川,贵州普安、沿河、雷山等地。2018年至今,安吉陆续为三省五县的村庄捐赠出3670万株白叶1号茶苗,成就了“一片叶子富了八方百姓”的佳话
2024-03-28 08:25:00
沿河中寨镇:夏季管护致富苗 返租倒包促增收
...提升茶叶品质,增加经济效益至关重要。近日,记者走进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寨镇大宅村云仙寨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茶园基地,当地村民正抢抓时节,积极开展夏季茶园除草、修剪、清沟等管护工作
2023-08-07 20:26:00
“我们也种茶致富了!”
...转自:贵州日报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捐赠白茶苗6年后,沿河茶农高兴地说:“我们也种茶致富了!”(上接第一版)近年来,当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着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实施产业配套工程,
2024-05-27 06:15:00
以“茶”生“金” 典型引领强村富民
...叶一号”受捐地的四川省青川县,湖南省古丈县,贵州省沿河县、普安县、雷山县等共同成立“白叶一号”乡村振兴党建联盟,通过各级党员干部共建茶园,切实提升政治“领导力”、群众“组织力
2024-04-30 07:5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