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红河日报

李雪峰
●记者 罗宏伟 文/图
常言道,一招鲜,吃遍天。今年33岁的李雪峰,靠塔吊操作“一招”,月薪增至1万多元;靠推土机驾驶技术“一招”,日薪达到600元……如今,他又有了新招,身边人对这位“90后”啧啧称赞。
然而,李雪峰的成长也经历了不少挫折。李雪峰出生在弥勒市虹溪镇原虹溪村委会西门街,祖辈均以种地为生。受教育观念的影响,他初中没毕业便随父母下地干活。后来,带着对城市的憧憬,随村里的年轻人外出务工,略有积蓄后,开过小卖部、卖过烧烤等,丰富了人生经历却没有赚到钱,不得不再次外出务工。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李雪峰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比如开塔吊,做建筑设计、工程预算等。”身边人的话让他打定主意,边务工边报考塔吊操作证,并给自己制定了时间表。
一年后,李雪峰便走上塔吊岗位,月薪从当小工时的4000多元增至1万多元,不少同龄人都佩服他的学习能力和顽强意志。随后,他又获得推土机、叉车等驾驶资质,成为建筑工人中的“香饽饽”。经过多年积累,他在弥勒城区买了房、娶了妻、生了子……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随着特殊设备专业技术人才的增多,李雪峰所在岗位的竞争越来越大。如何才能另辟蹊径,找到新的发展方向?他向在老家烟站担任技术员的父亲请教。
“这几年老家发展得很好,可以通过流转土地规模化种植西葫芦、烤烟等,收入很稳定。”父亲给他指了一条致富路,李雪峰却因前期投资问题愁眉不展。通过反复研究,他决定放手一搏。他卖掉城里80多平方米的房子,再向银行贷款,共筹集资金约50万元,在虹溪镇“粮烟协同”产业综合体项目区租了30亩地,于去年9月开始种植西葫芦。
今年3月,李雪峰抓住虹溪烤烟产业发展机遇,在父亲的指导下种植烤烟69亩。可喜的是,近日完成烟叶交售后,净赚17万多元。
“虹溪烟站今年首推烟框运输烟叶,急需一位自己有叉车的驾驶员完成烟框装卸,烟叶合作社提供燃油,日薪600元,全年用工。”得知这一消息后,有叉车操作资质的李雪峰喜出望外,立即决定自购一辆叉车。
“有种烤烟和开叉车的双收入,很知足。”在虹溪镇密纳村委会湾塘村附近的烟叶仓库,李雪峰坐在叉车驾驶室里笑着告诉记者,就在本月,他在弥勒城区新购买了一套158平方米的商品房,幸福生活有了新的起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3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