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工信部中国信通院和中工互联(北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工互联”)近日共同启动了“工业大模型”标准联合推进计划。这是中国首个工业行业大模型标准,将为工业行业数字化、智能化高质量规范化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和发展支撑。
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工业互联网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产业规模已超1.2万亿元,已建成2100多个高水平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2022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总量达到8647.5亿元,同比增长13.6%。赛迪顾问预测,2025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规模将达到2567.3亿元,同比增长率为32.8%。
今年6月,中工互联联合复旦大学NLP实验室等科研机构,首发工业领域大模型产品“智工”。相比于通用大模型,智工·工业大模型能够作为技术基座模型支持工业领域诸多下游任务,向所有下游场景提供工业领域问答式专家系统、工业数字化智能交互集成、工业代码自动生成等基础能力。基于此,中工互联研发团队在智工大模型的基础上,为不同工业场景设计了定制化、私有化部署的模型,以实现大模型产品和企业应用场景的高度契合。
中工互联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教授张奇表示:“智工·工业大模型一定要有‘与现场结合’的能力,它不仅要输出文字,还需要与现有系统进行结合,要的是非常准确的信息,所以我们的定位就是‘不做万金油式ChatGPT产品’。”
对于此次与中国信通院达成合作,共同致力于“工业大模型”标准制定,中工互联董事长智振表示,得益于过去15年工业数字化领域的实践经验,中工互联积累了大量的行业“Know how”和工业数据积累。与中国信通院强强联合,共同致力于工业大模型行业标准的制定,将为行业发展建立统一执行标准和服务落地准则,满足工业领域企业持续增长所需的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提升要求,进一步释放了大模型落地的创新潜能。
据了解,中工互联今年计划推动20余个工业企业实际落地场景案例的实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2 15:45:3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