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怎么看,怎么办——新华社五论中美关系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7-07 13:43:00 来源:新华社

中美开启互动模式,双方在部分问题上取得进展、达成共识,向世界释放缓和关系的积极信号。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一个时期以来中美关系出现的种种问题,究竟怎么看?应当怎么办?

新华社近日连续播发五篇评论,深入系统阐述美国当前对华政策的错谬之处,指出改善中美关系的关键所在和世界潮流的大势所趋,敦促美方反思自身政策、对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形成正确认知。

五论中美关系引发国内外舆论广泛关注。美国知名媒体人、中国问题专家比尔·毕晓普(利明璋)在推介这组评论时说,这些观点对国内受众很重要,对全球受众很重要,在美国也收获了更多支持声音和共鸣。

一论症结所在:

中美关系病了,病根在美国误判了中国

怎么看,怎么办——新华社五论中美关系

当前中美关系困局的症结所在,是美方抱持错误的对华认知,导致错误的对华政策。推动对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首要前提是美方改变对华认知,理性看待中国发展。

美国对华认知错在误判了中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绝非要威胁谁、挑战谁、取代谁。拿“国强必霸”的模板来镜像中国,从战略认知上将中国列为“主要竞争者”,甚至视中国为“威胁”,这就是扣歪了第一颗纽扣。

美国对华认知错在低估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美国幻想“从实力地位出发”与中国打交道,终究是打错了算盘。中国从来不认同“强权即真理”的逻辑,美方在对华问题上的强权逻辑只会激起中国人民更加坚定的回击。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延续至今,面对疾风骤雨,自尊自信自强的中国人民从不缺少骨气、胆识和韧性。

美国对华认知错在误判了世界的潮流趋势。全球化时代,各国利害相关,绝大多数国家都不愿被迫选边站队,更不愿被绑上对抗中国的战车。美国仍不合时宜地将世界当做地缘政治的棋盘,炮制莫须有的“民主对抗威权”叙事,试图拉帮结派推动世界“阵营化”。美国种种举动违逆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自然遭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反对。

原文阅读请戳:症结所在:美方抱持错误对华认知——把握中美关系正确航向系列评论之一

二论当务之急:

越是风高浪急,越要把准航向

怎么看,怎么办——新华社五论中美关系

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深入坦诚而富有建设性,为中美关系改善带来积极乐观预期,为推动双边关系重返健康稳定轨道指明了行动方向。然而,美方在落实元首共识上出现严重的“行动赤字”,甚至与共识倡导的精神背道而驰,采取一连串侵害中国核心利益的恶劣言行,严重破坏中美政治关系基础,损害中美交流互动环境,双方商定的对话合作议程受到干扰,双边关系遭遇新的困难挑战。

落实元首共识不力,看似美国政治诚信和外交执行出现严重偏差,实则源于美国自我认知和对华认知的“心态偏差”。美方纠结撕裂的心态,说到底,就是不甘心接受中国的发展进步,不愿意同中国进行平等对话,以自身霸权逻辑的“带入思维”揣测中国。当务之急是落实好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长久之策则是找到中美相处的正确之道,确保中美关系沿着正确航向前行。

把握正确航向,必须摒弃零和博弈与冷战思维。单极霸权不得人心,集团对抗没有前途,“小院高墙”封闭退步,“脱钩断链”损人害己,把中国当作假想敌,是典型的过度焦虑。美方与其说一套、做一套,在对华遏制打压的所谓“三分法”“三点论”上翻新做文章,不如把精力真正放在践行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上,与中方相向而行,共同推动中美关系重返正轨。

把握正确航向,必须尊重彼此的发展“航道”。美方从战略竞争视角看待和定义中美关系,把中国视为最主要对手和最严峻的长期挑战,是对中美关系的误判和中国发展的误读,只会对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产生误导。正确理性看待对方内外政策和战略意图,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确立对话非对抗、双赢非零和的交往基调,才能确保中美关系发展行稳致远。

原文阅读请戳:当务之急:回归元首共识相向而行——把握中美关系正确航向系列评论之二

三论管控分歧:

有分歧不可怕,但分歧绝不是对抗借口

怎么看,怎么办——新华社五论中美关系

中美要实现和平共处,双方必须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不触犯对方底线红线,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冷静、专业、理性处理偶发事件。

有了管控矛盾分歧的共识,双方还应了解彼此坚守的原则底线、坚定维护的利益所在,明确中美关系中的危险燃爆点,不逾矩、不玩火。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这是双方管控矛盾分歧、防止对抗冲突的关键,也是中美关系最重要的防护安全网。

对于涉及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重大问题,双方务必谨慎处理。对于偶发事件,双方要冷静、专业、理性予以应对。美方要避免被国内极端势力借题发挥、炒作升级、扩大事态,对两国关系构成挑战。

和平共处是两国应共同守住的底线。中方已重申在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上的底线红线、管控分歧和处理偶发事件的原则和精神,中美关系未来是走向对话还是对抗、合作还是冲突,美方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

原文阅读请戳:管控分歧:客观理性守住底线红线——把握中美关系正确航向系列评论之三

四论人心所向:

大国要有大国担当,改善中美关系是对世界负责

怎么看,怎么办——新华社五论中美关系

国际社会普遍希望中美缓和紧张,期待双方可以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相向而行、妥处分歧,找到正确相处之道。

历史已经证明,中美携手可以办成很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在2001年携手反恐,2008年合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16年推动达成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未来在很多相关全球议题上双方合作大有可为。美国各界尤其是商界和民间团体迫切希望摆脱自上而下的桎梏,推动各领域合作重回繁荣发展轨道。

中美关系重返正轨,会让世界更加安全。美方应避免拿“国强必霸”的模板来镜像中国,不要用西方传统大国走过的轨迹来误判中国,放弃拉“小圈子”围堵中国,停止利用涉疆、涉藏、涉南海及台湾议题抹黑打压中国。

中美关系重返正轨,会让世界更加繁荣。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当前形势下,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中美不冲突、不对抗、和平共处,这是两国最基本的共同利益。

原文阅读请戳:人心所向:世界切盼中美重返正轨——把握中美关系正确航向系列评论之四

五论大势所趋:

中国前行之路势不可挡,遏制中国必然失败

怎么看,怎么办——新华社五论中美关系

14亿多中国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决心和坚定步伐无人可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中国前行之路势不可挡,因为中国发展振兴有着强大的内在逻辑;因为中华文明具有强大而坚韧的生命力;因为中国与世界深度交融,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因为中国选择的和平发展道路得人心、合潮流、顺大势。

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这就是当今中国所处的“时”和“势”,就是中国道路在世界舞台上所展现的“道”和“义”。“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中国发展道路合乎一个国家能够取得持续发展繁荣的内在规律,符合国际社会期盼持久和平繁荣的人心所向。

几千年历史证明,中华民族是不信邪、不怕邪的民族,是愈挫愈勇、愈是艰险愈向前的民族。今日中国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上,任何企图阻拦中国前进的图谋都必将归于失败。

原文阅读请戳:大势所趋:中国前行之路势不可挡——把握中美关系正确航向系列评论之五

中美关系的晴雨冷暖,一头连着两国17亿多人民的福祉,一头连着世界的未来。中美关系如何走下去这道必答题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多看看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太平洋,心宽了,路也就宽了。

总策划:傅华 吕岩松

总监制:袁炳忠

策划:倪四义 班玮

监制:冯俊扬 韩墨

统筹:叶书宏 闫珺岩 林小春

主笔:高文成 叶书宏 谢彬彬 李蓉 郑汉根

海报:刁泽 鲁豫

编辑:凌朔 董龙江 高路 马震 樊宇 张涛 华义 刘秀玲 梁尚刚 陈玉芬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7 17:45:3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特朗普当选后,中国这三句话很意味深长
...料图我们也不用回避,特朗普当选后,全世界都很关注,中美关系会怎样?毕竟,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没有之一。毕竟,特朗普1.0时期,中美关系一度很糟糕,这是事实。
2024-11-10 07:55:00
新华时评:让中美关系的“力量源泉”涌动不息
原标题:新华时评:让中美关系的“力量源泉”涌动不息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题:让中美关系的“力量源泉”涌动不息新华社记者 高文成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期两度复信美国友好人士,指出中美关系
2023-09-02 18:49:00
新华社权威快报|《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发布
新华社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9日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澄清中美经贸关系事实,阐明中方对相关问题的政策立场。白皮书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
2025-04-09 15:39:00
新华时评丨当务之急:回归元首共识相向而行——把握中美关系正确航向系列评论之二
...7月3日电题:当务之急:回归元首共识相向而行——把握中美关系正确航向系列评论之二新华社记者 叶书宏世界需要总体稳定的中美关系,中美两国能否正确相处事关人类前途命运,是必须回答
2023-07-03 20:20:00
新华时评:汇聚中美交流合作的正能量——推动中美关系回归正轨系列评论之五
...北京11月13日电题:汇聚中美交流合作的正能量——推动中美关系回归正轨系列评论之五新华社记者谢彬彬前不久,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年度颁奖晚宴上,百岁高龄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获
2023-11-13 19:59:00
新华时评丨拉紧人心民意纽带——推动中美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向前发展系列评论之三
...华网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题:拉紧人心民意纽带——推动中美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向前发展系列评论之三新华社记者谢彬彬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
2024-03-31 09:29:00
...拜登在利马举行会晤。新华社快讯:习近平:中方致力于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没有变,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没有变,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
2024-11-17 08:11:00
...诚播撒了友谊的种子,打破了中美隔绝22年的坚冰,拉开中美关系正常化序幕。“乒乓外交”契合了两国人民希望通过交流交往增进理解的客观需要,是两国人民跨越半个世纪友谊的序曲,成为中
2024-01-08 20:50:00
新华时评丨“四个没有变”彰显中国对美外交格局担当——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系列评论之三
...主席强调中方对美立场的“四个没有变”,即中方致力于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没有变,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没有变,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
2024-12-23 22:48: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中国网10月14日讯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10月1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近期美方宣布对华加征关税等限制措施答记者问。有记者问
2025-10-14 09:25:00
中国网10月14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13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日前发布的关于稀土等相关物项的出口管制措施
2025-10-14 01:03:00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二司负责人就对高通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立案调查事回答了记者提问
2025-10-12 21:44:00
澳大利亚航空公司12日披露,遭黑客窃取的该公司570万客户的隐私数据已被泄露于网络。澳航7月曾通报表示,有黑客通过攻击一个由第三方机构管理的计算机系统
2025-10-12 22:47:00
塞舌尔选举委员会12日凌晨宣布,塞反对党联合塞舌尔党候选人帕特里克·赫米尼耶在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获胜。来源 新华社编辑 徐微微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10-12 13:24:00
Dennis Song高级珠宝2025特别系列在连卡佛发布
今年十月,由华人珠宝设计师Dennis Song于2017年创立的法国高级珠宝品牌Ming Song Haute Joaillerie在连卡佛独家发布2025特别系列-Abyssal Whispers(深海的低语)
2025-10-12 13:33:00
中新经纬10月10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10日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方宣布针对美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限制措施实施反制答记者问
2025-10-11 11:18:00
法国总统府10日晚发布公告,总统马克龙再次任命数日前辞去总理职务的勒科尔尼为新一任总理。公告说,马克龙责成勒科尔尼组建政府
2025-10-11 12:55:00
中国网10月11日讯 据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消息,2025年10月10日,新任驻泰国大使张建卫在曼谷安蓬王宫向泰国哇集拉隆功国王递交国书
2025-10-11 14:22:00
中国网10月11日讯 据中国驻智利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针对日前部分智利渔民对中国渔船进入智海域和靠港表达关切,中国驻智利使馆声明如下
2025-10-11 08:06:00
中国网10月10日讯 据交通运输部网站消息,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就拟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答记者问。问:中方宣布将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
2025-10-10 15:55:00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息,菲律宾棉兰老岛附近10日发生7.4级地震。菲律宾有关机构已发布海啸预警。消息说,地震于当地时间9时43分在菲律宾圣地亚哥以东20公里处发生
2025-10-10 16:04:00
中国网10月10日讯据“中国驻福冈总领事馆”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10日,中国驻福冈总领事馆发布安全提醒:据日本气象厅消息
2025-10-10 14:53:00
他是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李白的粉丝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25年10月9日13:00(北京时间19:00),瑞典学院将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匈牙利作家拉斯洛·克拉斯诺霍尔卡伊( László Krasznahorkai )
2025-10-10 14:53:00
印度药品监管机构8日说,对多家印度药企的最新检查发现,一些制药厂存在违规行为,未按要求检测每个批次的药物原料。此前,已有至少17名5岁以下儿童服用含有毒成分的止咳糖浆后死亡
2025-10-09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