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01-29 11:43:00 来源:令狐伯光

华语乐坛衰落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说到它衰落一定会有人说,主要是现在短视频太发达。一首歌曲就是背景BGM那十多秒,只要洗脑就行了,歌曲自然就衰落了。短视频的迅速发展确实有影响,但如果一个行业完全衰落只怪一个东西,短视频还是不背这个锅的。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

短视频平台是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如果有条件大家可以去看看不同国家使用人数最多的app,你会有感受到明显的区别的。

这其中除了各个地区国家的文化习俗不同外,很关键的一点“审美”。如果说这样讲距离有些远的话,用国内的案例,不知道大家在短视频刚有些火的时候,对快手和抖音的看法是怎样的。我相信对不同年龄、不同教育水平、不同行业的人做统计都会有高显著性的差异。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

而如果原因不主要在短视频兴起本身,问题到底在哪?

我以为有三点。第一点,不可承认的是,中国的现代化是飞快的,这种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与大部分中老年人的低受教育程度造成了一定矛盾,这使得目前国内的平均审美水平都是有欠缺的(当然这也不止限于中老年人,只是我单方面希望下一代人能够有更好的审美水平)。

这使得有很大一部分人,对优秀的作品和粗制滥造的作品并没有分辨能力(他们还常常以美的定义不唯一、雅俗共赏等理由断绝了对自我审美能力的提升和思考)。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

比如现在有多少人谈到华语音乐就是周杰伦,好像其它音乐人都不行一样。

第二点,由于短视频平台降低了创作门槛,不断的有以扮丑搞怪低俗的一类人在不同平台涌现,借助互联网被大家熟知,似乎有一种病态的为了火而疯狂的包装路线,在这种不断的消磨中,大家对美丑的认知基础变得动摇了,一部分人不再能正确的去理解自己对优秀作品的定义了。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

第三点则是这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做音乐的时代,失去了传统的音乐行业的流程,制作垃圾歌的后果被削弱了,使得市面上涌现了很多对音乐创作毫无见解的人制作的作品。而由于评审恰好也处在对音乐平均审美能力有限的阶段,这必然会导致有垃圾在广泛流行。

我认为或者说我希望,在平均学历不断上涨的现在,这一情况会在10年后有所缓解,并将成为一个历史笑话。希望目前的90后00后可以广泛的欣赏不同国家、不同层次、针对不同对象创作的艺术作品,并且能够粗略的了解背后的作者经历和创作过程,对自己的审美水平保持怀疑直到可以自信。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

大家谈到华语乐坛就觉得不行,但是这个结论却并没有什么用,因为从一开始就歪了。从哪歪了呢?

首先,世界观最先歪了。音乐究其本质,它的魅力就是艺术的共通点,共鸣。一幅画,一首歌,一座雕塑,它是否拥有足够的艺术价值,并不是像大家说的那样火不火,AI那样通过研究自然,寻找一些客观的完美点,然后把作品雕琢的趋向于完美点,作品就能仿佛让人吃了药一样引起共鸣。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

大众太火的歌曲流传下来的多了,曲高和寡的没有流传下来的也多了去了。

普通人懂个屁,这话只对了一半,职业人也很多懂个屁。忘记心灵反而去关注客观标准,成果就是卡农和弦口水歌这样屁都不懂也能好听的产品,但它有共鸣吗?不知道。是否共鸣和用没用套路无关。

所以不是因为产量大了,短视频神曲多了,音乐就不再重要了,而是普通人接触到的音乐被数据分析发现了好听能抓注意力的客观套路,然后你就被塞满了。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

其次就是方法论歪了。短视频神曲不能说没有价值,但它的价值与人们需求劈了叉,其实在研究数据的分析者眼里,什么才是最能在短时间内大概率吸引当代受众注意力的歌曲。那就是客观试图通过量化歌曲的方法,研究出来的只能是歌曲的客观标准,而不是完蛋没完蛋这种人类主观好坏的价值判断。

如果你非要用客观量化的思路去研究主观共性,那么数据不是这些年的歌曲,而是歌曲与人内心主观价值的契合趋向,这就是社会学调查了。你拿到了什么人群听到什么歌内心会有什么反应这种数据,才能帮助你研究为什么现在不少人会觉得华语乐坛完蛋了。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

最后,依托前二者所建立的标准评价体系歪了。由于误以为通过短视频神曲就觉得完蛋了,通过数据量化歌曲就可以得到好歌的标准,所以标准自然是什么样的旋律,节奏,编曲是好的。

当注意力放在客观标准上时你就会关注“什么样的变动会大概率成为高分歌”,这个逻辑就是寻找什么样的歌抓人耳朵。如果注意力放在共鸣和价值判断上,你会关注“为什么这种变动会被称为有趣,且值得打个高分?为什么变动反而不会是个糟糕的事情?”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

逻辑是寻找到底每个时代的当代人们心中都在听什么价值,引起了什么共鸣。这时的标准自然就是关于人感受的量化描述。例如听到重复副歌你会用什么词语描述现在的感觉并给程度打个分,数据多了你就会发现一些可以合并的词汇,这些词汇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标准。

现在全世界的音乐,无限活力(指英国佬天天骂英国流行音乐失去了华丽和神圣,韩国人怒斥没有灵魂的同质化像垃圾一样铺满世界,日本音乐人感叹本以为能创新的虚拟歌姬终究是回归流俗的无力)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

无论是在哪个地方,人们总是怀念着曾经的“黄金年代”。

比如英国佬现在不少还在感叹几十年前他们听的流行乐都是十几分钟的如同交响乐般的流行乐和摇滚乐,在推特那样的平台都有一堆唱衰人怀念过去,说前卫已死,庸俗当道,对于许多听歌的来说,只有曾经听过的音乐才是最伟大的。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

这个互联网大大降低了音乐创作、音乐传播的成本和门槛,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音乐慢慢成为视频的附属品,再加上许多音乐创作者的目的逐渐成为盈利,导致流行音乐的巨大变化。

且进入现代,大众休闲时间碎片化,短视频兴起,结合前面的要素,流行乐就成为洗脑而无营养的音乐,市场成为如此,创作者很难继续坚持做亏本创作,洗脑乐就更多,产生恶性循环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

所以以后音乐大概不会回到以前了,除非生产力大幅提升,科技水平持续提高,人口素质提高。流行,从某种意义是传播。麦克卢汉上世纪60年代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即人的感觉和感官的延伸。

数字媒介,逐渐成为人体器官,排行老6。正如孙玮教授所言:“传播的主体已经从掌握工具的自然人转变为技术嵌入身体的赛博人。”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

美国传播学者罗伯特·哈桑在《注意力分散时代:高速网络经济中的阅读、书写与政治》一书中指出,数字媒介迫使人们保持着一种“随时在线”的状态。这种状态将使用户持续对媒介信息保持关注,从而在现实空间与媒介空间中来回穿梭,呈现出一种“慢性注意力分散”的状态。

“随时在线”的工作生活状态,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界限的消失,夺取弱化了数字媒介带来的快捷且乐观的情绪,反而增加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焦虑、抑郁、不安等不良情绪,影响着我们对生活空间、时间的基本感知,高速流转的信息,被动选择的一致性,丧失了生活本该有的“发现的乐趣”的特质。

正如我们常常自嘲:不管有多困,睡前总要玩一阵子手机才能安心入睡。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

至于其带来的后果,胡翼青教授曾判断,“这种状态的持续甚至与浏览的具体内容并没有多大关系,而只是一种意识恍惚的机械行为,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逝,个体就寝时刻日复一日地往后推迟,以至于走向社会整体性的睡眠终结。”

这是一种数字媒介时代的集体无意识。数字媒介作为生活辅助工具,如何妥善处理媒介关系,而不是被媒介形塑、影响、规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至于华语音乐本身,我相信只要人类不死,艺术不死,音乐就不会死。人类都没有死,自然会听歌的,至少听老歌还是听新歌,无非是一个选择问题而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9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骂《乌梅子酱》,救不了华语乐坛
骂《乌梅子酱》,救不了华语乐坛 《乌梅子酱》MV截图 如果最近要提名新晋的网络神曲,李荣浩的新歌《乌梅子酱》一定位列其中。副歌那句“你浅浅的微笑就像乌梅子酱”成为了许多短视频的音
2023-02-28 12:36:00
潮声丨从《乌梅子酱》看华语乐坛
...于挑剔。遗憾、失望、怒其不争是另一种说法。作为当下华语乐坛的领军人物之一,金曲奖得主李荣浩,应当向上突破,而不是向下兼容,针对短视频平台用户的喜爱偏好,特意“迎合“下沉市场,
2023-03-15 08:55:00
刀郎宣布停更!再次远离乐坛的他,撕开了华语乐坛的遮羞布
...的事情,各种“跑路”传闻传得沸沸扬扬。回顾那英从“华语乐坛天后”走到“人人喊打”的局面,当中离不开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引起的影响。而刀郎这边,在凭借《罗刹海市》再次在华语乐
2023-12-07 16:40:00
詹雯婷加盟Howie Lee全新巡演!「波——波——波II」四城惊喜开秀10月出发!
...的四城巡演——『波——波——波II』。而颇具影响力的华语歌坛灵魂歌姬Faye詹雯婷也将作为惊喜嘉宾加盟本次巡回。本次巡演将包含上海、深圳、成都、北京等4个城市,Howie L
2024-09-25 17:58:00
2024年华语金曲国潮音乐盛典完美落幕,朱韵获十大原创音乐人奖
导语:近日,一场以国潮音乐为主题的盛大活动——华语金曲国潮音乐盛典圆满落幕。这场年度音乐盛事吸引了众多音乐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关注,同时也为国潮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华语金曲国
2024-02-18 13:56:00
全民听老歌,是华语乐坛的倒退吗?
...自己一红就是20多年,依然住在年轻人的青春里,依然是华语乐坛的中流砥柱。为何周杰伦的歌没有年代感?近二十年来,大多数人的华语歌单中仍然是谈论着故事的小黄花。以周杰伦为首的千禧
2023-10-17 16:56:00
台湾乐坛,到底是怎么“衰落的”
...伦和霉霉演唱会闹过一阵风波,今天从这个事件引申一下华语乐坛方面的问题。作为一个歌手,音乐人,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作品来为自己巩固粉丝。不可否认周杰伦作为当年华语创作能力和审美能
2024-03-08 10:18:00
《孤勇者》凭什么火进世界杯?
...th)原创作者丨谢中秀 冯晓亭编辑丨饶霞飞《孤勇者》等华语音乐“闯入”卡塔尔世界杯四强。12月14日、15日凌晨,由歌手陈奕迅演唱的《孤勇者》和乐队苏打绿演唱的《相信》,在卡
2022-12-15 12:03:00
华晨宇自封是“华语乐坛的神”,他配吗?
早前,华晨宇在演唱会上自封是“华语乐坛永远的神”。让很多网友都震惊到沉默了。每次提起华晨宇,众网友每次都还是会停留在“是的我们是有一个孩子”作以嘲讽,并且说华晨宇就是歌坛第一普男
2023-04-28 16:15: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全智贤遭多国网友抵制!迪士尼评论区沦陷,全剧凉凉被要求下架
抵制有用!最近43岁韩星全智贤可谓全网大翻车,主演新剧《暴风圈》从台词到布景不止一次抹黑污蔑中国,瞬间引发众怒,亲口说出辱华台词的全智贤更是遭到中国网友全面抵制
2025-09-21 15:25:00
古二反击《繁花》!新录音曝光打脸秦雯,业内直言压榨新人是常态
《繁花》剧本代写风波又有新进展了!在剧方澄清署名按照工作内容划分,秦雯也发文辟谣之后,渐冻症编剧古二再度晒出和王家卫的新录音
2025-09-21 16:28:00
笔尖绘深情 七旬老人用铅笔定格儿孙的时光肖像
大皖新闻讯 在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水吼镇程湾村,75岁的董学东依然握紧铅笔,在一方安静的工作室里,继续他跨越四十多年的绘画之约
2025-09-21 10:16:00
仙乐袅袅,林间拾音,请查收自然与文化的邀约5天5场!2025南京森林音乐会即将启幕南报网讯(记者朱静)在音乐的世界里寻找心灵的栖息之所
2025-09-21 10:25:00
亮灯啦!2025南京“秋糖季”启动
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亮灯啦!”9月20日19时整,伴随着悠扬的古乐,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渐次点亮,最终定格为糖果色,2025南京“秋糖季”正式启动
2025-09-21 10:26:00
以 “青春起航 沐光而行” 为主题,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十周年庆典暨 2025 迎新晚会,将于 9 月 21 日 19 时在唐山海运职业学院拉开帷幕
2025-09-21 13:27:00
北平的秋,是诗里的形容词;而保定的秋,藏在菊胡同里。
2025-09-21 15:47:00
肖勤获第21届百花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9月20日,第21届百花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天津颁出:45篇作品分获8类文学奖项,包括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奖、微型小说奖
2025-09-21 18:49:00
《731》口碑两极分化!姜武太抢戏剧情乱,细节显出导演水平不足
前排好奇,各位觉得购票平台预测《731》票房13亿是否准确呢?——从《731》9月18日正式上映第一天票房表现看,好像预测低了呢
2025-09-21 15:25:00
蔡国强烟花事件升级!被曝致敬西方艺术,活动曾被法国日本拒绝
近日,始祖鸟在高原放烟花一事,引发公众愤怒。舆论发酵后,策划者蔡国强和品牌方很快回应并道歉。尽管这样,网友依旧不买账,更有人扒出蔡国强这场名为《升龙》的烟花秀
2025-09-21 13:18:00
“女性的裙摆也可以保护女性”!刘诗诗暖心善举尽显女性力量
“女性的裙摆也可以保护女性”这句在刘诗诗为主持人挡腿视频下的评论精准击中人心。刘诗诗一个简单的动作引发持久共鸣,或许正是因为在这个追求热点时代
2025-09-21 21:00:00
国内首个“小柯剧场音乐剧学院”,在泰山科技学院揭牌,扬帆启航
据悉9月19日上午,中国音乐剧教育迎来“破圈”时刻——小柯剧场走进高校,与泰山科技学院联手打造的国内首个“素人培养+产业融合”音乐剧学院正式揭牌
2025-09-21 21:03:00
电影《731》票房12亿
电影《731》9月18日上映,上映四天,截止到9月21日18时32分,票房突破12亿!观影人次3285万。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殷维
2025-09-21 19:42:00
2025黔台会|精彩纷呈!黔台两地青年热力共舞话情谊
动感炫酷的音乐、炫目的灯光、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一浪接着一浪……9月18日晚,2025年黔台青年街舞交流活动在贵州大学“炸裂”上演
2025-09-21 19:51:00
青年导演“追风”6年,《游弋在风暴之中》带观众“亲临”风暴中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谭思静)9月19日,国内首部风暴主题长篇纪录片《游弋在风暴之中》放映会在北京举行
2025-09-21 19: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