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中国有约】黑土地上的中国“粮仓” 向全世界开放的活力吉林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7-20 22:04:00 来源:杭州网

中国日报网7月20日电 吉林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好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聚焦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方位多层次深化合作,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构建大开放、大保护、大开发、大合作格局,为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吉林力量。

7月18日,一台吊车将贴着寄语卡片的集装箱装载到“长满欧”中欧班列上。随着承载满满祝福的“长满欧中国有约号”列车缓缓驶出,2023年“中国有约•相约吉林”国际媒体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开启。

【中国有约】黑土地上的中国“粮仓” 向全世界开放的活力吉林

“2023年中国有约国际媒体主题采访活动”吉林站在长春兴隆铁路口岸启动。

来自12个国家的20多名外媒驻华记者和自媒体创作者从长春兴隆铁路口岸开始了在吉林省的访问之旅。

作为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吉林不仅连接日韩,也渐渐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联通欧洲。今年6月1日起,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正式成为吉林的境外中转港口。吉林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2022年吉林省对俄跨境电商出口额达18.7亿元,同比增长24.4%。

长春兴隆铁路口岸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内陆铁路口岸,对外建立起海、铁、公、空多式联运通道及网络,年吞吐量达15万标箱。

由长春始发的“长满欧”(长春-满洲里-欧洲)班列,经满洲里铁路口岸出境,途经俄罗斯西伯利亚、白俄罗斯布列斯特、波兰华沙、德国纽伦堡等地,线路全程约9800公里,单程运行时间为14天,比海运节省20多天。

据介绍,“长满欧”中欧班列已经开行8年,联通15个国家,服务着3000余家中外企业。截至2022年,其共承运8万余标箱货物,货值达280亿元。

8年来,吉林借助中欧班列将汽车装备、农产品等优势产品销往世界,同时也把沿线国家的商品带到吉林。

长春兴隆综保区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就是一扇对外开放的“贸易窗口”。在这里,全球好物,一站式集采。消费者可以采购来自欧洲、澳洲、亚洲、南美洲等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4万种商品,其中许多商品都来自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和地区。

【中国有约】黑土地上的中国“粮仓” 向全世界开放的活力吉林

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来此避暑游玩。

炎炎夏日,国内多地持续高温天气,这为地处东北的吉林省以“22℃的夏天”为要点打造避暑经济提供了引流条件。

吉林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保存着全国仅存、亚洲最大的1.2万公顷原始红松母树林,古木参天、松涛叠荡,是欧亚大陆现存最完整的自然生态圈。景区内各类高大的原始树木比比皆是,干粗根深、苍翠挺拔,完整的生态景致、和谐的自然天性使其成为最佳的“森林浴场”和纯净的“天然氧吧”,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全世界游客来此避暑游玩。

【中国有约】黑土地上的中国“粮仓” 向全世界开放的活力吉林

“2023中国有约国际媒体采访团”暨中国故事共创会外籍成员参访吉林省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

吉林省地处松辽平原腹地,土地肥沃,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是中国传统的大粮仓。

18日下午,中外媒体记者一行来到四平市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揭开“黑土卫士”——梨树模式的“神秘面纱”。

【中国有约】黑土地上的中国“粮仓” 向全世界开放的活力吉林

这是7月18日拍摄的四平市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

据介绍,梨树模式是对传统耕作方式的变革,通过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秸秆全部还田并覆盖在地表,将耕作次数减少到最少,田间生产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实现保护性耕作。随着保护性耕作的推广,黑土越来越“肥”。

【中国有约】黑土地上的中国“粮仓” 向全世界开放的活力吉林

土耳其光明报北京分社记者Kubilay Cel Celik在拍摄玉米品种展台。

这次来到梨树参观,塞内加尔亚非新闻网记者迪亚感到很兴奋。

迪亚说,在梨树我看到了令人惊叹的农业科技发展,这是塞内加尔非常期盼的,“期待着中塞两国能够在农业领域扩大合作,从这里学习更多现代农业技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0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吉林“粮道”
...记景俊海说,希望让珍爱黑土、守护黑土、善用黑土成为全世界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和一致行动。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在省“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领导小组会议上说,要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
2024-01-24 04:06:00
...首位,更实现了秸秆全覆盖技术“国产化”、免耕机具“中国化”、技术推广“系统化”的跨越。制度护航,田长织网守护每一寸沃土。 守护“大熊猫”,离不开坚实制度根基。吉林率先成立省级
2025-07-22 10:05:00
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日特别海报|护黑土 稳粮仓 向未来
...我们一起关注黑土、守护黑土,护好百姓 “金饭碗”!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吴美慧 设计 王丽华
2025-07-22 13:16:00
“黑土粮仓”携手“天府粮仓” 吉林粮食品牌赴四川展开推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成都3月24日电 (记者 王鹏)吉林粮食品牌西南地区系列营销活动成都推介会23日下午在蓉举行,吉林粮食品牌向四川市场展开推介。图为3月23日,推介会现场
2024-03-24 09:36:00
吉林全面加快秋收进程
本文转自:新华网10月19日,在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长春示范区公主岭示范基地,无人驾驶农机在收获玉米(无人机照片)。时下正值吉林省秋收高峰期,各地农民抢抓农时,科学收储
2023-10-20 16:44:00
黑土粮仓里的生态经
本文转自:人民网黑土粮仓里的生态经“行进中国”看生态之美——田人民网“行进中国”吉林调研采访团面对土壤退化及衍生的环境问题,如何让黑土地持续焕发生机?看吉林省创新“梨树模式”,以
2024-08-18 12:16:00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吉林隆源农业:锚定现代化大农业 为农业强省添活力
...类生态环境,根据实验情况种植着不同品种大豆和玉米。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东北地理所)2022年在这里种植了七个不同品种的大豆,对于提升农业生产的科
2024-04-23 13:45:00
黑土粮仓听信心丨科学施策抢农时 受灾农田保收成
...时受理业务,对粮食运输开辟绿色通道,助力北粮南运。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春货运中心货运营销员刘铁表示,货场增设了15台粮食输送机,及时补充装卸人员,加强现场组织力度,集
2023-10-29 16:19:00
中国日报网7月19日电 7月18日,中外媒体记者跟随“2023年中国有约国际媒体主题采访团”来到四平市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揭开“黑土卫士”——
2023-07-19 15:06: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烟台—仁川直飞航线增至每日五班,易斯达航空重返市场促中韩互联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孙瑜 李恩泽 张冰从烟台机场获悉,9月19日清晨7时30分,由韩国易斯达航空执飞的ZE818航班平稳降落在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烟台机场
2025-09-19 16:07: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昕 李易书/摄董文博/制作
2025-09-19 10:56:00
普京早已信不过俄军,他给自己的接班人,留下了可以翻盘的底牌
普京早已信不过俄军,他给自己的接班人,一支可以扭转乾坤的强力武装,以及一张可以在关键时刻翻盘的底牌。俄罗斯国民近卫军司令佐洛托夫日前对外表示
2025-09-18 14:35:00
中新经纬9月18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乐天信用卡公司代表曹佐镇18日就用户信息泄露事件召开记者会表示,公司遭黑客入侵导致297万名用户信息外泄
2025-09-18 16:50:00
泰国国家旅游局于广州启幕“中泰友好月”,点燃赴泰旅游热潮
2025年9月15日,泰国国家旅游局(TAT)于中国广州市盛大启动“中泰友好月”项目,打造赴泰旅游新触点,助力年末旅游旺季
2025-09-17 08:49:00
滨海快线将于9月19日至21日开启免费试乘!走!记者带你抢先体验!
2025-09-17 22:09:00
欧盟宣布对以色列制裁措施
当地时间9月17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宣布对以色列进行制裁的一系列措施。此前一天,9月16日,卡拉斯表示
2025-09-18 00:36:00
中国网9月17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7日宣布: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邀请,摩洛哥外交大臣布里达将于9月19日至20日访问中国。【责任编辑:吴疆】
2025-09-17 19:23:00
秋天本是一个迎来收获、充满喜悦的季节,但对于来自美国的豆农来说,大豆滞销的现实,却让他们面对一派丰收的景象,从心底感到沉重与忧虑
2025-09-17 17:39:00
中国网9月16日讯 据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有中国公民在新西兰某机场过境时,遭新安全情报部门无端滋扰盘问
2025-09-16 15:35:00
美国人都在玩一个比对游戏,与特朗普有关
美国人现在都在玩一个比对游戏。比对,特朗普的这个签名,到底是不是他的签名。因为特朗普致爱泼斯坦50岁生日的祝福信,终究还是被爱泼斯坦的律师公开了
2025-09-16 05:14:00
法国的大麻烦来了
(一)法国的大麻烦来了。特朗普正咄咄逼人,乌克兰在望眼欲穿,欧洲最需要坚强的时刻,法国却又疲软了。马克龙眼睁睁地看着,他三年里任命的第四位总理又垮台了
2025-09-16 05:14:00
一场大型运动,正在美国火热进行中
不到欧洲,不知道街头这样吵,不到中东,不知道和平这样少,不到美国,不知道政治居然这样搞……这个世界,有时感觉就像一个大型剧本杀
2025-09-16 05:13:00
中新经纬9月15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英美将签署协议加快核电项目建设。报道称,英国政府当地时间15日表示,英国和美国将签署一项协议
2025-09-16 00:12:00
这个新动向,中国须高度警惕
该来的迟早会来。坦率地说,这也完全在意料之中——一个大国,在各种犹豫后,最终还是一闭眼一跺脚,跳进了美国挖下的坑里。但因为涉及中国
2025-09-15 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