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七旬老夫妻接连患癌,原因就在饭桌上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1-20 07:11:00 来源:杭州网

它是最好预防的“傻子癌”,出现症状已是晚期

每日商报讯 节约是件好事,但是过度节约可能走向了反面,在浙大一院结直肠外科,一对老夫妻先后做了直肠癌手术。而“肠癌”背后,和他们“节俭”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老年夫妻先后患上直肠癌

今年73岁的阿桂(化名)和78岁的阿伦(化名)是杭州人,早年在菜场里卖果蔬,如今已经夫唱妇随50余载。

一年多前,阿桂的痔疮加重,不仅大便变细、便中有血,而且排便非常不规律,时不时发生便秘。她以为是卖菜久坐落下的病根,并没有放在心上。几个月后,她的症状突然加重,腹痛腹胀,到后来几乎解不出来大便,她才到浙大一院总部一期做了肠镜检查,结果竟是直肠癌。

结直肠外科副主任刘凡隆主任医师接诊了阿桂,并给她做了腹腔镜下的直肠癌根治手术,在她的直肠下段切出了一个直径超过5cm、台球大小的肿瘤,并做了临时肠造口。当时,刘凡隆主任医师就建议阿桂的老公去做个筛查,但是阿伦没放在心上。

2023年11月,阿伦连续好几天胡吃海喝,一不留神胃出血了。到附近医院做了胃肠镜,没想到居然在距离肛门口30cm的地方,也发现了一个直径约3cm大小的肿物,随后被确诊为结肠癌,不得不进行腹腔镜下的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所幸手术顺利,他已经平安出院。

餐桌上这个习惯,害惨夫妻俩

相继患上了癌症,不禁让夫妻二人疑惑,难道癌症也会传染吗?

刘凡隆表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诊“夫妻肠癌”。肠癌不会传染,夫妻两人之间也并不会遗传,问题大多出在不良的生活习惯。简单说,夫妻的生活习惯经过多年磨合后,往往十分接近,有一方有可能致癌的不良生活习惯,便容易潜移默化影响对方。

专家进一步了解发现,阿桂和阿伦夫妻俩十分节俭,两人吃饭吃得十分简单,基本上都是一天烧一顿饭,中午会特意多烧一些,剩下的晚上热热再吃。吃不完的菜也舍不得扔掉,有时会把隔夜的和新鲜的菜一起炒了吃。夫妻俩还是不折不扣的重口味,平时喜欢吃腌肉、酱鸭、卤鸭、咸鱼等。

虽然是卖菜的,但他们都舍不得吃新鲜的蔬菜,但凡有卖不掉的就会做成腌菜,多年早饭都是腌菜配白粥。而且,自从将菜摊给了儿子后,阿伦基本上每晚要喝上1斤多土烧酒才去睡觉。

“爱吃隔夜饭菜、腌菜腌肉、油炸加工食品,常年吃得太精、总吃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吸烟和过量饮酒等都是诱发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刘凡隆特别指出,腌菜和隔夜饭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较高,过量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会在口腔、胃内和肠道中与蛋白质的分解产物胺结合为亚硝胺,亚硝胺为1级致癌物,有引起食道癌、胃癌、肠癌等高度风险。

结直肠癌不仅是遗传性较强的高发癌症、是基因病,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不仅饮食习惯,长期生活不规律,久坐不运动,体型肥胖,长期便秘或慢性腹泻,有慢性肠炎、肠息肉病史,较大的精神压力也会增加患肠癌的风险。

在专家的建议下,阿伦和阿桂51岁的儿子也特地去做了肠镜检查,幸运的是并未发现异常。出院后他表示,今后会严格关注父母的饮食、作息。

“夫妻癌”真的存在,40岁后要重视这项检查

事实上,医生提出“夫妻癌”的说法,并不是说夫妻一方患癌,另一方就在劫难逃。更主要的目的在于给这些家庭提个醒:是时候检视自己以及家人的生活方式了,对那些平时习以为常的坏习惯的改变已经迫在眉睫。

据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数据,2020年在中国,平均每1分钟便有1人确诊为结直肠癌,每2分钟便有1人因结直肠癌去世,若父母、兄弟姐妹及其子女(一级亲属)有肠癌史,则其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76倍;一级亲属患结直肠癌的女性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群风险的2.07倍。

刘凡隆提醒,结直肠癌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病程发展比较漫长,从肠道内的小息肉发展成为结直肠癌往往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它是最好预防的“傻子癌”。但在我国,大部分患者往往等出现了腹痛、消化道出血(黑便、血便等)、消瘦、腹泻、腹部肿块、排便习惯改变等结直肠癌的报警症状,甚至是出现肠梗阻以后才去就诊。而一旦出现上面这些症状,往往患者已经处于结直肠癌的中晚期,甚至已经丧失了手术时机。

在此,专家强烈建议那些年龄超过40岁,或者有高危因素如家族史,饮食、作息不规律,长期压力大、熬夜的人群去做个肠镜(如果肠镜检查没有发现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癌前病变,以后每3-5年重复一次肠镜检查),这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也强烈呼吁把肠镜纳入个人必要的体检项目,这是医学进步给我们每一个人的发现癌症、治疗癌症的宝贵机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0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以为自己有“痔疮”,抹药一年却没效果 七旬老人如厕后一摊血,就医被查出直肠癌
...肛门10厘米处有个表面破溃出血的肿块,病理活检确诊是直肠癌。突如其来的癌症让赵大伯感到忧心忡忡,经过多方打听,他来到了浙江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朱玉萍主任处寻求帮助。朱主任
2024-01-06 07:11:00
七旬老人同时查出两种癌症 一次手术就根除
...千等科室专家进行了多学科会诊,考虑到患者两处癌症,直肠癌已发生转移,乳腺癌需要尽早干预,专家一致认为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再配合辅助性化学治疗是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大家讨论的重点
2023-06-16 03:15:00
七旬阿姨三次切除肠癌 每次都会长出原发病灶!
...惕遗传给下一代据悉,林奇综合征又称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遗传性癌症易感综合征之一。林奇综合征的潜在遗传学病因是生殖系细胞DNA错
2025-02-19 07:34:00
...贵玉教授2023年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介绍,夫妻同时患结直肠癌的情况较为罕见,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夫妻间长时间的共同生活习惯相关。 一是,夫妻通常在一起进餐,共同的不良饮食习惯可
2023-10-07 13:55:00
...,夫妻二人已恢复了健康。医生告诉记者,夫妻同时患结直肠癌的情况较为罕见,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夫妻间长时间的共同生活习惯相关。一是夫妻通常在一起进餐,共同的不良饮食习惯可能会增加结
2023-09-27 15:41:00
世界肠道健康日|如何预防结直肠癌?一图带您了解
...习记者 祖里亚尔)近日,浙江杭州一对夫妻双双查出结直肠癌,“夫妻癌”的产生,祸根在于夫妻俩相近的生活方式,主要与饮食习惯、情绪、环境污染等有关。结直肠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恶性肿
2024-05-29 09:32:00
夫妻双双确诊癌症!很多家庭都有这个习惯……医生紧急提醒
...除其余息肉。 手术现场“好在夫妻俩就医及时,都是结直肠癌早期,后续做好定期复查就行。”医生说,及时的治疗意味着生存期较长,今后的生活质量也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夫妻双双患癌,与
2024-05-22 15:22:00
杭州一对夫妻双双确诊癌症!医生感叹:真别再这样做了
...息肉。 △手术现场“好在两夫妻发现还算及时,都是结直肠癌早期,后续做好定期复查就行。”江建华说,及时的治疗意味着生存期较长,今后的生活质量也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又是“过度节俭
2024-05-22 10:49:00
肠息肉会变成肠癌吗? 听听滨医附院结直肠疝外科专家怎么说
...共检测癌症患者11615例,其中,男性发病前5位癌症中,结直肠癌位列第2位,女性发病前5位癌种,结直肠癌位列第4位。同样,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4年3月发表于《中华肿瘤杂志》
2024-04-25 20:3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该疾病症状隐匿,“吞咽不适感”是关键信号!
家住宁阳的何先生,食管癌术后1年余,术后在宁阳县一院肿瘤中心二病区常规治疗,后规律复查,肿瘤中心二病区医护人员对其悉心治疗
2025-09-19 19:34:00
聊城市人民医院东昌府院区:科学推进体重管理 以民生健康实践护航“健康中国”
健康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也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近年来,超重与肥胖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2025-09-19 16:38:00
原汁原味烟火人间,桃园海鲜老店里藏着日照“家常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厉昕月清晨5点,天还未亮透,日照市东港区石臼街道的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50岁的王允民推着一辆小三轮车
2025-09-19 11:33: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马淑然:“元气·形·神”综合治疗筋膜炎
出诊时间:周二、周四夜诊、周日下午马淑然作为东城中医医院针灸科的特聘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拥有四十余年的中医教学
2025-09-19 10:00:00
减盐周:兰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倡导“人人行动 全民控盐”
2025年9月15日-21日是第7个“9·15”中国减盐周,兰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呼吁大家在购买食品时正确认读营养标签
2025-09-18 14:23:00
为什么说女性从“四七”之年起,要格外注重养精补肾?
都说女人过了35岁后,会出现断崖式衰老:皮肤状态开始悄悄下滑,精力也不如从前熬夜后能快速满血复活,甚至偶尔会感到腰膝酸软
2025-09-18 14:30:00
守味传承30年,爆单日产2万斤|罗庄区俞尚·糕师傅清真月饼中秋备产忙
大众网记者 卞旭 临沂报道中秋未至,味先浓。9月16日,在罗庄区盛庄街道花埠圈村俞尚·糕师傅清真食品的净化车间内,空气中早已弥漫着香甜的油香与馥郁的坚果香气
2025-09-18 14:30:00
驻龄宝新品上市:多维度抗衰修护体系获业界权威盛赞
2025年9月,著名细胞生物学家、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资深教授王耀发与朗斯国际联合推出的抗衰老新品“驻龄宝”正式亮相
2025-09-18 15:02:00
种植体品牌综合评估:种植牙品牌如何选择?
种植牙作为缺牙患者修复的首选方案,是否能种植成功与种植体品牌的选择密切相关。面对市场上众多品牌,患者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
2025-09-18 15:06:00
泰安市中医医院针灸三科“浮针派福”义诊活动即将开始
鲁网9月18日讯四季之约,福友齐聚。每年的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的第三个周六上午举办春夏秋冬四季“浮针派福”义诊活动
2025-09-18 16:16:00
乌当区老年大学“AI课程”惊喜连连
“老师,下节课什么时候上?我今天没抢到位置,站在门口听了半节课!”贵阳市乌当区老年大学开学前两周,“老年教育AI专题培训班”成了学员们最“抢手”的课堂
2025-09-18 16:16:00
乌当区老年大学夜校苗族民歌公益班开课
夜幕刚降,贵阳市乌当区老年大学多功能大厅就飘起清亮的苗歌声,每周五晚上7时至9时的“非遗苗歌夜校”,成了校园里最暖的“夜间风景线”
2025-09-18 16:17:00
远大医药钇90登上国际舞台
在肝癌早期,肿瘤尚小时,因肝细胞无感觉神经,往往仅表现为腹胀、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极易被忽视;一旦进展到中晚期,肿瘤体积过大
2025-09-18 16:18:00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双眼皮术式?厦门美莱双眼皮享福利补贴
双眼皮手术作为医美领域较为成熟的项目之一,早已不是简单的“单眼皮变双眼皮”的技术叠加,而是融合了医学解剖学、美学设计与个性化定制的精细艺术
2025-09-18 16:50:00
青春期也会遭遇雄激素性脱发?大麦脱发医院国贸门诊部王姣姣:早识别早干预是关键
“妈,我的头发怎么掉得越来越多了?” 高中学生钱帅(化名)拿着沾满头发的梳子,一脸焦虑地跑到妈妈面前。面临着高考的压力
2025-09-18 16: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