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顾苏
2024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博物馆作为承载、传播文化历史的主要平台和工具,成为了解一座城市、一个地域乃至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纸上得来终觉浅,我们走进博物馆亲眼所见的一砖一石、一器一物,都浓缩着成百上千年的时空记忆,向当代人传递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文化内涵,引发情感共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在博物馆,人们感受传统脉搏,看到未来的方向。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公共文化服务将活化传统,让传统文化照进更多人的内心。从古代的皇家“私藏”,到1905年张謇创建中国第一座现代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再到如今全国数千家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逐渐走出深闺高阁,贴近千家万户。眼下,很多博物馆都“动”了起来,主动适应时代潮流、融入市民生活,通过一系列富有创意的策展活动,成为文化新闻和社会话题的主角。藏品也“动”了起来,借助通俗文化的包装手段,一些专业门槛很高的“高冷”文物迅速“出圈”,成为广受欢迎的流行文化符号。应该看到,“活起来”的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有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
用好用足技术优势,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满足公众文化需求,博物馆才能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文化空间。在苏州丝绸博物馆,观众只需在小程序上动动手指,就能参与“织造”漳缎,从而简单了解我国传统丝织工艺的智慧和丝绸之美;以沉浸式数字游览著称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在文旅市场持续“出圈”,成为人们出游的优先打卡地。跟上数字化的时代潮流,真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在“活化”的历史中,让观众不仅能在方寸之间遇见浩瀚无垠的历史,也能让公众更好地感受历史的魅力,定然能让更多人追寻悠久漫长的文明历程。
当下,除了“打卡”、逛展,利用博物馆的公共文化资源进行调查研究也成了一些专业型“选手”的选择。湖北大学金融专业的学生们,就曾穿上古典服装,来到湖北省博物馆,不同专业学生组成的调研小组以“湖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市场分析”为题,展开深入调研。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新颖的创意,如今的博物馆已经不只是收藏、保护和展示文物的地方,还是一个兼具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传承文化的综合体,不仅有助于丰富我们的生活,还能给地方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一道桥梁。因此,各地要不断探索当地博物馆的保护和利用的创新之路,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让历史在现在和未来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8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