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刘振球成功救治一名重度窒息新生儿,并为其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讯(林红)11月17日,第12批援巴布亚新几内亚(下称“巴新”)中国医疗队任期工作暨援巴新微创外科医疗短期专家组总结会在重庆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任期内,医疗队累计接诊病例3.15万余人次,救治危重病患200余人次。
2022年7月24日至2023年10月15日,第12批援巴新中国医疗队在巴新首都莫尔兹比港总医院执行国家卫生援外任务。期间,诞生了许多个中国和巴新两国医护人员并肩守护生命的感人故事。
第12批援巴新中国医疗队成员牟海波是一名妇产科医生,她曾两次随队前往巴新新爱尔兰省开展巡回义诊。总结会上,她回忆起了援外期间最令她印象深刻的病患。
“那是一位34岁的巴新女士,她拿着一张在当地医院做的超声检查报告来就诊,报告提示她妊娠8周合并卵巢囊肿,当地医院建议手术治疗。”牟海波说。
当时,牟海波考虑病人诊断为妊娠黄体,立即手术将有流产风险,于是建议其暂时观察、动态随访超声到妊娠12—14周。义诊结束离开后,她也一直和病人保持联系,并持续给予医疗指导。
不久后,牟海波又来到新爱尔兰省义诊,再次见到这位病人时,她已是近足月的孕妇。看到牟海波,病人十分激动地上前握住她的手表示感谢:“太感谢了!是你救了我的孩子!”
“巴新医疗条件极度落后,病人往往因为一个不恰当的医疗决策而失去生命。我们深知医生不只是一个职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要对得起病人的信任和托付。”牟海波郑重地说道。
而医疗队新生儿科医生刘振球,还因放不下对当地儿童的牵挂,连续参加了第11批和第12批援巴新医疗队。
或许正是源于他的这份用心,一名被他成功救治的重度窒息新生儿的母亲,还恳请他为孩子起一个中国名字,以永久铭记这份恩情。经过慎重思考后,刘振球为孩子取名“泰乐”,寓意“否极泰来,平安喜乐”。
华龙网也曾以《重庆援外医生收到感谢信:请为我的孩子取个中国名字》,报道过这个感人的故事。
据悉,在第12批援巴新中国医疗队工作期间,共累计接诊病例3.15万余人次,指导完成手术1276台次,针灸5000余人次,救治危重病患200余人次;开展临床查房2万余人次、教学查房500余次,培养带教当地医护人员300余人次;他们先后7次深入巴新5省份乡村开展大型义诊及巡回医疗,服务当地民众1100余人次;为外交人员、华人华侨提供医疗保障及健康咨询330余人次。
相关视频:
重庆援外医生收到感谢信:请为我的孩子取个中国名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8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