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乌鲁木齐晚报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张梦婷)12月5日,市公安局经开区(头屯河区)分局反诈中心举行涉诈资金返还仪式,辖区居民解某现场领回因遭受电信网络诈骗损失的66.7万元。
65岁的解某独自一人生活,66.7万元是她的全部积蓄。8月26日,解某接到所谓微信客服电话称,她开通了微信“百万保障”,需缴纳保费,如果不使用该功能必须关闭服务,否则次日会从账户里扣除一笔保险费用,关闭服务需下载专属App。接着,解某根据对方提示操作,下载安装“微会议”App,进入会议房间开启了屏幕共享。
“按骗子的指示操作后,我收到了银行短信,显示卡里的钱已经全部被转走了。”解某立即报了警。
经开区(头屯河区)公安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反诈中队中队长殷海旭说,接警后,他们迅速联系市反诈中心,通过线下银行网点驻反诈中心坐席对涉诈的银行账户进行止付冻结。
“同时,我们通过对资金流向的侦查,发现受害人账户里的资金已经被转到江西省上饶市的一个银行账户中,又立即将信息同步给相关单位,对该嫌疑人账户进行冻结。”殷海旭说,至此,解某被骗的钱款在被进一步转移前保住了。
接着,反诈民警们开始立案调查,启动资金返还流程。经过3个月的不懈努力,最终案件告破,解某被骗的66.7万元全部返还到原账户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6 0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