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潮声丨被“悟空”带火的山西古建,何以千年不朽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8-31 15:32:00 来源:杭州网

潮新闻讯 为了登临嵌于峭壁间的悬空寺,游客早早定好闹钟“掐点”抢票;隰县小西天山脚下的宣传海报前,一位父亲激动地拿起手机给儿子和“悟空”拍照留念;大同云冈石窟景区,和佛像“击掌”拍照的游客排起长队……

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下称《悟空》)一上线就爆火出圈。而与游戏一同“刷屏”的,还有“古建大省”山西的古刹、牌楼、石窟、宝殿……游戏中,以山西古建筑为原型的场景造型多达二十余处,高度还原的中式古建筑成功吸引了公众目光,也让山西各大取景地的旅游热度暴涨。

正所谓“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省作为全国古建筑保留最多的省份,被称作是“中国古建筑的摇篮”,可以说只要仰起头来,这里处处都是历史的痕迹。云冈石窟、悬空寺、应县木塔、小西天、玉皇庙……

山西古建到底有何魅力?饱经历史风霜的文物瑰宝何以流传千年不朽?面对这波“悟空热”,文物保护和文旅宣传的平衡又该如何把握?近日,潮新闻记者探访山西多处古建,对话多位文物保护工作者,挖掘古建筑背后的故事。

潮声丨被“悟空”带火的山西古建,何以千年不朽

大同云冈石窟景区。潮新闻记者 王晶 摄

《悟空》27大取景地

山西古建门票“手慢无”

“久等了,让我们跟着《悟空》游山西。”随着《悟空》游戏的爆火,山西文旅紧跟着推出多条同款旅游线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打卡。美团数据显示,游戏上线当日,山西景区的旅游热度环比增长156%,被誉为“古建筑爱好者天堂”的山西被网友们戏称“赢麻了”——凭借丰富的文物古建景观,山西成为游戏中古建出镜率最高的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在各省市36个取景地里,山西占了27个。

在北岳恒山脚下,远远就能望见嵌于峭壁间的悬空寺,大约30根直径不足10cm的纤细木柱,不规则地散立在岩石上,向上支撑着数十吨重的阁楼栈道。山脚下立着一块巨石,上面镌刻着诗仙李白留下的“壮观”二字,密密麻麻的游客在此前争相留影,人群里发出阵阵感慨:“真是壮观,简直巧夺天工!”“1500年的历史,古人到底怎么做到的?”“原来《悟空》里的场景,都是真实存在的。”……

潮声丨被“悟空”带火的山西古建,何以千年不朽

嵌于峭壁间的悬空寺下,游客争相驻足拍照。潮新闻记者 王晶 摄

巨石旁,登临悬空寺的游客排起了迂回数百米的长队。目前,悬空寺每日登临票线上线下各发放1500张,线上门票则需提前一天预定。为了能够近距离体验悬空寺的险峻,来自西安的崔女士早早就定好了闹钟“掐点”抢票,“景区在前一天早上7点半准时放次日的登临票,我提前5分钟就进入小程序疯狂点击购票,等支付完退出短短几秒时间,已经显示售罄了。”崔女士直呼:“比周杰伦演唱会门票还难抢!”

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有些游客线上没抢到票,早上五六点便在景区门口等待购票,“天刚亮就有人过来排队了”。而悬空寺实时至多容纳150人左右登临,达到容载量后一出一进,排队等上1个小时后才登上“峭壁”在当下也属于“常规操作”。

而被《悟空》带火的不止大同悬空寺,隰县的小西天同样复刻了一票难求的“盛况”。

小西天原名千佛庵,位于隰县县城西1公里的凤凰山巅,因大雄宝殿内塑有佛像千尊得名,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群山环绕的黄土坡上,古老的建筑与绚丽的悬塑相得益彰,堪称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悬塑绝唱”。

“小西天土地,在此恭迎天命人——”小西天景区的广播里不断回响起《悟空》游戏原音,景区入口处挂满了游戏宣传海报,不少商家也推出了帆布袋、扇子等周边文创产品。“道入西天”的山门前,绵延几百级、几近90度的台阶上,游客摩肩接踵……截至目前,小西天暑期接待量达到7万余人次,同比去年增长了300%。

潮声丨被“悟空”带火的山西古建,何以千年不朽

隰县小西天游戏宣传海报前,一位父亲拿起手机给儿子和“悟空”合影。潮新闻记者 吴馥梅 摄

之前几乎无人问津的小西天,如今“高朋满座”。年轻的志愿者姑娘为了更好地为游客讲解,“猛灌”悬塑历史;沉浸在“极乐世界”不肯离去的游客,耽误了保安大叔的交班时间,“客人来了,哪有赶人的道理?”大叔也只是安静地坐在那儿等候;久居深山的寺内僧人,面对远道而来的游客不善言辞,略带局促地笑脸相迎……

因为《悟空》来到山西的还有不少自媒体人,江苏的旅游博主“曹九”便是其中之一。“虽然出发前10天就开始‘恶补’古建知识,但现场切身感受之后,发现自己了解到的只不过是皮毛,不足千分之一。”此行颠覆了“曹九”对山西的固有印象,这里远不止煤矿和醋,蕴藏了太多文化宝藏。

“我想我会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去记录分享在山西的所见所闻,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到古建筑背后的人和故事。”“曹九”的心路历程,亦是当下众多游客的真实感受。

“飞檐走壁”为古建筑“把脉治病”

千年文物背后有这样一群守护者

今年60岁的小西天悬塑艺术博物馆研究馆员王进已经在此“驻守”了45年。1979年,他进入小西天文物管理所,正式开启了他的“守护之旅”——

从门票售票员,到巡逻检查、拍摄相片,再到文物研究、撰写著作;从曾经的小西天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到隰县文物旅游局(现隰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虽然王进的工作内容和岗位几经变迁,但初心却一直没变。一潭碧湖旁的数百级台阶,他已爬过数不清多少次,“有时候一天要来回几十趟”。

对王进来说,最怕的是“阴雨天”。与其他文物古建不同,小西天建于湿陷性黄土山头上,雨水一刷就会冲出个大坑,因此基础加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每到雨季,王进的心就悬了起来。有时候半夜突然下起雨,他也会连夜爬起来,披上雨衣拿上手电筒上山排查隐患。

潮声丨被“悟空”带火的山西古建,何以千年不朽

王进讲解小西天大雄宝殿内的千尊佛像。潮新闻记者 吴馥梅 摄

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是王进最忙碌的时候,因为这是本地居民的“烧香高峰期”。为了看护好小西天,他已经40多年没有和家人一起吃过年夜饭。聊起大雄宝殿内的千尊佛像,王进如数家珍,“不到170平方米的小小殿堂内,有1900多尊彩塑,而且每尊佛像的姿态都不一样,可以说是‘悬塑绝唱’,绝无仅有。”

今年9月份就要退休的王进仍留有遗憾——大雄宝殿旁的文物修复室内,立着6个大柜子,里面摆放着500多个从悬塑上掉落的小物件儿,在2014-2018历时5年的塑像修复工作中,已有大量构件被恢复至原位,但柜内保存的这些,却再无法“找到家”,“悬塑构件一旦掉落,雨水与黄土混成的泥浆,便会瞬间将空隙堵住,很难找到原先的位置。”

潮声丨被“悟空”带火的山西古建,何以千年不朽

文物修复室内,摆放着从悬塑上掉落的小物件。潮新闻记者 王晶 摄

从青春韶华到白发苍苍,木骨泥胎的千尊佛像,见证了王进大半生的守护。而在几百公里外的太原,75岁的“斗拱爷爷”王永先,同样与古建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永先把自己的工作比喻成给古建筑“看病”的医生,通过诊断救治,让“风烛残年”的古建筑们“延年益寿”。从1972年参加工作至今,他已经踏遍山西境内大大小小上千处古建现场——

一把折叠梯、一根细绳系、一副卷尺,仅凭借简单的设备和保护措施,王永先就能熟练地爬梁上架“飞檐走壁”。他在梁上测量,下面的同伴则拿纸笔记录,见过佛光寺屋檐角落里被手电筒光“惊动”的蝙蝠,也触摸过应县木塔横梁上留存近千年的尘土,这就是他的工作日常。

过去,王永先习惯把大摞设计图纸和修缮技艺口诀本保存在地下室,但20多年前的一场大水,无情吞噬了他积攒多年的学术成果,被淹后的线条、字迹模糊不堪,他心疼不已,“比割我的肉还疼”。如今,图纸和笔记被他摆在了家里最高的地方。

“每座寺庙、木塔都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对王永先来说,古建筑并不是冰冷的木石结构,而是一个个饱经沧桑的“老者”。

让他记忆最为深刻的,是40多年前的某个夜晚。1973年,山西开展了对全省壁画的大规模临摹工作,王永先也因此在始建于北魏、于唐朝重建的佛光寺里待了近300天。9月中旬某天夜里9点多,他拿着笔记本独自走出漆黑的大殿,抬头看见圆月后回眸的一瞬,仿佛产生了幻觉——眼前,一位白胡子的唐朝老工匠,正在殿内向儿孙传授手艺,“当时我好像穿越回1000多年前,头顶的那轮是唐朝的月亮。”

如今,年逾古稀的王永先并没有停止“古建人”生涯。在年轻人建议下,退休20年的他选择出现在镜头前,拍摄关于古建筑的短视频,为了能进行更多实景教学,他在70多岁的年纪去考了驾照,“‘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灵魂,所以我用它来当网名。”如今,被无数网友爱戴追捧的“斗拱爷爷”,期待在大家好奇和欢笑之余,中国古建筑也能在更多关注中闪耀。

潮声丨被“悟空”带火的山西古建,何以千年不朽

王永先拿着亲手制作的斗拱模型。潮新闻记者 王晶 摄

当然,为文物“保驾护航”缺不了更为先进的现代技术。从早期坍塌石窟的加固,到后期减缓风化的防水工程、环境工程,云冈石窟的保护就极为典型,“我们具备强大的数据监测系统,石窟内安装有近600个智能设备,用以实时监测湿度、风速、岩体裂隙、倾角形变等数据。”云冈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与监测中心副主任闫宏彬表示。

“山西现有古建筑2802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在潮新闻记者走访过程中,遇到的每位山西文物工作者都能精准无误地复述这两个数字。或许,这些前人倾注心血的传世之作,是涌动在他们内心最深处的自豪和荣耀,也是肩上担负的责任与使命。

捍卫“不可移动文物的博物馆”

文化传承需唤发“新生力量”

一座座古建筑,承载着代代山西古建人的期待与梦想。《悟空》游戏热度加持下,山西古建无疑迎来了一波“泼天富贵”。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笑宇认为,从爆款游戏到文旅出圈,这让山西许多以往并非知名旅游景点的古建筑,有机会进入了大众视野,这证明通过IP赋能带动文化旅游是关键因素。与此同时他表示,山西古建要想承接住这波流量,还需要持续发力,“一方面要进行联名品牌宣发,推出一些周边文创;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旅游配套服务品质提升,如特色民宿、餐饮、主题沉浸式旅游等等。”

潮声丨被“悟空”带火的山西古建,何以千年不朽

小西天大雄宝殿内的悬塑。潮新闻记者 吴馥梅 摄

但文旅热度之外,我们又该如何保护好流量的“光环”下的古建筑?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会否产生矛盾?

“我们的古建筑受到外界关注是好事,也是迟早的事。”在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院长路易看来,这波“悟空热”虽来得突然,但山西古建因此“出圈”并不让他意外。他认为,古建保护与文旅发展并不冲突,重要的是不能一概而论,应区分对待,做到“一宝一策”。

以大同云冈石窟为例,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单位,历经多年运营,不论是监测保护、展示利用还是公共服务,都已配备专业完善的团队,“面对激增的游客,它能成熟应对,不存在解决‘质’的问题,关键在于后期如何更好调整人力和配套服务去做好‘增量’。”

而高平铁佛寺,情况就大有不同。文物主体尚在修缮,并不具备对外开放的条件。“就好比是一个尚未康复的病患,怎能承接高强度的旅游接待?”路易表示,对这类古建而言,首先要完成文物修缮工作,以保护为前提,再谨慎考虑对外开放或限流开放。

潮声丨被“悟空”带火的山西古建,何以千年不朽

大同云冈石窟一处。潮新闻记者 王晶 摄

“山西是一座巨大的不可移动文物博物馆,这些古建筑就像一个个‘文物标本’,我们不可能一瞬间把所有‘文物标本’都变成可以公之于众的‘展品’,大家应该有这样的共识。”言语中透露出路易内心的无奈,一组数据也揭示了山西文物保护当下面临的困境——

截至目前,山西省共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531处、省级文保单位779处、市县级文保单位12229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4万余处,其中“低级别”文物占比高达97%。而不同级别文物在保存状况、管理情况等方面差异较大,呈“倒金字塔”状:“高级别文物”处于塔尖,数量少、“待遇”好;“低级别文物”则处于塔底,数量大、“待遇”差,形成了“冰火两重天”的反差局面。

“文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块砖、一片瓦都有保护的意义。”路易坦言,《悟空》爆火,向外界极大推介了山西古建,但取景的27处与总体数量比起来,不过是冰山一角,他希望能有更多被人们看见。

而要保护好文物,关键在于传承,需要更多新鲜血液注入。不少山西古建人说,干这个行当的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择一业、终一生”,他们用一生守护,将技艺代代传承,“三代人守一座庙”在山西不算什么稀奇事。

据悉,山西省自2022年开始实施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培养计划,学生毕业后直接到县(市、区)及以下文物保护事业单位定向就业。今年,全省免费培养的文物全科人才由山西大学试行招生,招生计划106人,招生专业为考古学(文物全科),专业分为考古学和文物建筑两个方向。

“现在咱们院80后都当副院长了,90后成了院里核心骨干,00后有可能是一些项目的负责人,刚毕业的博士们踊跃报名院里新发布的招聘岗位……”这些都令路易欣喜,他也期待将来能有更多年轻人关注并参与文物保护工作,“文物保护队伍的建设,需要纳入年轻的高端人才,不仅要有好的工匠,同时还需要建筑史、艺术史、宗教史乃至高端科技领域的专业人才。”

近年来,科技在文物保护工作中起到关键性作用。高光谱成像仪、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等高科技设备,能对文物质地结构、工艺信息等进行无损检测分析。借助多图像三维建模、3D打印等技术手段,可以高精度、快速获取文物三维几何数据,为修复工作提供帮助。

与此同时,文物保护也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2017年,山西省率先在全国开展“文明守望工程”,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资、认养、创设博物馆等多种形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今年初,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管理中心成立,提供了文物保护经费投入的新渠道。接下来,山西省还将成立省文物保护基金会,以公募形式接纳社会捐赠。

山巅平原,闹市乡间,无数前人垒木为梁、砌土成墙搭建而成的古建筑屹立于在山西土地上。《悟空》的腾空出世,无疑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些流传千年的古建筑。然而,文物古建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并非一朝一夕的流量倾泻,也并非短短数月的旅游热度。在未来,如何让千百年积淀的古人智慧焕发出新的光彩,始终是摆在我们眼前的重要课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31 17: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社太原8月21日电(记者 胡健)中国国产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20日在全球同步上线以来,“黑神话悟空中的山西古建筑”等与山西古建相关的话题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古建专家对此表
2024-08-21 12:10:00
“跟着悟空游山西”吸引海内外游客
...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深挖文化底蕴 定制文旅产品“跟着悟空游山西”吸引海内外游客本报记者 马睿姗应县木塔。云冈石窟游人如织。游客体验悬空寺栈道。 本文图片均由王 帆摄近日,国产
2024-09-04 10:57:00
跟着“悟空”看鉴察坊:山西襄汾县汾城古镇火热“出圈”
...20日上午10时,历时7年开发,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掀起全网讨论热潮。该游戏以《西游记》为背景设定,场景中大量高度还原的中式古建筑,成为一大亮点。据
2024-09-13 10:22:00
“悟空”带火取景地 多地文旅迎“泼天流量”
8月20日,首个国产3A游戏巨作《黑神话:悟空》甫一上线便登顶微博热搜,迅速吸引了全球游戏爱好者的目光。“踏三界宝刹,阅四洲繁华。”游戏中的众多取景地以及对中式古建筑的精细还原引
2024-08-29 10:27:00
...为了让各路“天命人”在山西有更好的体验,首家“跟着悟空游山西”沉浸式文创空间将于9月21日正式亮相钟楼街,全方位为各路“天命人”提供有趣的游玩体验,大家可以用一种全新的方式“
2024-09-05 07:14:00
...为迎接暑期旅游旺季,7月2日,山西省文旅厅发布“跟着悟空游山西”品美食、赏非遗、寻好物、阅山河四大主题线路攻略,邀请游客跟着主题线路在山西逛古建、阅山河、购好物、品美食,深度
2025-07-07 17:17:00
并州古建藏风韵
跟着悟空游太原位于晋源区的晋祠,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园林式祠庙建筑群,也是太原古建宝库中熠熠生辉的明珠。位于古交市的千佛寺,大殿后壁内嵌千余尊石雕小佛,至今仍然散发着不朽的艺
2024-09-02 08:22:00
...是一次具有前瞻性的尝试。回顾过往,爆火的《黑神话:悟空》已然为山西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深远影响。2024年8月20日,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迅速吸引了大量游戏爱好
2025-06-30 17:20:00
1月3日,“跟着悟空游山西”之“看见·历史的轮廓”古建文化展在上海举行。“看见·历史的轮廓”古建文化展,以山西古建摄影作品为核心载体,结合木构古建还原模型、山西网红文创,在南京东
2025-01-04 18:1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唐槐电子与装备制造园区的阳光三极智能煤矿感知装备产业化项目钢结构厂房日前正式竣工,标志着这一省级重点智能制造项目进入关键冲刺阶段
2025-11-02 06:46:00
摄制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记者王育民11月1日晚,唐山籍青年歌唱家吴琦独唱音乐会在唐山大剧院举办。她用歌声回报这片养育她的土地,用音乐诉说不变的乡情。
2025-11-02 06:54:00
10月31日下午,山西公安英模“五进”法治宣讲太原专场首场活动在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举行,为企业200余名职工代表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
2025-11-02 07:17:00
第四届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终选会,10月28日在河南安阳落幕,遴选出精品案例30项、优胜案例67项。太原市博物馆“对望时空·探访古人”项目入选研学类优胜案例
2025-11-02 07:17:00
近日,小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阳光出行”社区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与生活场景,在观察
2025-11-02 07:17: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大数据里“读”河北(七):“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
雄安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建设“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大数据里“读”河北(七)10月27日傍晚时分
2025-11-02 07:3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从省统计局获悉,河北省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登记工作11月1日正式启动。本次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
2025-11-02 07:3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10月31日,2025河北文旅京津宣传推广周走进天津街区活动在意式风情区举办。河北文旅推介官围绕“徒步长城观秋光”“泛舟运河感秋韵”“登临雄峰赏红叶”“浸润温泉秋康养”“穿越古城寻秋迹”五大主题
2025-11-02 07:41:00
串联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名城“星光·燕赵号”开启秋冬季全新运行计划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陈正)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
2025-11-02 07:41:00
河北社银合作构建“15分钟社保服务圈”将高频业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0月28日,河北省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与金融系统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石家庄举行
2025-11-02 07:42:00
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
11月1日,居民在宁晋县凤鸣湖公园赏景游玩。宁晋县不断加大生态治理与修复力度加快城市更新改造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城市11月1日
2025-11-02 07:43:00
“田间课堂”体验收获的快乐
10月29日,在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劳动实践拓展基地,学生们采挖红薯。当日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组织学生走进劳动实践拓展基地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秋日“田间课堂”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体验收获的快乐10月29日
2025-11-02 07:44:00
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开展“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 ”义诊活动
鲁网11月1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韩丽丽)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切实守护老年人身心健康,10月28日,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晓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区政协与即墨民建举办“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主题活动
2025-11-01 15:40:00
青岛“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启幕,让老传承“潮”起来
鲁网11月1日讯10月31日,“国际海洋美食之都 青岛食材荟”系列活动之“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在鑫复盛礼记酒店正式启幕
2025-11-01 15:40:00
家校同心育芳华 共话成长向未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高二家校座谈会圆满举行
鲁网11月1日讯金风送爽,秋意正浓。为进一步凝聚家校育人合力,共促学生成长,10月31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举行高二家校座谈会
2025-11-01 1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