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读报告·看贵州|共建西南岩溶国家公园,推动绿色发展

类别: 发布时间:2025-01-23 06:12: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写在前面:

1月19日上午,贵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贵阳开幕,省长李炳军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推进梵净山、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创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快万山朱砂矿系列文化遗产、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申遗。

近年来,贵州不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在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相互交织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天坑、溶洞、峰林、峰丛齐聚,在这个全球同纬度现存面积最大、分布最连续的原生性亚热带岩溶森林生态系统的公园内你都能看到!

这里就是西南岩溶国家公园。该公园由广西和贵州携手共建,2022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西南岩溶国家公园成为49个候选区之一,是全国唯一的岩溶类型国家公园候选区。

读报告·看贵州|共建西南岩溶国家公园,推动绿色发展

茂兰保护区西面喀斯特森林地貌

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候选区位于云贵高原向广西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是世界上成熟锥状峰丛发育最集中、演化过程最完整、形态最典型的岩溶区,是旗舰物种、珍稀和特有物种的重要栖息地,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的聚集区,是新生代地球演化历史阶段的杰出典范。

在贵州境内,茂兰喀斯特森林、打岱河天坑群、茂兰地质公园等区域,共同构筑起西南岩溶国家公园的重要版图。

荔波县的茂兰喀斯特森林被誉为“中国南方喀斯特”,是地球同纬度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喀斯特原始森林。集山、水、洞、林、湖等景观为一体,有漏斗森林、洼地森林、盆地森林等多种森林地貌景观。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特有植物 45 种,国家级保护动植物共 173 种,是一个巨大的生物资源 “基因库”。

读报告·看贵州|共建西南岩溶国家公园,推动绿色发展

位于平塘县的打岱河天坑群,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由猫底坨、打岱河、倒坨等12个大小不等的天坑组合而成,其深度均超过500米。打岱河天坑是其中最大的天坑,南北走向长度约1800米。其体积巨大,四面绝壁险峻,四周悬崖峭壁,坑内原始森林茂密,底部草木繁茂,珍稀动植物众多,极具科学考察和旅游价值。

茂兰地质公园以丰富的地质遗迹和自然景观闻名。这里有壮观的峰林、峰丛,神秘的溶洞和地下河等喀斯特地貌,还有许多珍稀动植物。它完整展现了大陆型热带—亚热带锥状喀斯特的地质演化和生物生态过程,是研究喀斯特森林植被及生态系统的理想之地,也是探索喀斯特地质奥秘和自然风光的绝佳去处。

读报告·看贵州|共建西南岩溶国家公园,推动绿色发展

“高质量创建西南岩溶国家公园有利于筑牢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荔波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积极开展本地资源调查、新物种资源调查等工作,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和管理办法,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等手段,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施策,有效保护生态系统,积极推进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创建工作,为全球岩溶生态系统立体化保护提供中国样本。”省人大代表, 黔南州荔波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向宗洋表示,“国家公园”的品牌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保护与发展更加相融合,发展空间更巨大,进一步增加旅游市场份额,更有利于促进荔波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荔波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发挥积极作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安慧 陈祖嘉 周梓颜 周睿

编辑 胥芬芳

二审 杨韬

三审 覃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23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读报告·看贵州|申遗!贵州三叠纪化石群里的贵州文化
...告指出,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推进梵净山、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创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快万山朱砂矿系列文化遗产、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申
2025-01-22 23:27:00
...成功举办。探索低碳发展基础工作与能力建设。面向推动岩溶碳汇开发利用的国家重大需求,贵阳市在全国率先开发人工造林种草增加岩溶碳汇监测核算标准及方法学,对于贵阳市乃至贵州省在全国
2023-07-14 03:56:00
“奋进贵州”: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农业压舱石、县域生态经济风向标。” 周华委员:加强岩溶洞穴科学利用 发挥自然瑰宝价值省政协委员周华“贵州位于中国南方喀斯特中心地带,岩溶洞穴分布广泛,目前在旅游、算力基地建
2025-01-19 22:33:00
...。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持续推进梵净山、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创建。加强重点区域石漠化综合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600平方公里、营造林415万亩,综合治理
2025-01-19 10:59:00
贵州山核桃群落被确认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物研究所技术团队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范围开展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创建区综合科学考察时,发现面积超过10公顷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贵州山核桃群落。该技术团队在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广西
2024-08-25 00:51:00
...群众。晴隆县生态成果新转化,城乡环境变模样晴隆县属岩溶峡谷区,是石漠化的典型区域,在实施石漠化治理进程中,晴隆立足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引进马尾松、杉木、桤木、柏木等品种,合理布
2023-07-07 05:55:00
...国家战略关键矿产增储和绿色提取提供理论技术支撑。“岩溶碳汇”研究团队:聚焦国家“双碳”重大目标,2021年获批省委改革办重大调研课题,以此为契机,开展岩溶碳汇观测站建设,力争
2023-09-02 04:09:00
广西新发现!超500平方公里原生性亚热带岩溶森林
...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林业设计院等技术单位联合开展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广西)创建区综合科学考察时,发现茂兰—木论片区保存有一片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的原生性亚热带岩溶森林。经查阅文
2024-07-13 18:20:00
...着建设者们的汗水与智慧。建设故事新技术凿通超大富水岩溶位于黔南州荔波县全长12734米的朝阳隧道,是贵南高铁重点控制性工程,也是贵南高铁Ⅰ级风险管理隧道。2022年5月8日,
2023-08-31 05:03: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与洞穴对话,让心跳共鸣!绥阳双河洞景区山地运动项目引外省游客奔赴热潮
多彩贵州网讯 随着洞穴攀岩、户外探险等运动形式的持续走热,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再满足于传统观光,而是渴望在沉浸式的自然互动中突破自我
2025-11-05 16:50:00
大皖新闻讯 大皖新闻记者11月5日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教授汪毓明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利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环绕器的磁场和等离子体观测数据
2025-11-05 16:52:00
多方联动 落难大鸨成功获救
河北新闻网讯(邸笑媛)11月2日,深泽县留村乡纸房村一名村民上班途经田间道路时,发现一只翅膀低垂、无法正常飞行的大鸟。考虑其可能受伤需要专业救助
2025-11-05 11:06:00
美丽新区随手拍 凤凰河公园秋意浓
鲁网11月5日讯当深秋的风掠过凤凰河公园,银杏叶便成了大自然最慷慨的调色笔,将叶片晕染成澄澈的金黄。那扇形的叶片在阳光下舒展
2025-11-05 11:07:00
鸟眼里的5A级景区!候鸟迁徙大军又来河南过“寒假”
大河网讯 秋末冬初,霜冷长河,河南的绿水青山间迎回了一群远道而来的“老朋友”。处于候鸟迁飞通道上的河南,每年迁徙过境的鸟类达几十万只之多
2025-11-05 12:37:00
吉林大学7名队员出征南极 参与中国第42次南极科考
11月1日上午,中国第4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号与“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从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启航,向着南极进发
2025-11-05 12:53:00
第33届肠内菌群研讨会成功召开 聚焦“肠道菌群与神经科学”
10月24日,由公益财团养乐多生命科学基金会主办的"第33届肠内菌群研讨会"在东京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以"肠道菌群与神经科学"为核心主题
2025-11-05 13:58:00
“一个蛋也不能少!” 十堰青龙山近万枚恐龙蛋化石首次实现“身份证ID”
“一个蛋也不能少!”记者11月4日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
2025-11-05 08:53:00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映象网记者 李书宝 三门峡台 周泽健)渑池县段村乡的牛心柿迎来采摘期,果香四溢,映衬出大山深处特有的秋韵
2025-11-05 10:12:00
童视界 科学周刊|太空小鼠今天随神二十回家
10月31日,4只小鼠经过严格的选拔随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赴太空。它们的编号分别为154、186、98、6,但它们还没有名字
2025-11-05 07:24:00
《中国日报》聚焦人参,带你走进长白山深处的“放山”传奇
近日,中国日报风物图志以整版图文稿件和视频报道的方式,带领大家跟随长白山“参把头”走进林海深处,解锁“放山”传奇,品味人参的药用奥秘
2025-11-04 23:44:00
最近,一家藏在贵州凯里深山里的动物园,硬是凭着口碑火出了圈。它没有华丽的设施,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却吸引网友们争相前来打卡
2025-11-05 03:24:00
在花漾菏泽 爱牡丹之都丨秋风吹过曹州,菏泽披上“黄金甲”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李昊)深秋的菏泽,处处皆是温暖又明亮的油画色彩。菏泽城区环城公园、曹州老城等景区内,道路两旁的树叶交织晕染
2025-11-04 18:16:00
11月3日,央视新闻客户端以《汾河迎迁徙候鸟太原多举措守护“空中来客”》为题播放了一条短片,报道了汾河太原城区段迎来迁徙候鸟
2025-11-04 19:05:00
巢湖西岸稻田飞来“国宝”黑鹳
大皖新闻讯 11月4日下午两点左右,庐江县白山镇巢湖西岸的白石天河河边稻田里,巢湖生物资源调查团队成员拍摄到两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
2025-11-04 19: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