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昆明日报
队员们随时作好出发准备。
巡山时,队员们会仔细翻找草丛,消除火险隐患。
“智慧林场”助力森林消防安全。
队员们顶着烈日巡山。
那建兴夫妻在白花山瞭望台守护了14年。
森林消防队员演练放水管。
《防火日记》由队员们共同书写。
巡山途中也要写日记。
高火险期,队员们穿行在高山森林中加强巡护。
记者杨艳辉刘凯达/图姚丹苹/文
“短信、微信、广播、宣传标语……当防火宣传以各种方式密集出现,也就意味着已进入森林草原高火险期。”翻到西山林场防火队员记录的《防火日记》第70页,字里行间,森林消防专业队、防火巡山护林人员、瞭望哨岗……以人为坐标连成的防火经纬,在眼前展开。
“‘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批消防员。’每当我们做错事,班长都会这么说。可在别人面前,他却说我们是他带过最好的一批……”《防火日记》第4页,这样写道。23岁的姚非腼腆地笑了,新训班班长确实如同日记里写的一样。
去年12月,姚非和9名伙伴进入西山林场森林消防专业队,4个月和老队员一起紧张地训练,他们已从“小鲜肉”变成了皮肤黝黑的合格队员。
每天早上学习基本消防知识,跟着老队员练习各类消防器材的维护和操作,下午就是体能训练。姚非看过很多关于消防员的新闻报道,火场英雄让他崇拜,但成为其中一员后,他才真正明白,火场中“逆行”的勇气和底气,来自日复一日辛勤挥洒的汗水。
从海拔2380米的白花山瞭望台向西北望去,就是滇池, 那建兴和李桂莲夫妇,在瞭望塔上守护了14年。面向滇池,西侧是黑泥凹林区,身后便是棋盘山,东侧是马街林区。夫妻俩替换着,每隔一会儿,就要用高倍望远镜巡视一圈。“2月1日进入高火险期,需要24小时都盯着,我们就换着守,干一份工作就要尽一份责。”那建兴说。
7.47万亩的西山林场林区,除了像那建兴夫妇一样值守的白花山瞭望台的护林员,还有三华山瞭望台,以及多个固定卡点的护林员和巡山护林员。“固定卡点主要负责入山登记、扫码登记、收缴火种等工作。巡山护林员每天都要在林间机动巡护,看到有私自进林区的人员就要劝返、收缴火源、做森林防火宣传。”西山林场防火办工作人员陈国瑞介绍,进入森林草原高火险期,无关人员一律禁止入山,遇到从山间小路私自进入林区,进行爬山、徒步、越野、骑车等活动的市民,队员都要跟随劝返。“这些年,随着昆明森林防火宣传入脑入心,市民都很支持我们的工作,没有遇到不听劝的。”
人力有限,但随着“智慧林场”系统的启用,一道牢固的“森林防火墙”自林间筑起。
安装在西山林场视频监控中心的一块大屏幕、布设在林间的106个地表火探测仪、9个高空摄像头、42个分布在林间小道的监控卡口摄像头以及森林防火宣传语音自动广播,共同组成了“智慧林场”系统。陈国瑞说,自2021年系统投入使用以来,成功发现了多起违规用火。“有的市民上坟烧纸,觉得只要自己注意点就没什么问题,但森林防火不能心存侥幸。地表火探测仪在大屏幕上发出报警,我们联系附近的巡护人员,几分钟之内就到达现场及时处理,并收缴火种、批评教育。‘技防+人防’,早发现早处置,不能有万一。”
从同事们书写的《防火日记》中,西山林场防火办主任李开云感受过炽热的火场;支援其他县区时,大家默契协作共灭山火;看过来自火场一线惊心动魄的故事,也看过队友并肩同行的感动。《防火日记》虽然由大家书写,但所有人都只愿:青山无恙,永不出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7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