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AI“复活”逝者成完整产业链,谁有权利使用?应用边界在哪?专家解读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22 10:00:00 来源:新黄河

在一段视频中,奶奶笑容慈祥,声音略微沙哑,带着浓浓的湖北口音,可实际上,这位奶奶已经去世几个月了,我们看到的影像,只不过是依靠AI技术“复活”的虚拟人。一段段毫无表情的数字代码,就编出了奶奶生前的音容笑貌,这是目前AI界超级炫酷的“复活黑科技”。

其实,这类靠AI技术“复活”亲人的案例远不止这一个,这种用AI技术让逝者“归来”的行为,是在传递思念还是消费逝者?有哪些潜在风险?是否涉嫌违法?应用的边界又在哪?

“穿越生死只为‘见’一面”已成完整产业链

记者通过搜索发现,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AI复活人物视频的博主,有不少都在经营AI复活业务,还有的培训收徒。不少开展此类业务的账号,有的声称可以“定制数字亲人视频,只需1张照片,用时1天内”,有的账号甚至还制作了教程视频。

AI“复活”逝者成完整产业链,谁有权利使用?应用边界在哪?专家解读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AI复活亲人”已经形成相关产业链,有代理发布相关视频吸引目标客户,有制作团队专门收费制作相关视频。有从业者说,AI“复活”已故的亲人,一个月甚至能接到七十多单,这个市场的需求难以想象。

从业者:一张照片一段录音就能“复活”

所谓“AI复活”,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逝去亲人的文字描述、图片、视频和声音资料输入AI算法模型,从而模拟生成一个数字人形象,拥有逝者的性格、记忆、图像、视频和声音。

记者发现,目前在一些电商平台有部分商家已经推出了AI“复活”亲人的服务,其中有的商家写着:只需一张照片+一段录音,让你爱的人,永远陪伴你,此类的服务价格也是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AI“复活”逝者成完整产业链,谁有权利使用?应用边界在哪?专家解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赵精武:如果能够及时获得死者近亲属的同意,这种技术的应用方法,也未尝不是一种缅怀亲人的方式,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比如说在老照片模糊,或者生前没有留下任何影像的情况下,以AI技术修复老照片或者这些视频,反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死者近亲属内心的遗憾。

据记者了解,目前利用AI技术制作的虚拟数字人除了能实现亲人“复活”、老照片复原等功能外,虚拟数字人这项技术已经在影音娱乐、电商带货、虚拟社交等行业领域广泛应用。专家表示,无论技术以何种方式创新,都不应当以牺牲公民的基本权利为代价,技术发展的前提应当是“技术服务于人,服务于社会”。

AI“复活”逝者成完整产业链,谁有权利使用?应用边界在哪?专家解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赵精武:虽然AI技术“复活”死者的争议很大,但是如果这样的技术应用在寻找拐卖儿童领域,未尝不是造福社会的一种技术方法。因为儿童的成长可能会导致原有的旧相片难以发挥寻人作用,因为孩子会越长越大,那么利用AI技术预估被拐儿童长大后的样子,或许更有助于发现被拐卖的儿童,实现技术的良性治理。

“数字人”技术尚不成熟 警惕过度依赖

AI“复活”技术,对很多人来说是一剂良药,专家也表示,如果仅仅是满足个人的思念,既没有突破人伦道德的底线,也没有用于商业甚至犯罪目的,就无需过度焦虑。但是“数字人”技术尚不成熟,如果过度依赖也会适得其反。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中心主任曾毅介绍,采用人工智能去模拟或者是克隆真人的技术,专业领域称为“数字人”或是“数字克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所谓的“数字人”其实只是一个信息处理的工具,它与真人或者真人拥有的智慧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数字人”并不能看作是真实人类的复刻。

AI“复活”逝者成完整产业链,谁有权利使用?应用边界在哪?专家解读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中心主任 曾毅:现在的科学技术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水平,现在的“数字人”技术就是真实人的一个非常浅层的、表象的数字映像,但是其实跟真实社会当中的人,以及他所拥有的智慧,以及你在跟他对话的时候你期待原本的这个人表现出来的智慧,其实都是有千差万别的。

据介绍,目前的“数字人”技术很容易让公众产生一些幻想,甚至走进一个心理误区。假如一些人是希望通过与“数字人”交流的方式来达到慰藉自己心灵的目的,这种方式本身就存在很多隐患。

AI“复活”逝者成完整产业链,谁有权利使用?应用边界在哪?专家解读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中心主任 曾毅:比如说,拥有了“数字逝者”的时候,会不会使得人长期沉迷于与“数字逝者”之间的交互,从而对心理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这个是“数字逝者”的这项人工智能的应用技术可能给社会带来的长期的、潜在的隐患,也是我们是否应当开发这样的人工智能技术必须去思考的伦理道德的问题。

“网友用AI复活已逝明星”引发争议

“黑科技”赋予逝者“数字化永生”的能力,让我们可以和想念的人以新的方式“重逢”,慰藉相思之苦。不过,现在也有从业者将这门生意对准了已逝的明星。

近日,“网友用AI复活李玟”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阅读量超过8000多万。在这个话题相关的视频中,已经去世8个月的李玟被网络博主利用AI数字技术“复活”,画面中还原出了李玟生前的声音和影像。

记者发现,网络上被AI复活的还有张国荣、高以翔、乔任梁等已经逝去的公众人物,虽然画面中他们衣着各异,但是面对镜头时表达的内容都大同小异,首先是向粉丝问好,再诉说对粉丝的思念等暖心、激励的话语。

“复活”视频再传播 家属表达强烈不满

针对网络上出现大量被AI“复活”的已逝明星视频,他们的家属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3月15日,高以翔生前经纪人转达高以翔家人的意见称,不希望高以翔肖像被他人任意使用,严厉地谴责并坚决抵制该行为,若不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家人会采取法律行动。同时,其家人也呼吁粉丝朋友们保持理智,切勿轻易相信涉事博主发布的信息。

3月16日,针对儿子肖像被侵权使用一事,乔任梁的父亲表示不能接受,这让家人感到不适,希望制作该视频的网络博主尽快下架相关内容。

专家解读:到底谁有权利用AI“复活”逝者

AI复活亲人这项技术和服务,用来抚慰和缓释遗憾的同时,情感、伦理和法律方面的争论,也随之而来。比如,谁有权利用AI“复活”逝者?产生的数据属于何种权益?而一些无关人员未经亲属同意,擅自用公众人物逝者信息制作AI视频,是不是有打着怀念的名义有侵权炒作之嫌?使用AI技术“复活”逝世明星,这种行为到底合法不合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赵精武:如果没有经过死者近亲属同意的话,那么擅自利用AI技术复活死者的行为就属于非常典型的侵权行为。因为逝者的肖像、名誉权仍然受到法律的保护。

我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四条明确规定,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死者没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经死亡的,其他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AI“复活”逝者成完整产业链,谁有权利使用?应用边界在哪?专家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执行院长 法学院副教授 张吉豫:在法律里面特别规定了,逝者可以由他的配偶、子女、父母来去行使相应的权利,去保护他的肖像权。同时实际上也要去看生成的内容,如果生成的内容里面明显带有侮辱性,或者是进行了一些明显会有损于已逝明星的名誉的行为,还可能涉及到侵犯他的名誉权等其他的问题。如果再用这种明星的口去说出一些虚假的信息、误导公众的信息等等,制造者、传播者要承担相应的传播虚假信息的法律责任。

专家介绍,数字复活是生成式AI技术落地应用的一个细分领域,在新技术被广泛应用的同时,也要充分保障及尊重个体情感和人格尊严。

AI“复活”逝者成完整产业链,谁有权利使用?应用边界在哪?专家解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赵精武:在没有取得近亲属同意的情况下,AI视频的生成人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些责任的类型可能包括对逝者的肖像权的侵犯,对于逝者的生前的著作权的侵犯,比如逝者生前一些拍摄的视频,也会受到国家著作权法的保护,同时这些相关的内容也构成了对逝者的个人信息权益的侵犯。这三种权益按照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生成AI视频的人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括不限于赔礼道歉以外的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方式。

我国出台系列政策措施规范人工智能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风险。为此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人工智能走上“科技向善”的健康发展道路。

2019年,中国就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2021年进行细化,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此外,在2023年正式实施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为深度合成服务划定了“底线”和“红线”。

专家建议AI技术产品应用前进行伦理审查

专家表示,AI技术风险的预防需要通过立法、技术更新、行业自律等方式实现协同治理,要引导人工智能产业按照以人为本的方向良性发展,可以通过科技伦理审查制度、人工介入制度等措施来填补治理方面的空白,规范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发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精武表示,在人工智能技术产品投入应用之前进行伦理审查,并且进行一个动态化的跟踪,对于一些高危可能涉及对人身权益有重大侵害的人工智能,需要及时提供人工可以随时介入的渠道。

AI“复活”逝者成完整产业链,谁有权利使用?应用边界在哪?专家解读

专家也建议,针对数据隐私、AI诈骗、伦理争议等问题,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相关的行业领域也要保持自律,每一位从业者都应守住法律和道德底线。

来源:央视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2 12: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AI数字“复活”,您听说过吗?当然,这里的复活是加引号的,简单来说,就是指用逝者生前的照片、视频、文字记录等历史数据,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化模拟再现已故人物的声音、影像、行为等
2024-04-06 08:57:00
联通在线召开星空科技论坛,开启XR产业全新生态
...为大会致辞,表示如今的XR产业整体繁荣发展,离不开各个产业链环节和生态的通力协作,希望能与诸多生态方一起协同构建XR产业技术、产品及产业落地,共同推动XR进入大众视野。联通在
2023-09-01 16:12:00
...律界人士建议,有关部门对AI“复活”的需求和其衍生的产业链要保持关注、合理辨析,在现行法律法规基础上做好数据保护、涉诈犯罪风险预防等方面的监管。此外,普通群众在面对诸如AI“
2024-04-08 06:55:00
赋能医学研究与产业转化 《2024年中国实验小鼠行业蓝皮书》正式发布
...生态协作为路径,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从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政策支持等多个层面深入探讨了实验动物行业的核心议题,以及中国实验小鼠行业的未来发展路径和趋势。多维度深度剖析全景
2025-03-27 07:32:00
...成本不断降低,“AI复活人物”技术得到应用,且已成为产业链,甚至在未来,每个人都可以实现“数字永生”。不时有网络曝光,有人因怀念逝者,采用“AI复活亲人”,让爷爷奶奶、父母、
2024-03-18 06:30:00
起底“AI复活”乔任梁等明星背后产业链:“复活”名人成引流手段,收费100到数万元不等
...星新闻记者调查发现,目前“AI复活亲人”已经初步形成产业链,有代理或者专门人员负责发布视频引流吸引目标客户,有专门人员进行视频制作,甚至已经有了专门话术用于与目标客户进行沟通
2024-03-19 09:40:00
福州开始兴起!有商家提供“AI亲人复活”服务!
...的需求迅速上升,甚至于,“AI复活亲人”已经形成相关产业链,短视频平台上,还出现了“收徒”传授AI复活技术的培训班,“复活”教程最低只需要几元钱。“目前这是个风口,实在太热门
2024-04-01 17:48:00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专家解读]做好工旅融合 激发市场活力蒋莉莉当前,疫情防控措施优化,消费市场升级,一二三产融合态势明显,数字科技贯穿生产生活生态等因素进一步打破传统市场需求格局
2023-01-15 05:36:00
首届青年科学家创新发展大会人工智能青年科学家论坛成功举办
...人才培养等提出了专家观点。论坛举行了“人工智能算力产业链项目”签约仪式,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科研、产业机构代表与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济南超级计算中心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3-11-24 17:5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海洋周展览会上 一个“小家伙” 照见渔业大未来
展览会现场,“智能水下捕捞机器人”吸引众多嘉宾关注。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元晖)昨天一整天,来自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博士生林鹏
2025-11-09 08:31:00
中国车载CT临床应用标准体系在厦发布
中国车载CT临床应用标准体系在厦发布。(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11月7日,由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影像科主任汪建华教授团队牵头制定的中国车载CT临床应用标准体系发布会在厦门举行
2025-11-09 08:31:00
三明永安:举办明台(永安)童谣之旅主题活动
东南网11月9日讯(通讯员 吴梦茜 刘蕊 文/图)11月8日下午,明台(永安)童谣之旅主题活动在永安市曹远镇霞鹤村成功举办
2025-11-09 09:41:00
11月7日,“投资静安,赢接进博”静安区2025年进博交易会暨招商推介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活动中,数字王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字王国”)与静安区大宁功能区签约落地
2025-11-09 10:14:00
“人民咖啡馆”声明致歉!将迅速调整更名
据向阳视频,近日,全国多地出现了以“人民咖啡馆”为店标、且装修高度相似的店家,引发争议。11月8日,要潮人民咖啡馆在社交平台发布声明
2025-11-09 11:09:00
11月8日,在“数联全球·文聚浙里”——文化“新三样”交流展示活动现场。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管平潮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采访时表示
2025-11-09 11:54:00
六安天河东路大量行道树树根被钉上螺丝钉 园林部门报警
大皖新闻讯 2024年5月1日,大皖新闻曾以《奇怪!马路外侧约千棵香樟树树根被钉上钉子,有儿童被划伤手!事发六安》为题
2025-11-09 13:40:00
专家解读庐州塔为何高度超400米?
大皖新闻讯 11月9日上午,400米大气环境气象梯度观测塔项目——庐州塔正式启动建设。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共同支持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建设
2025-11-09 13:43:00
编者按: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
2025-11-09 13:49:00
肥东公安“空地”联合,雨夜找回走失老人
大皖新闻讯 雨夜的野外,八旬老人意外走失。在这危急时刻,合肥肥东县公安局运用无人机“热成像”技术,“空地”联合,历经2个多小时的紧急救援
2025-11-09 16:03:00
爆火奶皮子糖葫芦吃出糖化脸?好吃但别贪嘴
最近,“跨界美食”奶皮子糖葫芦火了。它把奶皮子和山楂融合,再裹上一层脆糖壳,口感层次丰富,圈粉很多年轻人。不少人要排队
2025-11-09 16:03:00
福州三名消防“冠军”背后的守与念
福州新闻网11月9日讯(记者 杨玉娟)熊熊烈火中,熊尚文跃入居民楼里救出被困人员;国旗台下,卓昕迈着铿锵的步伐;救援通道中
2025-11-09 16:14:00
湖南华容:“猫守屋顶”人守店 团洲小店焕新生
2024年6月,华容县团洲乡的雨断断续续下了很久。刚入7月,本是“双抢”的关键节点,杨新丽正准备下地干活,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喊“涨水了”
2025-11-09 18:08:00
编者按: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
2025-11-09 20: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