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将辽宁工业元素融入学习课程
沈阳化工大学学生到中国工业博物馆写生

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学生在中国工业博物馆写生。

工业元素给学生带来创作灵感。
为了将辽宁的工业元素融入写生课程中,让学生了解辽宁工业发展的历史和文化,近日,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组织艺术设计类的大一学生分别前往中国工业博物馆、沈飞航空博览园、辽宁省科技馆和辽宁省博物馆进行以工业元素为主的写生课程。
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教师马丽对记者说:“工业题材写生绘画课程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学习旅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艺术创作能力,还能够对工业产业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希望每一位学生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作出具有深度和广度的作品。”
课程设计为将来就业打基础
学校对于此次写生课程进行了充分的准备。首先,让学生有充分的认知。在授课时教师让学生了解工业美学的概念,并学会分析工业环境中的美学元素,讲解历史上和当代艺术家的工业题材作品,分析学习表现手法,包括构图、视角选择、色彩理论,实践光影效果等创作技巧,引导学生在作品中表达个人情感。
其次,在现场教师对学生进行逐个指导。学生在中国工业博物馆写生时,指导他们通过实地观察,提高对工业环境细节的敏感度,鼓励学生将个人情感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融入作品之中。再分别前往沈阳航空博览园、辽宁省科技馆、辽宁省博物馆进行写生和素材收集,指导学生创作反映辽宁工业特色的作品。回到校园后,进行深入绘画和调整,作品突出艺术性、创新性和思想性。
“这些大一的学生现在属于绘画的思维,等着他们大二大三逐步进入所学专业思维的时候,他们就能将绘画技巧和工业题材很好地结合,等到大四毕业的时候就能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设计。在逐步积累和实践中,完善技能、明晰就业方向和前景。”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教师碁雪说,“现在的所学所想所做就是要与将来的就业挂钩,跟市场结合,这样等到毕业的时候才不会迷茫。”
作品突出沈阳不断创新的精神
人文与艺术学院学生张雅梦说:“铸造车间的发展,见证了沈阳工业的成长。从传统的手工铸造到现代化的机器生产,我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和进步。在这里,我看到了匠人们精湛的技艺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也看到了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繁荣和挑战。通过这次写生,我更加坚定地相信,只有不断创新和进取,才能推动工业发展不断向前。”
“我校始终坚守‘化工报国’的初心,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社会作为根本使命。同时,我们立足于辽宁本地,让学生加深对国家工业发展历史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思考工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关系,聚焦辽宁振兴培养社会责任感。探索艺术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课程的实效性。”马丽说。
“沈阳是老工业基地,创造了无数的辉煌,见证了中国工业发展的历程,这里有太多需要学习的内容,令我大开眼界。我这一次绘画主题是沈阳机床,因为机床在沈阳的工业发展历程中,极具代表性。作品不是很完美,但是我想突出沈阳奋发向上、不断创新的精神。”学生岑紫涵说。
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校还将创作出的作品在全校和中国工业博物馆进行展览,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进步。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宋宇/文
高级记者 张文魁/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4 05: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